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出现,一些黑科技确实惊艳了不少车主,不少人认为这才是科技的意义



可随着小米SU7轿车起火,车内三人全部遇难,也让人们对智能驾驶技术在复杂路况下的局限性产生了担忧,甚至还有人将矛头指向了高速公路,认为他们并没有设置相应的警示措施。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安徽高速又该如何应对呢?



  • 新浪财经 2025年4月1日 关于小米SU7事故后起火燃烧:疑似死者家属网络发言讲述完整过程的报道

不幸的事故

3月29日,三位年轻女孩就满怀希望地驾车前往安徽池州,准备参加次日的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不知道是出何原因,车主就开启了智能辅助驾驶,而且当时的车速达到了116/小时,但是在经过施工路段后,导致车道被封需要借道逆行,这时候的车辆就多次提出报警系统,而且车主也是接手掌控车辆。



可仅仅两秒的时间,车辆就发生了碰撞,最终以97公里/小时的速度撞上隔离带水泥桩并爆燃,而且这起事故,更是让车内三人不幸遇难,当场丧失了生命

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就纷纷质疑车子的安全问题,毕竟为啥撞一下就容易着火?是不是车子设计上有问题?而且小米SU7发布会上大力宣传过高速NOA功能,特别是能躲避施工路段,现在出了事,这个功能到底靠不靠谱呢?



不过针对这个问题,就有专家指出,夜间环境、临时改道等因素叠加,使得智能驾驶系统面临“Corner case”(极端案例)的挑战,就连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直言,全球尚未有自动驾驶技术能完全应对道路施工场景

而且小米SU7标准版搭载的Xiaomi Pilot Pro系统,虽然具备基础辅助功能,但其硬件配置(无激光雷达、仅1颗毫米波雷达)在复杂环境中显得力不从心



  • 新浪科技 2025年4月2日 关于小米汽车事故引发舆论关注,特斯拉陶琳称“造车首要原则是安全”的报道

而部分车企将L2级辅助驾驶包装为“准自动驾驶”的营销策略,进一步模糊了用户认知,毕竟同济大学朱西产教授指出,驾驶员从分心状态到完全接管至少需要10秒,远超过此次事故中的2秒预警窗口。

教科书级别的应对措施

不过在事故发生后,安徽高速相关部门也是立马做出了应对措施,当4月1日起,途经该路段的司机就发现,原本单调的交通标识中新增了醒目的警示语:“高速路况复杂,慎用智能辅助驾驶”“前方占道施工,关闭智能辅助驾驶”等标语。



这些标语不仅出现在传统警示牌上,更通过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覆盖高速出入口、隧道口及施工路段,这时候就有网友调侃,连服务区卫生间都贴上了相关提示,“生怕驾驶员错过任何一次安全提醒”

毕竟安徽高速的“微笑服务”早已闻名全国,收费员的亲切问候曾让无数司机倍感温暖,但此次事件后,其服务内涵被赋予了新的维度,从“情感关怀”升级为“生命守护”



据池州高速管理处透露,警示语更新指令来自上级部门,且部分路段在事故次日便完成部署,这种效率的背后,是对公共安全的高度敏感,毕竟,涉事路段施工仅持续至3月30日,但警示语却作为长期提醒保留下来。

面对这样的措施,很多支持者也纷纷认为,这样直观的警示能有效唤醒驾驶员的责任意识,尤其是对过度依赖技术的“新手司机”,而且这些警示标语不应该只在安徽高速普及,更是应该在全国高速上都进行提醒



但也有许多网友进行反对,毕竟这只是“头痛医头”的方式,如果要真想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那就应该规范司机的驾驶技术,而不是试图通过提醒来让司机注意行车规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类似警示已在全国多地悄然铺开,像新疆、浙江等地高速出现“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安全驾驶靠自身”等标语,江苏部分路段甚至要求驾驶员签署《智能辅助驾驶使用承诺书》



结语

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替代人类对方向盘的掌控、对路况的凝视,我们在平时行车的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智能驾驶技术,避免过分依赖,保障行车安全。

虽然说微笑服务温暖人心,但警示牌才能救命,通过这样的方式,也可以进一步的提醒广大司机,在行驶的过程中一定要行车规范,毕竟要时刻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