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期间,粤东沿海高速车流如织。在汕尾长沙湾畔,一座以“鱼跃深汕西、逐浪长沙湾”为设计理念的高颜值服务区吸引着往来游客不断驻足。这座由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海上驿站”,凭借奥运 “水立方”同款ETFE气枕膜打造的“蓝鲸天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清明出行的新晋网红地标。
作为深汕西高速改扩建工程的点睛之笔,长沙湾服务区南北两区在清明节假期迎来客流高峰,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此纷纷拍照打卡,建设者创新使用的双曲面网状天幕展开面积约12000平方米,在阳光折射下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海洋光影效果。
中铁十四局项目负责人介绍,长沙湾服务区有高智能、大集成、多变体、复利用、少维修、低耗能的特点。“我们采用的ETFE气枕膜材料能抗14级台风,用于服务区建设还属于国内首次。”
在服务楼内,建设者打造的大戏楼已开演过多场好戏。英歌舞的铿锵鼓点、白字戏的婉转唱腔、皮影戏的灵动演绎,让过往旅客沉浸式感受潮汕文化魅力。
“目前来到服务区的游客停留时间平均超过30分钟,4月3日服务区南区(往汕头方向)入区车流量为12923,清明节当天已超20000车次。”服务区管理人员洪春妙表示,通过 “服务区 + 古炮台”遗址的联动模式,既活化了747年历史的长沙炮台文化,又为游客提供了深度文化体验空间。
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长沙湾服务区创新构建“交通 + 农文旅商”融合发展模式。在广东乡村振兴特产专卖区,汕尾晨洲生蚝、遮浪马仔等25种特色产品供不应求。自2024年8月运营以来,累计帮销农产品近300 万元,日均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超万元。
如今,这座占地350亩的滨海服务区已成为开放式旅游综合体。房车营地、海钓体验、四季研学园等特色项目,将交通节点升级为旅游目的地。
(中铁十四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