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阿姨,这钱您收着,爸走了您得好好养老。"
我将银行卡塞进继母手里,可却她抹着眼泪推辞:
"孩子,你自己也不容易..."
我执意放下,仅留下:"就当是替爸尽的孝心。"
三年后,整理遗物时,我在她枕头下发现一封泛黄的信,颤抖着展开后,整个人如遭雷击......
01
父亲去世的那天,雨下得很大。
屋檐上的雨水汇成线,像断了线的珠子,噼里啪啦地砸向地面。
灵堂内,苍白的灯光照在父亲苍老的脸上,他躺在那里,安详得如同睡着了一般。
我站在棺木旁,手中的香烛微微颤抖,不知是因为手抖,还是因为内心的悲痛。
"周明,你该休息了,守了一夜了。"李兰——我的继母——站在我身旁,轻声唤道。
我摇摇头,眼睛依旧盯着父亲的脸:"我再陪他一会儿。"
李兰沉默了片刻,然后点点头,退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她今年五十五岁,比父亲小十岁,但此刻看上去却像老了二十岁。
黑色的丧服衬得她脸色更加苍白,眼角的皱纹里积满了悲伤的痕迹。
细细算来,父亲和李兰结婚已有二十五年了。
在我十岁那年,母亲因病离世,两年后,父亲带回了李兰。
她来的时候,我们兄妹三人都不太接受她。大姐周琳公开表示反对,二哥周勇冷眼旁观,而十二岁的我则选择了沉默。
然而父亲的决定是不可更改的,于是李兰就这样住进了我们家,成为了我们的继母。
"医生说,你父亲走得很安详,没有痛苦。"李兰打破了沉默,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我没有回应,只是盯着父亲的遗容,思绪不知飘向何方。
事实上,我和李兰的关系一直很微妙。她没有虐待我们,也没有偏心,只是始终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距离。
她尽职尽责地照顾家务,督促我们学习,但很少表露情感。
久而久之,我们也习惯了这种关系——不亲近,但也不疏远,仅仅是相安无事。
葬礼那天,天气出奇地好,阳光明媚得几乎有些刺眼。
亲戚们纷纷到场,但大多数人只是简单地向李兰点头,然后便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小声交谈。
我注意到,几乎没有人主动去安慰她。
"那个女人,当年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让你父亲娶了她。"
三姑在我耳边低声说道,眼神向李兰的方向瞟了一眼。
"三姑,别这么说。"我皱了皱眉,虽然我和李兰不亲近,但也不愿听到这样的话。
"你太善良了,周明。你忘了当年的事吗?如果不是她,你母亲也许..."
"三姑!"我打断了她的话,语气比预想的更加强硬,"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三姑愣了一下,然后叹了口气,拍了拍我的肩膀,不再说什么。
葬礼结束后,人群逐渐散去,只剩下我、李兰和负责善后的殡葬人员。
夕阳西下,父亲的墓碑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清冷。
李兰站在墓前,神情复杂地看着墓碑上父亲的照片,一言不发。
"我们回去吧,"我走到她身边,轻声说道,"天快黑了。"
李兰点点头,但依然站在原地不动。过了一会儿,她才开口:
"你父亲临走前,让我告诉你,不要为他太难过。他还说,希望你能照顾好我。"
听到这些,我愣住了。
父亲在弥留之际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竟是让我照顾继母。我不知该如何回应,只能沉默。
李兰似乎也没期待我的回答,她整理了一下衣襟,朝着墓碑鞠了一躬,然后转身离开。
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在地上投下一道孤独的剪影。
回家的路上,我们都没有说话。
车窗外,城市的灯光一盏接一盏地亮起,却照不进我们各自的心事。
父亲的离世,让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空虚和迷茫。而父亲的遗愿,更是让我不知所措。
照顾李兰?我该如何照顾一个与我没有血缘关系,甚至没有太多感情联系的女人?
