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卓冠杯”长三角匹克球俱乐部交流赛在虹桥携程体育场举办。比赛吸引了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16支俱乐部代表队、近百名匹克球运动员参与,其中不乏国内排名前十的匹克球高手。
本次比赛兼具竞技性与互动性,观众不时为十几个来回的精彩对决鼓掌叫好,选手之间也频频击拍、击掌。比赛结束时,大家欢呼“帅的帅的”“谁赢都一样”,气氛热烈又轻松。
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Boom明亚队凭借默契的配合勇夺团体赛桂冠,国际浪花队和Udo野馒人分获亚军和季军。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泽峰表现出色,荣获赛事“最有价值球员”(MVP)。黄伟(60岁)和张欣悦(19岁)作为所有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大和最小的选手,共同获得体育竞技精神奖,体现了人们对体育跨年龄的热爱,也展现出了匹克球跨年龄段的独特魅力。
匹克球是一项融合网球、羽毛球与乒乓球特色的新兴运动,凭借趣味性、互动性强,易于上手等特点,正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圈粉”。参赛选手、匹克球教练“喵Sir”介绍:“匹克球互动性和趣味性强,门槛没那么高,大家都能玩,特别是匹克球有很多双打赛和团体赛,不像单打那么强对抗,更讲究配合,能在运动中感受到社交的快乐。”他还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交到了不少朋友:“在各地参加比赛,会遇到平时接触不到的人,大家因球结缘,日后还会想约打球,去彼此的城市游玩。”
作为远道而来的参赛选手代表,来自南京大学的潘老师也在参与匹克球运动的一两年中感受到了匹克球的独特魅力。他介绍,南大匹克球协会成立于2023年,已经吸引了大量教职工参与,“大学的教职工年龄基本在30岁以上,匹克球不容易损伤膝盖,而且容易上手、社交性强,大家经常利用午休时间练习。”如今,这项运动已经在不少高校逐步开展。
AURORA虹桥携程体育场于今年初启用,是长三角地区首个符合国际匹克球联合会标准的专业场馆,总面积2166平方米,包含一片匹克球标准赛事场地、三片训练场地和一片匹克球篮球综合场地。参赛选手评价,这是他们体验过的最专业的匹克球场地之一,其地面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多层丙烯酸涂层具备良好的弹性与缓震性能,既可以减轻运动员的关节压力,也能更好地控制球。
据悉,此次活动由上海市网球协会匹克球专业委员会指导,上海虹桥临空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主办,上海赢能杰斯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赛事不仅是一场竞技比拼,也是长三角区域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探索。
图片来源于临空文体
撰稿:毛奕云
编辑:程 前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