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集结力量奔赴矛盾纠纷疏导端(主题)
上海闵行依托“平安客厅”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副题)
法治日报记者 余东明
《法制与新闻》记者 黄浩栋
“在‘平安客厅’,大家更能静下心来作换位思考,心里的‘疙瘩’也就解开了。”近日,上海市闵行区梅陇镇居民李先生与妹妹因母亲遗留的房产发生纠纷,一度闹到报警。居委会将这一情况上报给梅陇镇综治中心,中心随即启动调解程序,辖区民警、镇平安办、司法所、房管所、社区律师等相关人员联合出动,终使双方修复了亲情。
据了解,“平安客厅”是闵行区近年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项目,该项目依托“多格合一”“一网统管”,以人民调解员、民警、社区党员志愿者、律师和社工为力量,以“居民议事、平安培训、司法援助、矛盾化解、解纷宣传”为机制,以网格化“平安客厅”多元解纷工作室为支撑,实现矛盾纠纷从前端到终端的“一站式”处理。
去年以来,闵行区探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将“平安客厅”纳入其中,在已有综治力量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了城运、城管、房管等多部门资源,实现基层治理力量的统筹调配,解决矛盾纠纷更加便捷高效。
在创新机制方面,闵行区将原有“区—镇—村(居)委”的三级调解网络拓展到“区—镇—片区网格—村(居)委”四级调解网络,形成矛盾纠纷主动排查、集中受理、联合调处、跟踪回访的工作闭环。同时发挥综治中心整合调配基层资源的优势,实现化解方式从“一部门、一通道”向“一张网、一站式”转变,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出诊”,群众只需进“一扇门”,就能解决烦心事。
在统筹资源方面,闵行区整合平安员、平安商户、平安志愿者三支群防群治力量,建立“平安联盟”,把力量延伸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深层的“毛细血管”,将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的关口向街面、社区、商圈、厂区、园区前移,形成联动联防、协同治理、矛盾联调的平安共创格局。
此外,闵行区还持续推进综治中心的线上信息化建设,研发应用“平安联盟App”,将平安员、平安商户、平安志愿者,以及社区物业、社区党员、楼组长、沿街商户、企业单位负责人等群体纳入综治中心线上平台,打通群众意见诉求的线上通道,及时发现清除各类风险隐患,让综治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招。
闵行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鹏宇说,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丰富了多元调解体系“大联动”的内涵和外延,推动更多力量向矛盾纠纷的引导端和疏导端集结,从而打造源头防控、排查梳理、调处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闭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城市安全,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供“闵行样本”。
来源: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