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逸仙 花都启航

花都区首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Xi

科技赋能医疗

2月24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花都院区引进达芬奇第四代手术机器人Xi。这是花都区首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上岗”后,在手术台上大显身手,截至目前,共辅助花都院区完成了10台手术,为患者带来了更优质、更安全、更微创的手术治疗方案,助力花都区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感受现代医学科技带来的福祉实现“大病不出区”的医疗愿景。

肿瘤:我完了

肾脏:我稳了

达芬奇:我干的!

达芬奇机器人保肾术

肿瘤全切肾功能无损!

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花都院区泌尿外科团队在黄海教授的带领下,成功为患者李欢(化名)实施花都区首例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联合零缺血技术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全程保持肾脏血流灌注,实现术后即刻肾功能100%保留。


黄海教授在花都院区开展机器人手术

李欢因查出左肾4cm肿瘤入院,影像学检查显示紧贴肾门大血管,传统手术方法,需阻断肾动脉20-30分钟,存在着较高的肾功能损伤风险

泌尿外科黄海教授团队创新应用第四代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系统,借助其10倍超清3D视野精准辨识肿瘤与血管边界凭借7自由度仿生机械臂实现毫米级精细剥离,在无需阻断肾动脉的情况下,历时35分钟完整剜除肿瘤,创面精准缝合,术中出血仅10ml,患者术后肾功能指标完全正常。

“机器人手术不仅创口小,更重要的是保住了我的肾脏功能!”术后第1天即下床行走的李欢欣喜表示。这例高难度手术的成功实施,也标志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花都院区泌尿外科微创诊疗水平正式与国际接轨。


手术现场

黄海教授表示,花都院区泌尿外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延伸,率先构建机器人精准保肾技术体系,将零缺血技术适应症扩展到中央型、肾门部等复杂肿瘤。此外,已构建起机器人-腹腔镜-输尿管/膀胱镜-日间手术四位一体的精准治疗体系,诊疗迈入常态化阶段。

未来,泌尿外科将在花都院区建立达芬奇手术培训中心、开展5G远程手术示教、推行前列腺癌早筛早诊、尿失禁筛查项目等,打造区域性泌尿疾病诊疗新高地。科室还将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型医联体,通过技术下沉、人才轮训、质控同标等机制,切实提升区域泌尿系统疾病防治能力,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水平的诊疗服务。

保命也保美

头颈部“蜈蚣疤”拜拜

机器人辅助甲状腺癌手术、

经口机器人辅助口咽癌手术

根治肿瘤不留痕!

3月27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花都院区耳鼻喉科三区病房正式启用,同日,花都区首台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癌手术成功开展。随后,又开展了花都区首台经口达芬奇机器人右侧口咽癌根治术



黄晓明教授和梁发雅教授在花都院区开展机器人手术

据了解,莫逸(化名)因体检发现双侧甲状腺肿瘤入院,经术前诊断发现为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同时合并双侧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按照传统的开放手术方法,将在其颈部遗留15-20厘米的手术瘢痕。

耳鼻喉科黄晓明教授和梁发雅教授创新采用第四代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系统,凭借其10倍放大的三维高清视野和7自由度仿生机械臂,完成甲状腺全切除及双侧中央区和双侧颈部改良根治性淋巴结清扫的同时,将其甲状旁腺、喉返神经、副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等完好保留,最大程度地满足了莫逸对肿瘤根治及颈部无疤痕的诉求。


首台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癌手术现场

随后,梁发雅教授为罹患早期口咽癌的彭雨(化名)进行了经口机器人右侧口咽癌根治术,借助可模拟人手动作的机械臂,在口咽部狭小空间实现肿瘤的精准切割,避免了开放手术导致的颌面部肌群和下颌骨裂开的创伤,能在无痕根治肿瘤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保留术后吞咽、言语功能。


首台经口达芬奇机器人右侧口咽癌根治术现场

耳鼻喉科主任陈穗俊教授介绍,目前病区已收治38名患者,涵盖了头颈肿瘤(甲状腺癌、舌根癌、喉癌、下咽癌、鼻窦前颅底肿瘤)、声带麻痹、双耳极重度耳聋、中耳炎、中耳胆脂瘤、鼻息肉、儿童鼾症、成人鼾症等。科室开区以来,已开展机器人甲状腺癌手术、经口机器人辅助口咽癌手术、腔镜下甲状腺癌手术、支撑喉镜下单侧声带麻痹填充嗓音修复手术、鼻内镜下前颅底肿瘤手术、3D外视镜联合听觉电生理监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成人人工耳蜗植入等多例高精尖的手术。

未来,耳鼻喉科将在花都院区打造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及头颈手术培训中心、开展5G远程手术示教,并推动甲状腺癌、头颈癌、聋病、鼾症、嗓音疾病等常见多发病早筛早诊早治,打造区域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诊疗标杆。科室还将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助力提升区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防治能力。

来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花都院区

编辑:黄柱

复核:龚耀东 吴敏娜

校对:贾愚 彭天阳

审核:邓必彦

内容推荐

“花都发布视频号”内容推荐

“花都两会”系列推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