广东大地,翠绿的稻田果园、绵延的海岸线、蜿蜒密布的水网和古朴的村落,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乡村风情画卷。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这些曾经默默无闻的乡镇,依托自身的人文风貌和自然风光,形成一个个文旅特色村镇,逐渐焕发出新的活力。


让我们随《广东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巡礼》系列短视频,走进粤东地区从古色古香的民居到地道的农家美食,从宁静的田园风光到惬意的海滨风情,领略粤东村镇独特魅力。


人文脉络: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四面环海的南澳岛上,有一处古迹奇观。离海潮不到十米的地方修筑有一口古井,数百年历经多次海淹沙没,依然保持着甘甜清澈的水源。

REC

一口平凡的淡水井,却有着不凡的来历。南宋末年,宋皇室及军队在元兵追迫下自福州撤至南澳,挖井三口以供饮用。凭借这三口井的淡水,得以抵抗元军,可以说这三口井承载了宋人宁折不弯的气节,这份自强不息的意志,自此也融入了粤东百姓的血脉中。

华夏傲骨,传承不灭,粤东的潮汕人又把中正平和、虚怀若谷的君子气节,融入到了传统民居里。在普宁陂沟村,一座座“四点金”民居有序排列,形成鳞次栉比的村寨。

REC

四点金是传统的潮汕民居基本建造单元之一,是一种多层次、对称、平衡、结构完整的平房式第宅。它采用“井”字形格局,中心对称,由相向的两个一厅二房构成。对称的屋舍、敞开的庭院、通风的天井,处处体现出潮汕人四平八稳、虚怀纳气的智慧。



在这样一片屋舍俨然、看似“守旧”的传统民居里,却迸发出燎原的星火。1928年2月,彭湃带领红四师指战员攻打反动据点,在陂沟村成立了普宁县苏维埃政府。

随后,组织转移到什石洋村辉祖祠办公。在祠堂这个看似代表了“老顽固”的建筑里,竟设立了革命派的军事、教育、财政等机构。看似相互矛盾,实际上自强不息、敢于斗争的精神一脉相承。

期间彭湃夫妇居住在什石洋村蔡国元旧屋,村中蔡应甲大屋作为中共普宁县委办公旧址,县委还在什石洋石头圩开办了合兴泰粮店,作为情报交通站。




如今,陂沟村什石洋村以此发展红色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去参观游玩,将这份自强、爱国的精神传承下去。

渔港风情:

一场碧海涛声与渔火摇曳的梦

云澳渔港南澳岛最大的渔港,种类繁多、新鲜美味的海鲜,平静温和的海面,让众多的渔船得以汇聚,造就淳朴安宁的渔村景致。渔船在晨光下满载海获归港的热闹喧嚣,暮色下红霞渔火相辉的静谧与祥和,一动一静中,是渔民用乘风破浪的辛劳去守护的小确幸。

REC

海面闪着金光,波光粼粼。如今,这里不仅是渔村百姓的避风港湾,一阵海风潮信,一片摇曳渔火,一抹晨昏霞光,引得无数游客来此打卡,沉醉在独属于渔港碧海涛声的惬意中。


如果想在甚少喧嚣的沙滩踩浪漫步,烟墩湾十里银滩,是南澳岛给予你的宁静之地。烟墩湾是南澳岛东南部一个风景秀丽的弧形港湾。干净舒适的亲海空间,为南澳新增了一次滨海旅游新景点。一类标准的海水水质,蓝绿相间的海水颜色,也让烟墩湾焕发了特别的迷人魅力。


十里银滩则是位于云澳镇的赤石湾一条长达4公里多的狭长海湾,依山傍海,水清沙细,地理位置优越。而实际上,这里曾经是鲍鱼养殖区域,各种建筑物乱搭乱建,环境杂乱无序,“百千万工程”推行后,这里的生态环境得以恢复。

如今这里映入眼帘的是洁白而广阔的沙滩,阳光照耀下,柔软而温暖,获得南澳“十里银滩”的美名,海域海水稳定保持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吸引众多游客争相来此踏浪戏水。

生态游园:

绿水青山与生态科技的研学之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普宁人深知这个道理。结合大南山腹地良好的自然风貌和秀丽的山水风光,利泰飞鹅岭农业公园充分将生态景观、休闲农旅观光、潮汕地域文化和健康主题等多元化元素融入其中,打造集现代农业温室大棚、休闲农业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研学体验、亲子互动、文化传承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综合体。

REC

二十四节气广场、“网红”彩虹桥、架空木栈道、鱼菜共生大棚、立体蔬菜种植大棚……各种景观乐趣无穷。


走进园内的水培种植区,见证科技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嫩绿的蔬菜瓜果在雨水滴灌下茁壮成长,展现着现代农业的神奇与高效。

在这里,家长完全可以放开双手,让孩子在自然游玩中自由探索体验,体验亲手采摘果实的过程,了解作物生长、农业发展,更大程度地亲近自然。

乡味美食:

因地制宜的物产成就质朴的地道风味

云澳镇荖园村,一块离海岸潮头不足一百米的田地里,蔡老伯正在辛勤耕作。藤蔓顺着竹编的架子蜿蜒盘虬,结出一个个苦瓜。

REC

得益于临海昼夜温差小、沿海沙土地松软等条件因素,这里出产的苦瓜颜色翠绿偏白,瓜身的颗粒细小,被称为“白珠苦瓜”。奇特的外形与鲜嫩的口感,使其成为了荖园村一大特色乡味。


心怀对土地的敬畏,农民们精耕细作,把庄稼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呵护,造就了白珠苦瓜、金薯的远近闻名。珠瓜花肉煲、本地焗金薯,配上临海村落特有的鹅颈藤壶、头水紫菜、小青龙等海产,让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举筷不辍。





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粤东乡村的灯火和渔火亮起,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增添了几分温馨与宁静。“百千万工程”不仅让这里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也让游客有了更丰富、更实惠、更独特的旅游新体验,让村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裕和多彩。

粤东乡村,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诗和远方,而这片土地的故事,也将继续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续写着乡村振兴的华章。


**如有侵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编辑 | 赵婉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