我们之间唯一的纽带,如今也随着父亲的离世而消散,可这是父亲的遗愿,我又该如何拒绝?
到家后,李兰径直走向了她和父亲的卧室,轻轻关上了门。
我站在客厅中央,望着这个曾经充满父亲气息的家,突然感到一阵陌生。
墙上挂着的全家福,父亲坐在中间,李兰站在他身后,我和大姐、二哥分别站在两侧。
照片中的我们都在微笑,但眼中却没有交流的温度。
或许,这就是我们家的真实写照。表面上和睦,内里却各自孤独。
02
父亲去世一周后,李兰提出要搬出去住。
"房子留给你们姐弟几个,我找个小点的地方住就行。"
她坐在餐桌前,手里握着一杯已经凉了的茶,平静地说道。
"不用,"我放下筷子,"这是父亲的家,也是您的家。您不用搬走。"
"你父亲走了,我住在这里不合适。再说,你迟早要结婚,带新媳妇回来,有个长辈在家里也不方便。"
李兰的目光落在桌上的全家福上,似是回忆着往昔。
我沉默了。她说得有道理,可我总觉得,如果让她搬走,就是在辜负父亲的嘱托。
"不管怎样,我会照顾您的。"这是父亲的遗愿,也是我的责任。"
李兰抬起头看着我,眼中闪过一丝我读不懂的情绪:
"你不用这样,周明。我知道你们从来没真正接受过我,我也没有怪你们。现在你父亲不在了,我们之间的关系也该有个了断。"
"不,不仅仅是因为父亲。二十多年了,您毕竟是这个家的一部分。"
李兰沉默了,她低下头,长久地看着那杯茶,仿佛要从中看出什么端倪。
晚上,我接到了大姐周琳的电话。
"听说李兰要搬出去?"她开门见山地问道。
"是的,但我劝她留下了。"
"你疯了吗?这正是个好机会,让她离开我们的生活。你忘了当年的事了?"
面对周琳的怒吼,我有些疲惫地说道: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大姐。父亲临终前让我照顾她。"
"那是因为父亲被她蒙蔽了!你还记得母亲是怎么离开的吗?如果不是她..."
"大姐,"我打断她,"母亲是因病去世的,这和李阿姨无关。"
"李阿姨?"周琳冷笑一声,"你现在叫得这么亲热?周明,别忘了,她只是个外人,一个靠着手段嫁给父亲的女人!"
我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的情绪:
"大姐,我不想争论这个。父亲已经走了,我们要尊重他的遗愿。"
"随便你吧。"周琳冷冷地说,"但别指望我会接受她。"说完,她挂断了电话。
放下电话,我感到一阵头疼。大姐一直对李兰有成见,认为母亲的病情恶化与李兰有关。
但据我所知,母亲是因为心脏病发作突然离世的,与李兰无关。
或许,大姐只是需要一个发泄悲伤的对象。
第二天早上,我找到了李兰,直视着她的眼睛
"我想了一晚上,决定拿出30万给您养老。这些钱不多,但希望能帮您安顿下来。"
李兰愣住了,她的眼神中流露出难以置信。"周明,你真的不必这样..."
"这是我自己的决定。不仅是为了父亲,也是为了这二十多年来,您对这个家的付出。"
李兰的眼圈红了,但她很快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谢谢你,周明。但我不能接受这笔钱。"
"为什么?"
"这是你的血汗钱,我不能拿。"她摇摇头,"我有一些积蓄,足够我养老了。"
"我坚持,"我说,"就当是完成父亲的嘱托。"
我们僵持了半天,最终李兰妥协了,搬到了离我家不远的一个小区,租了套一室一厅的房子。
我将30万转给了她,尽管她再三表示不愿意接受。
当晚,我接到了二哥周勇的电话。
"听说你给李兰30万?"他的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你是不是疯了?"
"这是我自己的决定。"我重复了一遍对大姐说过的话。
"你知道30万是什么概念吗?那可是你的全部积蓄!"周勇几乎是在吼了,"为了一个外人,你值得吗?"
