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雨水拍打着店面的卷帘门,声音像急促的鼓点。林小雨抬头望向店外模糊的人影,那个浑身湿透的女孩正无助地站在那里。
“你看那孩子,都快站不住了。”林小雨轻声对丈夫说。
赵明皱起眉头:“这年头骗子太多,小心为上。”
“可她看起来真的很绝望,”林小雨放下手中的账本,“我们至少该问问她需要什么帮助。”
帘外的女孩颤抖着,目光却带着一丝坚定,仿佛这家不起眼的小店是她最后的希望。
01
城郊老旧小区的入口处,赵明和林小雨的杂货店已经开了近十年。这是一家不足三十平米的小店,货架上摆满了居民日常所需的物品,从牙膏肥皂到米面粮油,应有尽有。虽然不起眼,却是附近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天清晨五点半,赵明准时起床,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毕,为还在熟睡的妻子和儿子准备好早餐。六点整,他拉开店门的卷帘,迎接第一缕晨光和第一位顾客——通常是买早报的老刘或者买鲜奶的张奶奶。
“赵老板,今天又是你一个人开门啊?小雨还在睡懒觉呢?”老刘笑呵呵地递过两元钱,接过晨报。
“她昨晚照顾小宝到很晚,让她多睡会儿。”赵明熟练地找零,笑容中带着疲惫又满足的神情。
七点钟,林小雨会带着七岁的儿子赵小宝出现在店里,接班照看商店,好让赵明能抓紧时间去批发市场补货。小宝是个活泼的男孩,放学后总爱在店里的小角落做作业,偶尔帮父母招呼熟客,那股乖巧劲儿常常让顾客们忍不住多买些东西。
“妈妈,我数学考了满分!”今天放学后,小宝兴冲冲地跑进店里,手里举着试卷。
林小雨放下正在整理的货品,蹲下身抱住儿子:“真棒!爸爸知道了一定很高兴。不过,说好了考满分不能只要奖励,还要继续努力哦。”
小宝用力点头,眼睛亮晶晶的:“我想要那本《十万个为什么》,不贵的,二十八块钱。”
林小雨笑着摸摸儿子的头:“好,周末带你去买。不过今天要先把新买的那本《数学天地》看完。”
傍晚时分,小店迎来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段。下班的居民三三两两进店采购晚餐所需的食材,年轻人们匆匆买些零食饮料,老人们则慢悠悠地挑选着新鲜蔬果。赵明和林小雨配合默契,一个收银,一个整理货架,偶尔交换几个眼神,就知道对方需要什么帮助。
“小雨啊,听说咱们小区要拆迁了?”老王是小区里的热心人,也是小店的常客,每次来都带着新鲜的社区消息。
林小雨愣了一下:“真的假的?我们还没收到任何通知。”
“听说是真的,已经有开发商在接触居委会了。”老王压低声音,“不过估计得等个一两年,你们最好早做打算。”
赵明递给老王找零时,眉头不自觉地皱起来。拆迁虽然可能带来一笔补偿款,但意味着他们经营多年的小店可能面临关闭。这几个月来,小区内的人流已经明显减少,很多年轻人听闻拆迁消息后纷纷搬离,只有老人和一些无力搬迁的家庭还留在这里。
晚上十点,拉下卷帘门,小店结束了一天的营业。林小雨在厨房准备简单的夜宵,赵明坐在客厅的小桌前盘算账目。七岁的小宝虽然已经上床,却还闹着要爸爸讲故事才肯睡。
“爸爸,你年轻的时候想做什么呀?”小宝突然问道。
赵明愣了一下,笑着揉揉儿子的头发:“爸爸以前想开一家便利店连锁,很多很多家,遍布全城市。”
“那为什么没有实现呢?”
