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篇章的重要一年。近日,各地先后发布2025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对今年信用工作作出部署,各省市立足高质量发展全局,有序推进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信用建设持续向好、行稳致远,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各省发布的工作要点来看,既有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全省发展重点的工作任务,同时也立足于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优势,体现了“主动作为、开拓创新”的责任担当。

上海市

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深度链接全球的国际大都市,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放在”,勇于开拓、真抓实干。今年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以落实“核心是信、关键是用”的工作理念,聚焦加强信用基础建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健全中小微企业增信制度、深化信用监管机制、拓展信用应用场景、推动信用数字化赋能、打造城市信用名片等七个方面提出21项工作任务


值得关注的是,围绕上海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快构建制度引领、科技赋能、信用评价、分级分类、包容审慎、各方协同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促进监管提质增效。”

上海市明确推动信用监管制度创新。结合上海市实际,围绕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评价、事后奖惩修复三个环节,以“综合+行业”信用评价为基础、以“分级分类+协同监管”为手段、以“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为支撑,深化信用监管机制。突出应用导向,有效发挥政府、行业、市场作用,进一步完善制定各行业信用监管制度文件、建立信用分级标准、分类实施监管措施等具体举措。健全“综合+行业”信用评价体系。构建以公共信用综合评价为基础、以行业信用评价为重点的企业信用状况评价体系,研究建立上海市企业“综合+行业”信用评价指引,规范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和行业信用评价的指标规则、框架、等级等,推动实现全市范围企业信用评价和分类标准的相对统一。完善上海市通用性、基础性的经营主体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扩大各部门、各区综合评价应用试点范围。加强跨部门综合监管,构建信用评价结果互认机制,推动建立重点行业领域跨部门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充分发挥信用在配置监管资源、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的作用。

此外,在培育发展信用服务行业方面。积极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支持信用服务机构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全面提高专业服务业标准化发展水平。塑造“长三角信用论坛”品牌,持续放大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上海市信用服务机构知名度。加强对信用服务机构的监督检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信用服务市场健康发展。加强信用服务行业自律,牢固树立诚信意识。开展信用服务行业的统计与研究工作,完善信用服务机构服务标准。跟踪了解国际信用服务行业发展动态,创新信用建设理念和思路。鼓励信用服务机构与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共同探索适应市场需求的信用人才培养机制,强化信用人才队伍建设。

查看2025年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

天津市

天津正处在稳步提升的战略机遇期、发展动能的提质转换期、厚积薄发的积累释放期。《天津市2025年诚信建设工作要点》从完善信用制度、夯实基础设施、拓展信用应用、释放信用价值、加强跨域协作、弘扬诚信文化等六方面提出20项工作任务


近日,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答记者问,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专用信用报告跨区域互认互用。推动地方政府依法依规拓展应用场景,积极拓展专用信用报告替代适用领域,实现“应替尽替”。

天津市积极响应,提出推动跨区域“信用代证”互认。推进专用版公共信用报告在京津冀晋间跨区域互查互认,探索建立统一的专用信用报告标准,逐步推动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证明领域、应用场景跨区域互认,为经营主体办事提供更多便利。

持续完善信用修复机制方面。提出完善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协同机制,开展信用修复“书函同达”服务,建立“预通知”服务模式。健全信用修复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AI智能客服能力,依托各区政务服务中心信用服务专窗、综合服务窗口或“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窗口提供信用修复服务咨询、帮办代办服务。

查看天津市2025年诚信建设工作要点

湖南省

湖南省印发的《湖南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重点改革任务实施方案》,提出全面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深入推进信用惠民便企。到2025年底,信用法规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功能更加完善,公共信用信息按目录实现应归尽归,信用核查在政府履职中充分应用,市州改革试点任务和重点行业领域信用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5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完善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政策制度。”《实施方案》以“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专章形式,从健全事前信用承诺和信用报告应用机制、强化事中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完善事后信用联合奖惩和信用修复机制等三个方面对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工作进行了详细任务要求

创新开展“信用+社会治理”方面。以基层网格化综合治理平台为基础,融合公共信用数据及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等行业监管数据,建立“信用+综合治理”应用场景,对重点对象实施智能预警,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推广“信用+商事调解”,将信用管理手段贯穿商事纠纷调解全过程。探索开展“信用+基层治理”,以个人信用分“湘信分”为基础,在公共服务领域提供信用激励,营造“信用有价、守信有用”良好社会氛围。

查看湖南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重点改革任务实施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市与天津市信用工作要点中,两地同时提出开展“十五五”时期社会信用体系研究。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更好发挥社会信用作为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作用,要以“信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信用服务城市高品质生活、信用赋能社会高效能治理”为主线,紧盯制度基础、融资服务、信用监管、数字赋能、市场培育等重点任务,研究“十五五”时期社会信用体系发展路径和工作举措。



【案例汇编】

【专家观点】

● ● ● ● ●

【信用案例】

【工作进展】

【值得收藏】

编辑:源源

校稿:昊宇

来源:源点credit

点评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