"她不是外人,"我平静地说,"她是父亲的妻子,也是我们的继母。"
"继母?"她照顾过你吗?关心过你吗?她只不过是住在我们家的一个陌生人罢了!"
我沉默了。事实上,李兰确实没有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但她也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家务,确保我们的生活有条不紊。
她或许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但绝对是一个负责任的家庭成员。
"二哥,这是我的决定,我不希望再讨论这个话题。"我最终说道。
周勇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叹了口气:"随便,但这是我对你的劝告,愿你别后悔。"
挂断电话后,我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
我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对是错,但我知道,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能完成父亲遗愿的方式。
然而,当林小雨——我的女友——得知这件事后,她的反应比我想象的要平静得多。
她握着我的手,眼神中充满了理解:
"我支持你的决定。虽然我不太了解你们家的情况,但我相信你做的是对的。"
"但那是我们结婚的钱..."我有些愧疚地说。
"钱可以再赚,"林小雨微笑着说,"但良心的债,却难以还清。"
她的话让我感到一阵温暖。在所有人都质疑我的决定时,只有她,无条件地支持着我。
那一刻,我更加确定,她就是我想共度一生的人。
03
李兰搬出去后,我每周都会去看她一次。
起初,这更像是一种义务,但渐渐地,这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她住的地方很小,但收拾得很整洁。每次我去都会准备一些我爱吃的菜.
尽管她从不说出口,但我知道,她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感谢。
"最近工作忙吗?"这天,她一边给我盛汤,一边问道。
"还行,"我点点头,"公司接了个新项目,我们团队负责开发。"
"别太累了,"她轻声说,"年轻人要保重身体。"
我抬头看了她一眼,她的眼中似乎有一种我读不懂的关切。
这种关切,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母亲的眼神。
"李阿姨,"我放下筷子,"我一直想问,您和父亲,到底是怎么认识的?"
李兰的手顿了一下,然后继续给我盛汤。"怎么突然问这个?"
"就是好奇。"我耸耸肩,"父亲从来不谈这个,我也不好问。"
李兰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开口:"我们是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认识的。那时,你母亲刚刚去世不久,你父亲带着你们三个孩子,日子过得很艰难。"
"然后呢?"
"然后,我们就认识了。"她轻描淡写地说,"后来,他提出结婚,我答应了。"
"就这样?"我有些不信,"没有更多的故事?"
"生活哪有那么多故事,"李兰笑了笑,"普通人的日子,大多是平淡的。"
我点点头,虽然不太满意这个答案,但也不好追问。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和李兰的关系逐渐改善。
她开始向我讲述一些家族的往事,大多是关于父亲年轻时的事迹。
但每当我询问她自己的过去,她总是含糊其辞,转移话题。
这种刻意的回避,引起了我的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过去,让她如此避讳?
一天,当我帮她整理房间时,无意中在床底找到了一个尘封的盒子。
出于好奇,我打开了它,里面是一些泛黄的照片。
照片中,年轻的父亲和李兰站在一起,笑得灿烂。
但让我惊讶的是,照片中还有一个陌生的男子,他站在李兰的另一侧,三人看起来关系亲密。
"这是谁?"我拿着照片问道。
李兰看到照片后,脸色一下子变了,迅速从我手中夺过照片,神情紧张地说:
"这只是一个老朋友,没什么。"
"但你们看起来很亲密。"我皱眉道。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别再问了,周明。有些事,知道得太多并不好。"
可是,她的反应引起了我更大的好奇。
那个陌生男子是谁?他与父亲和李兰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些问题在我脑海中徘徊,但李兰显然不愿多谈。
离开李兰家后,我决定去拜访父亲的老友王叔叔。他是父亲多年的挚友,或许知道些什么。
王叔叔住在城南的一处老房子里。见到我时,他显得很惊讶。
"周明?好久不见了。"他热情地招呼我进屋,"怎么突然想起来看我这个老头子了?"