“因为爸爸有了你和妈妈,有了这个温暖的家,这比什么都重要。”赵明柔声说,眼中却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落寞。
这个普通的三口之家,生活并不富裕。赵明高中毕业后就开始打工,攒了几年钱才开起这家小店。林小雨是普通职高毕业生,因为父母早逝,没能继续深造。两人相识于一次社区义工活动,相恋三个月后便结婚,简单而真挚。
柜台下的储蓄罐里,是他们为小宝攒的教育金。虽然每月只能存入几百元,但他们坚持不懈,希望儿子将来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过上比他们更好的生活。除此之外,林小雨的母亲近来身体每况愈下,每周都要去医院检查和买药,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赵明有时会在夜深人静时翻看自己珍藏的创业计划书,上面详细记录了他对连锁便利店的设想。那是他二十岁时的梦想,如今已经被岁月的重负渐渐掩埋,但他从未真正放弃。
“在想什么呢?”林小雨端着两碗热腾腾的面条走出厨房,看到丈夫出神的样子,轻声问道。
“在想我们的小店。”赵明收起思绪,接过妻子递来的面条,“如果小区真要拆迁,我们得提前做打算了。”
“我今天问了小区对面的商业街,有个二十平米的铺面要转租,月租金比我们这里贵一倍,但人流量更大。”林小雨坐下来,轻声说。
赵明有些惊讶:“你已经去问过了?”
“咱们总得有个B计划不是吗?”林小雨俏皮地眨眨眼,“再说,我觉得这可能是个机会,让你的连锁店梦想重新启程。”
赵明握住妻子的手,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个女人总是能读懂他的心思,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和鼓励。十年婚姻,风雨同舟,从未改变的是她眼中的那份信任与期待。
“先存钱吧,争取年底前多攒三万。”赵明轻声说,“小宝明年就要上小学了,学区房的租金不便宜。”
林小雨点点头:“我妈的病也需要一笔钱,医生说可能要做个小手术。”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担忧,但更多的是坚定。这样的夜晚,这样的对话,在这个普通家庭已经重复了无数次。生活的重担从未减轻,但他们从未想过放弃,因为他们知道,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月光透过云层,洒在这个简陋却温馨的家中。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他们会继续为生活奔波,为梦想坚持,如同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一样,平凡而坚韧地活着。
02
那是个阴雨连绵的四月夜晚。时近打烊,赵明正准备清点当日营业额,林小雨则在整理货架。突然,店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
“这么晚了还有客人?”赵明疑惑地抬头,透过半开的卷帘门,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站在雨中,浑身湿透,瑟瑟发抖。
那是个年轻女孩,约莫二十岁出头的样子,长发被雨水打湿,紧贴在苍白的脸颊上。她穿着一件明显不合身的薄外套,怀里似乎抱着什么东西,努力遮挡着不让它被雨淋湿。女孩的眼神游离而恍惚,像是已经在雨中站了很久。
“小姑娘,有什么需要吗?”林小雨走上前,关切地问道。
女孩似乎这才回过神来,浑身一颤,眼睛直直地望向林小雨,嘴唇动了动,却没发出声音。
“先进来躲躲雨吧。”林小雨不由分说,拉起女孩的手,将她带进店内。
赵明皱起眉头,对妻子的热心肠有些担忧。这年头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来历不明的陌生人还是警惕为好。但看到女孩那双布满血丝、写满绝望的眼睛,他的戒备稍稍松动。
女孩站在店中央,身上的水滴落在地上,形成一小滩水洼。她紧紧地抱着怀中的东西,手指因用力而发白。
“你还好吗?需要帮忙吗?”林小雨递过一条干毛巾,声音轻柔。
女孩接过毛巾,艰难地开口:“谢、谢谢...”声音嘶哑,像是很久没说过话了。
“你叫什么名字?”林小雨倒了杯热水递给她。
“周晓敏。”女孩双手接过水杯,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对不起,打扰你们了...”
