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芳菲寻春意,踏青赏花正当时。今年清明假期,长三角地区踏青祭祖,带动“春游热”持续升温。小长假期间,长三角铁路安全发送旅客逾1117万人次,同比多发送旅客近83万人次,增幅超8%,其中清明当天(4月4日)发送旅客419万人次,创下长三角铁路单日客发量新高。



长三角铁路工作人员做好旅客服务

这一亮眼成绩展现出长三角铁路蓬勃发展的活力,也为区域内持续推进的铁路建设新动作增添了有力注脚。长三角铁路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力度稳步推进,一系列新动作不断涌现,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民众出行带来诸多积极影响。

江南路网畅行

沪乍杭高铁建设取得关键进展。近日,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发布《新建上海至乍浦至杭州高速铁路(浙江段)选址公示》,项目步入可研批复关键阶段。此前,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也公示了上海段选线专项规划草案。沪乍杭高铁全长221.8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设9座车站,其中奉贤、上海金山、平湖南、临平北等4座为新建站点。部分路段与沪苏通铁路二期共线,计划今年开工。



沪乍杭高铁(上海段)规划走向示意图

高铁建成后,杭州市民前往上海虹桥站,相比北上经沪苏湖通道,预计可节约近半小时。从新建的临平北站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仅需约40分钟,大大缩短了杭沪间的时空距离,加强了长三角核心城市间的联系。

苏州的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也在稳步推进。4月初召开的江苏段初步设计评估暨行业评审会,标志着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距离开工更近一步。这条铁路是长三角重要的跨省交通工程,被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



乌镇

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南端起自杭州,向北穿过钱塘江,到达海宁市,再经桐乡市、湖州市南浔区,向东经过苏州市吴江区,最终到达上海市青浦区。线路串联起盐官、乌镇、南浔、震泽、黎里和同里等多个江南水乡古镇,连起了杭州、湖州和苏州等多个江南地区重要城市,不仅有利于整合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业发展,还将与区域内其他铁路共同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提升长三角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支撑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皖铁建设加速

安徽省多个重点铁路项目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宁淮铁路安徽段三电及管线迁改工程全面竣工,打通了影响天长站施工的关键节点。项目通过创新施工工艺、加强沟通协调,提前完成迁改任务,实现生态保护与工程建设双赢。宁淮铁路是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完善苏皖两省铁路网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宁淮铁路安徽段施工现场

淮宿蚌城际铁路全线最后一联连续梁顺利合龙,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该铁路正线全长约161公里,桥梁众多,连续梁工程艰巨。建成后,它将成为皖北城市群连接合肥都市圈及沪宁杭地区的便捷通道,对完善区域铁路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安徽段“四电”工程施工于日前正式启动,进入站前站后交叉施工阶段。接触网第一杆的成功组立是重要节点。这条高铁是沪渝蓉高铁东段,也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沿江通道主要路网客流、沿海及京沪通道部分直通上海客流的运输。正线全长555公里,其中,安徽段建设总里程约103公里。



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安徽段接触网首杆成功组立

该项目建成后,在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间建起一条快速新通道,对于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优化沿长江地区铁路网布局、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