"王叔叔,您认识我父亲和李阿姨年轻时的朋友吗?一个个子高高的男人,看起来很精神。"
王叔叔的表情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他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叹了口气:"你指的是赵元?"
"赵元?"这个名字对我来说很陌生。
"是的,赵元。"王叔叔点点头,"他是你父亲和李兰早年的朋友。"
"他们关系怎么样?"
王叔叔犹豫了一下,然后说:"很复杂。有些事情,可能不适合由我来告诉你。"
"王叔叔,父亲已经不在了,李阿姨又不愿多谈。我只是想了解一些家族的往事。"
王叔叔长叹一声,最终点了点头:"赵元和你父亲是大学同学,关系很好。后来,他们认识了李兰。"
"然后呢?"
"然后,"王叔叔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词句,"发生了一些事情,让他们三人的关系产生了裂痕。最终,赵元离开了这座城市,你父亲和李兰在一起了。"
"什么事情?"
"这个,我真的不适合说。"王叔叔摇摇头,"如果你真的想知道,最好直接问李兰。"
我离开王叔叔家时,内心充满了困惑。赵元是谁?他与父亲和李兰之间发生了什么?这些谜团,似乎只有李兰才能解答。
然而,当我再次尝试向李兰询问时,她变得异常激动。
"别再问了,周明!"她几乎是在吼叫,"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翻出来对谁都没好处!"
看着她激动的样子,我决定暂时放下这个话题。或许,有些真相,需要时间来揭开。
04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和李兰的关系逐渐变得更加密切。
特别是在她生病住院的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去医院照顾她。
"你不必这样,我一个老太婆,不值得你这样付出。"她躺在病床上,虚弱地说。
"别这么说,"我拿着削好的苹果递给她,"您是父亲的妻子,照顾您是我应该做的。"
李兰看着我,眼中闪烁着泪光:
"你知道吗,周明,你很像你母亲。她也是这样,总是为别人着想。"
我愣住了。这是李兰第一次主动提起我的母亲。
"您...认识我母亲?"
李兰点点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怀念:
"是的,我认识她。她是个好女人,温柔、善良,就像你一样。"
"您能告诉我一些关于她的事吗?"我迫切地问道。
母亲去世时我还小,对她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
李兰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开口:
"她很爱你们,也很爱你父亲。她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你们健康快乐地长大。"
我注意到,当李兰说这些话时,她的眼睛湿润了。
这种情感流露,让我感到有些不解。作为继母,她对我生母的记忆,怎会如此深刻?
"李阿姨,"我试探性地问道,"您和我母亲,是什么关系?"
李兰的表情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长久地盯着天花板,仿佛在那里看到某种难以言说的过往。
"我们是...朋友。"她最终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我读不懂的情绪。
"朋友?"我有些困惑,"但父亲以前从未提起过这一点。"
"有些事情,你父亲选择不说,是有原因的。"李兰的眼神忽然变得锐利起来,"周明,有时候,真相并不会让人感到快乐。相反,它可能会颠覆你对过去的所有认知。"
她的话让我感到一阵寒意。究竟是什么样的真相,会有如此大的威力?
出院后,李兰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
但我发现,她变得更加沉默了,经常一个人坐在阳台上,望着远方发呆。
"在想什么?"一天,我带着一盒点心去看她,发现她又在阳台上出神。
"在想年轻的时候。"她淡淡地说,目光依然停留在远处。
"年轻时的梦想是什么?"我随口问道。
李兰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转头看着我,眼神中带着一丝罕见的温柔:
"我曾经想成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
"为什么没有实现?"
"生活,"她叹了口气,"生活总是会打破人的梦想。"
我们沉默地坐了一会儿,享受着这难得的安宁。
突然,李兰开口了:"周明,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一个你以为很了解的人,其实完全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你会怎么做?"