“没关系,外面雨这么大,你怎么一个人在外面?”林小雨问道,同时从柜台下取出一包饼干,“先吃点东西吧,你看起来很饿。”
周晓敏的眼圈一下子红了,她僵硬地接过饼干,努力控制自己不要狼吞虎咽,但颤抖的手指和急切的眼神出卖了她的饥饿。
赵明看了看表,已经过了打烊时间,但他没有催促,而是默默地拉下卷帘门,将“营业中”的牌子翻到“已打烊”那面。
“小姑娘,你家在哪里?要不要我们帮你联系家人?”赵明站在一旁问道,语气中依然带着一丝警惕。
周晓敏咽下口中的食物,摇了摇头:“我没有家了。”简单的五个字,却满含辛酸。
林小雨和赵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与担忧。
周晓敏似乎察觉到了他们的疑虑,慢慢解开怀中抱着的包裹——那是一个防水袋包裹的布包,里面似乎装着什么重要的东西。她小心翼翼地放在一边,然后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决心要坦白一切。
“我从远方来,想找我父亲生前的一个朋友。”她低着头,声音几不可闻,“但我的钱包和手机在路上被偷了,现在身无分文,也联系不上任何人...”
她断断续续地讲述着自己的遭遇: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改嫁,继父对她不好,最后她带着父亲留给她的信件离家,希望能找到父亲提到过的一位律师朋友,开始新的生活。可是在到达这个城市的第一天,她就被人骗走了所有财物,连找地方吃饭住宿的钱都没有了。
“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走了很多地方,但没人肯帮我...”周晓敏的声音哽咽,但她努力保持镇定,“我不是来乞讨的,我只是想问问...这附近有没有便宜的旅馆,我可以先住下来,明天再想办法...”
林小雨心软,转身进了后屋,拿出一套自己的旧衣服:“先换上吧,别着凉了。”
周晓敏感激地接过衣服,在简易的员工休息室换好,出来时已经平静了许多。干净的衣服让她看起来像个普通的大学生,年轻而充满活力,只是眼神中依然带着深深的疲惫和不安。
赵明和林小雨在柜台后小声商量着。赵明依然有些犹豫:“我们不能确定她说的是不是真的,万一是骗子呢?”
林小雨看了一眼正小口吃着饼干的女孩:“你看她那样子,不像是装的。就算她真有什么目的,我们这样的小店,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可偷。”
“那你想怎么做?”赵明问。
“至少今晚让她住下来吧,明天再说。”林小雨坚定地说,“外面雨这么大,她一个女孩子,无处可去,多危险啊。”
赵明叹了口气,知道自己拗不过妻子的善良。他走到周晓敏面前,直视她的眼睛:“你说你要找人,具体是谁?也许我们能帮上忙。”
周晓敏从布包中小心地取出一个有些破旧的信封:“这是我父亲留给我的,里面有那位律师朋友的名字和工作地址。他姓李,据说在城西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
赵明接过信封,看了看里面的纸条,上面确实写着一个名字和地址:“李正方,西区正义律师事务所。这地方我知道,离这里有点远,坐公交车得一个多小时。”
周晓敏的眼睛亮了起来:“真的吗?您知道这个地方?”
“嗯,不过现在太晚了,那边早就下班了。”赵明看了看表,“你今晚就住在我们店后面的小房间吧,明天我可以告诉你怎么坐车去那里。”
周晓敏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大滴大滴地落下来:“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愿意相信我...”
林小雨递给她一张纸巾:“别哭了,先吃点热的。”说着,从微波炉里取出一碗刚热好的速食米粥,“慢慢吃,别急。”
赵明看着眼前这个可怜的女孩子,心中的戒备渐渐消散。他转身走向后屋,整理出一张简易床铺,确保今晚这个陌生的客人能有个安稳的休息环境。
03
夜深了,小店后屋的灯依然亮着。周晓敏洗了个热水澡,换上林小雨借给她的睡衣,坐在简易床铺上,紧紧抱着那个布包,像是抱着世界上唯一重要的东西。
林小雨敲了敲门:“需要什么吗?”
