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上曾火过这样一个梗,“我平等地恨每一个人”。
这个梗用于当代网友精神崩溃发泄时说的的话,具体指心情烦躁到不是只恨引起自己心情不好的人或物,而是已经到了每一个人都恨死了的程度。
其实这也不算是梗,这句话是动画片海绵宝宝里的章鱼哥说的。
这个梗被网友用来拍短视频,恨这个,恨那个,连父母都要恨。
如果说恨每一个人是在玩梗的话,那么恨父母就不是了。
因为父母这个存在和世界上其他存在都是不一样的,父母是带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人,对这样的人都能恨起来,那一定是真恨。
为什么年轻人会恨父母?
父母的控制欲,让人窒息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就得听话,就得按照自己安排的人生轨迹走,否则就是不孝。
孩子从小到大,衣服怎么穿、朋友怎么交、工作怎么选,全都有他们的影子。
2022年,一位网友发布了关于自己表妹的遭遇,让人唏嘘不已。
这位网友和表妹是内蒙古那边的,表妹高考成绩非常棒,可以报考自己喜欢的南京大学。
但是,表妹的母亲、父亲却哀求妹妹放弃南京大学,理由是“女孩子不用去那么远”、“在内蒙古读一个师范,将来当老师”。
女生不愿意,结果父母就在地上一直磕头。
这种情况下表妹应该怎么办?表妹能怎么办呢?父母给她嗑上头了,大概率表妹是没办法去南京读书了。她心里会怎么想呢?
也许有些东西已经埋在她心里了,甚至她那个时候已经开始憎恨自己的父母了,她不是不孝,而是真的被逼急了。
“以爱为名”的情感绑架
很多父母特别喜欢说一句话:“我是为你好。”
这句话简直是年轻人心理防线的终极杀器。
有个网友分享过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小时候被父亲家暴,母亲却告诉她:“你爸爸也是爱你的,只是不会表达。”
后来她结婚了,老公打了她,她妈妈依旧说:“他只是脾气急,你多包容。”
最后女孩彻底崩溃,选择了离婚,并跟母亲断绝了关系。
这就是典型的情感绑架,父母用爱当作武器,让孩子无法反抗,还得心怀感恩,看来,这世界上最难逃脱的,不是监狱,而是父母的爱。
心理学家武志红提出一个概念——“巨婴父母”。
有些父母的心理成长停留在婴儿期,他们只知道自己有需求,却不顾孩子的感受。
他们的“爱”不是给予,而是索取,甚至是伤害。
一个孩子从小被这样的父母折磨,长大后,还能不憎恨吗?
父母观念落后,与现实脱节
时代变了,但很多父母的观念还停留在二三十年前,他们拿自己那套成功学来教育孩子,完全不考虑时代变迁。
比如:父母总觉得铁饭碗才是最稳定的,考公考编是唯一的出路,再不济也得当个老师;
但现在的年轻人更注重兴趣和自我实现,可父母不理解,觉得孩子那是瞎折腾。
像上面例子中的表妹,父母非要让这么高的分数屈才上个师范,简直把孩子亲自摔在了起跑线上。
还有,孩子大了,父母觉得到了年纪就该结婚了,甚至会强行安排相亲。但年轻人更看重感情和独立自由,面对催婚,很多人只想逃离。
以上只是大的方面,小的方面那就不用多说了。
不过话说回来,当年的80后被父母称为垮掉的一代,90后被称为彻底没希望的一代,而00后之后的孩子在父母眼中更是不可理喻的一代。
无论哪一代孩子,在父母眼中都是不行的。这就是年轻人的困境:不管怎么努力,在父母眼里,永远是个失败者。
所以年轻人大可不必再内耗了,恨自己的父母其实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因为父母永远需要的不是“自己的孩子”,是“别人家的孩子”。
什么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能改变一下呢?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The End - 作者-李眉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