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参数图片)安徽高速事故的震荡还在继续,为三位殒命的年轻人叹息之余,关于智能驾驶的讨论此起彼伏。虽然这起事故还没有给出定论,但出行环境的变化在悄然发生。

清明假期,各地竖起“勿用智驾”的路牌









在刚结束的清明小长假,不少网友表示,高速的龙门架和路边提示牌上,都有让司机谨慎使用或直接关闭智能驾驶辅助的标语。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这类交通警示语并非是因为那起事故才开始提示的,而是在之前就已经出现,只是因为事故之后,网友们格外注意,才会在网络上形成传播。

相信智驾,不如相信自己



在这起三人死亡的事故之前,关于智能驾驶的讨论已经很热,如雷军所说,目前现阶段的智能驾驶还不能称为自动驾驶,依然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驾驶员必须观察路面,随时准备接管。





不过现实中还是有不少人对智能驾驶过于信任,在高速上开着智驾睡觉的情况时有发生。看到拉着一家老小,驾驶人却在闭目养神,确实让人震惊。

当然了,这也和厂商的宣传有一定关系,车企将智驾包装成黑科技,消费者就误以为买到了一个司机。不管怎么样,智驾一开,眼睛一闭,肯定是不靠谱的。夜间光线干扰、临时施工路段、暴雨天气等等,随便一个变量就能让系统“失明”,有再多的激光雷达,再高算力的芯片都没用。

智能驾驶当然不是洪水猛兽,它确实能让长途驾驶更轻松,甚至在某些场景下比人类更可靠。不过,所有技术的终极悖论在于——越先进,越让人放松警惕。当电子屏上的“慎用智驾”与系统里的“一键开启”同时存在,人性和科技的交锋就不会停止。真正的解决方案不在代码里,而在方向盘后——每个驾驶员都该记住:你的命,永远不能全交给算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