“不用了,已经很感谢你们了。”周晓敏声音轻柔,“我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好的人。”
林小雨笑了笑:“别想太多,好好休息吧。明天赵明会送你去找那位律师的。”
周晓敏点点头,眼泪又控制不住地流下来:“我一定会报答你们的恩情的,一定会...”
林小雨摆摆手:“别这么说,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你以后有能力了,也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最好的报答了。”
听到这话,周晓敏更加哽咽,只能不停地点头。她目送林小雨关上门,然后静静躺下,紧紧抱着布包,在连日来第一次感受到安全和温暖,很快沉入梦乡。
第二天清晨,周晓敏早早起床,主动帮忙整理货架和擦拭柜台。她虽然话不多,但眼神中的感激和坚定清晰可见。
赵明查询了去西区的公交路线,同时准备了一份简单的早餐给周晓敏:“吃完我送你去车站。”
周晓敏小心地吃着早餐,每一口都像是在品尝珍馐。吃完后,她郑重地向赵明夫妇鞠了一躬:“谢谢你们的收留和帮助,我永远不会忘记的。”
林小雨拿出一个纸袋,里面装着一些面包和水:“路上吃吧,不知道找到那位李律师要多久。”
赵明则从钱包里取出五百元钱,递给周晓敏:“这是路费和这几天的生活费,足够你找到那位律师并安顿下来了。”
周晓敏惊讶地睁大眼睛,连连摇头:“不,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
“拿着吧,”赵明坚持道,“你现在需要这些,等你找到那位律师,有了工作,再考虑怎么回报社会吧。”
周晓敏最终接过钱,小心翼翼地放进布包,眼中含泪:“我一定会报答你们的,这是我这辈子收到的最大的恩惠。”
“别这么说,”林小雨笑道,“我相信你也会这样帮助别人的,对吗?”
周晓敏重重地点头:“一定会,我发誓。”
赵明开着他那辆老旧的电动车,载着周晓敏来到长途汽车站。他帮她买好了去西区的车票,详细告诉她下车后该怎么找到那家律师事务所。
“到了之后给我们打个电话吧,这是我的号码。”林小雨在一张纸条上写下电话号码,递给周晓敏。
周晓敏接过纸条,珍重地放进布包:“谢谢,我一定会联系你们的。”
汽车启动时,周晓敏透过车窗,向站在车站的赵明夫妇挥手告别。她的眼泪不停地流下来,但眼神中充满了希望和决心。这一别,本应是短暂的分离,不曾想,竟成了五年的音信全无。
赵明夫妇站在车站,目送汽车远去,直到完全看不见。林小雨轻声道:“希望她能找到那位律师,开始新的生活。”
赵明点点头:“嗯,她看起来是个坚强的女孩,会没事的。”
两人转身离开车站,回到他们平凡的小店,继续他们普通而温馨的生活。那个雨夜的不期而遇,就这样成为了他们平淡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偶尔被提起,更多时候被日常琐事所掩盖,但从未被真正遗忘。
周晓敏没有来电话,也没有其他任何形式的联系。赵明夫妇偶尔会提起她,猜测她是否顺利找到了那位律师,是否已经开始了新的生活。但随着时间流逝,这些猜测逐渐变少,周晓敏的身影也在他们的记忆中渐渐模糊。
生活继续前进,没有因为任何人的离去而停滞。
04
时光荏苒,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小区拆迁的传闻最终变成了现实,赵明和林小雨不得不面对搬迁的问题。幸运的是,他们提前做了准备,在商业街租下了一个小铺面,虽然面积比原来的店面还小,但位置更好,人流量大了许多。
搬迁那天,整个小区都忙碌起来。邻居们互相帮忙搬家,老王、老刘等熟客特意来帮赵明搬运货物,场面热闹而温馨。
“赵老板,新店开张可得给我们老顾客打折啊!”老王开着玩笑,手上却没闲着,一箱箱地搬运货物。
“那是必须的,您这样的老顾客,不打折都不好意思收钱!”赵明笑着回应,心中满是感激。
新店虽小,但布置得更加温馨舒适。林小雨特意在门口放了几盆绿植,柜台上摆着赵小宝亲手画的画,墙上挂着全家福,让整个店面充满了家的温暖。
搬迁后的第一个月,生意出奇地好。商业街的人流量远超小区,再加上老顾客的支持,营业额比以前翻了一倍。赵明和林小雨忙得不可开交,甚至考虑雇一个兼职店员帮忙。
“爸爸,我可以帮忙!”赵小宝放学后跑进店里,自告奋勇地说,“我数学那么好,算账肯定没问题!”