我思考了一下,然后说:"我想,我会尝试去理解他,了解他为什么会是那样。"
李兰点点头,眼神中流露出某种释然:"你长大了,周明。你不再是那个对世界充满愤怒的小男孩了。"
她的话让我感到一丝不解,但我没有追问。
那天晚上,李兰送我到门口时,她忽然拉住了我的手。
"周明,有些事情,我想告诉你。但我需要一些时间,准备好自己的情绪。"
"什么事?"我好奇地问。
"等我准备好了,你就会知道。相信我,这对你来说,是很重要的。"
看着她神秘地笑了笑,我点点头,虽然心中充满疑惑,但也尊重她的决定。
离开李兰家后,我一直在思考她的话,然而,命运没有给我们太多时间。
05
父亲去世三年后的一个深夜,我接到了医院的电话。
"周先生,您是李兰女士的家属吗?"电话那头,医生的声音严肃而急促。
"是的,"我立刻坐直了身体,"发生什么事了?"
"李女士突发脑溢血,现在情况很危险。能请您立即到医院来一趟吗?"
我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挂断电话,我匆忙穿好衣服,驱车赶往医院。
到达医院时,李兰已经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
医生告诉我,她的情况非常严重,可能挺不过今晚。
"能让我进去看看她吗?"我恳求道。
医生犹豫了一下,最终点点头。"可以,但只能待五分钟。"
进入病房,李兰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如纸。各种仪器连接着她虚弱的身体,发出规律的"滴滴"声。
"李阿姨,"我走到床边,轻声呼唤,"您能听见我说话吗?"
李兰的眼皮轻轻颤抖,然后缓慢地睁开。当她看到我时,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周明,你来了。"她的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
我握住她的手,感受到她手指的冰冷:"是的,我来了。您会没事的,医生说..."
"别骗我,"我知道自己的情况。"
我沉默了,不知该说什么。
李兰突然紧握住我的手,眼神变得异常清明:
"孩子,有些事情,我本来想等合适的时机告诉你。但现在看来,我可能等不及了。"
"什么事?"
李兰挣扎着想要坐起来,但她太虚弱了,只能靠在枕头上:
"在我的卧室,床头柜的抽屉里,有一封信。那是留给你的。"
"信?"
"是的,"她点点头,"等我走后,你去读它。所有的真相,都在里面。"
"什么真相?"我困惑地问。
李兰看着我,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轻轻摇了摇头。
"读了信,你就会明白。我只希望,你能原谅我...原谅..."
话音未落,监护仪上的心电图突然变成了一条直线,刺耳的警报声响起。
"李阿姨!"我惊恐地喊道,但她已经闭上了眼睛,脸上带着一丝释然的微笑。
医生和护士迅速冲进来,将我推到一旁,开始抢救。但我知道,一一切都晚了。
医生们尽了最大努力,但最终还是宣告了她的离世。
我站在病房外,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失落。
尽管我和李兰之间的关系曾经疏远,但在这三年里,我们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联系。
离开医院时,天已微亮。晨曦的微光洒在空荡的街道上,为这个悲伤的清晨增添了一丝寂寥。我驱车前往李兰的住所,脑海里回荡着她临终前的话语。
"所有的真相,都在里面。"
那么,什么样的真相,需要用生命最后的时刻来交代?
李兰的公寓静悄悄的,仿佛知道主人已经永远离去。
我轻轻推开门,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淡淡的茶香,混合着一丝药草的味道。
这是李兰特有的气息,如今却显得格外凄凉。
我径直走向她的卧室,找到了她提到的床头柜。
抽屉里整齐地放着一些日常用品,最上面是一个白色的信封。
在信封上,竟用娟秀的字体写着我的名字:"周明 亲启"。
我拿起信封,手微微颤抖。也不知为何,我有种预感,这封信的内容将会彻底改变我的生活。
回到客厅,我坐在李兰常坐的那张藤椅上,深吸一口气,打开了信封。
可谁知,里面的第一句话如同晴天霹雳,瞬间让我彻底跌坐在地,全身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