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之美,往往不在繁华之地,而在山水之间。若说真有世外桃源的话,那隐隐错落在新安江畔的两座千年古村——卖花渔村和南屏村,便是美的所在。
4月4日晚9:20,春游江淮·千姿百态之“新安江畔的美学目的地”,安徽卫视播出,让我们一起开启一场美学之旅。
又是一年赏梅时,山村繁花如烟,暗香满谷,在歙县的卖花渔村,漫山遍野的梅花迎春绽放,如诗如画,构成了一幅雨润花开的早春风情图。游人们踏春赏梅,在亲近大自然中愉悦身心。
卖花渔村,一个只卖花不打渔的千年古村落。唐朝末期洪氏迁居于此形成村落,因俯瞰村头如鱼嘴,腰如鱼肚,脚如鱼尾,村落形似灵鱼,村民家家户户靠卖花为生而得名“卖花渔村”,种花历史已逾千年,也是徽派盆景的起源地。
省级徽派盆景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洪定勇说:“我们这里有一句俗语,叫爷爷种树孙儿卖,我们洪氏家族在卖花渔村,已经超过40多代了。徽派盆景的这个游龙是S弯,或者是牛旋弯,变化非常到位,这些代代相传的东西,见证了卖花渔村徽派盆景的发展。”
从“闯市场”到“守庭院”
早年因交通不便,村民们结伴挑着花担外出闯市场,能走上千里路,去江浙沪等地卖盆景。现在因为卖花渔村名声大噪,坐在院子里,就有人上门采购,逐渐发展出了成熟的庭院经济。
从“等机会”到“主动出击”
90后的洪瑜是土生土长的卖花渔村人,2018年她返乡创业,开启电商直播销售。她说“做电商就在于打破传统销售模式,核心的区别是一个是等,一个是主动出击。从现实的角度讲,我们的经济效益上去了,年成好的话,一年能拿到50万加的收益,最开心的是更多的人对我们徽梅的认可。”
在洪瑜的影响下,更多同村人也加入了线上直播销售,40多个直播账号,年销盆景超500万元,非遗技艺在数字时代焕发了新生。
卖花渔村的梅花,不仅惠泽了当地百姓,也把枝桠伸到了一水之隔的千年古村——南屏村。
艺术改变乡村
汪灏是一名画家、策展人,几年前在与卖花渔村一江之隔的南屏村,开了一家“可以住下来的美术馆”——水天一舍艺术设计民宿。
“我们整个美术馆大概是500平,常年会举办一些名家邀请展,特别是要做一些新安画派的展览,还会举办雅集活动,主题是书画,茶艺、插花、古筝、还有鱼灯等等,希望能够为南屏村,带来更多的流量和知名度,用艺术的力量改变乡村。”
一枝梅花,撬动了新安江畔的两座千年古村,无论是卖花渔村的庭院经济,还是南屏村的民宿经济,都挖掘了在地文化和传统技艺,把美学打造和游客需求放在心上,乡村与艺术互相滋养,古村落的发展焕发了新生。
4月4日晚9:20
安徽卫视
春游江淮·千姿百态之“新安江畔的美学目的地”
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