赵明被儿子逗笑了:“你啊,还是好好学习吧。等你大学毕业了,爸爸把整个连锁店都交给你管理。”
小宝眼睛一亮:“真的吗?那我要好好学习,考最好的大学!”
林小雨在一旁笑着摇头:“你啊,别给孩子太大压力。”但她眼中满是对儿子的骄傲和期待。
随着生意的好转,赵明的创业梦想再次被点燃。他开始计划开设第二家店,甚至勾画出了未来五年的连锁店发展蓝图。林小雨全力支持丈夫的梦想,负责打理现有的店面,让赵明有更多时间去考察市场、学习管理知识。
“这个位置很好,离学校近,但租金太高了。”一天晚上,赵明看着一份商铺信息,皱起眉头。
林小雨递给他一杯热茶:“慢慢来,不急这一时。咱们先把现在的店经营好,攒够资金再说。”
赵明握住妻子的手:“小雨,这些年辛苦你了。我保证,再过几年,我一定让你和小宝过上更好的生活。”
林小雨嫣然一笑:“我现在的生活就很幸福,有你,有小宝,这就够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赵明夫妇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小宝在学校表现优异,是班上的小明星;林小雨的母亲手术成功,身体状况大有改善;新店的生意蒸蒸日上,他们甚至有了一些积蓄。
偶尔,他们会想起那个雨夜里出现的女孩周晓敏。不知她现在身在何处,是否安好。林小雨曾试着拨打当初给周晓敏的电话号码,但电话那头从未有人接听过。久而久之,这段回忆被淡忘在日常生活的角落里,只在偶然帮助陌生人时被提起一句:“记得有个女孩,当年我们也是这样帮了她...”
三年过去,赵明的第二家店终于开业。这是一家位于大学城附近的便利店,比第一家店更大、更现代化。开业当天,林小雨特意准备了小礼品赠送给顾客,赵小宝则负责发传单,全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老板,这是您的第几家店了?”一位前来祝贺的同行问道。
“第二家。”赵明自豪地说,“明年争取再开两家。”
“加油啊,看好你哦!”同行拍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羡慕。
赵明环顾自己的新店,心中满是成就感。从当初的小杂货店,到如今迈向连锁经营的第一步,这一路走来,有太多艰辛,但更多的是坚持和希望。他不由得想起那个雨夜里,自己对周晓敏说过的话:“有能力时记得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如今,他确实在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人——店里专门雇佣了几位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做兼职,给他们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和略高于市场的薪资。
“在想什么呢?”林小雨走到丈夫身边,轻声问道。
“在想我们的未来。”赵明笑着回答,“等小宝上大学,我们的连锁店或许已经开到十家了。”
林小雨靠在丈夫肩上:“我相信你能做到。不过,别忘了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这才是最重要的。”
时间流逝,转眼间,当初那个雨夜已经过去了整整五年。赵明夫妇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已经拥有三家店铺,员工二十余人,小宝也升入了重点中学,家庭收入稳定,生活质量大为改善。
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直到那个不期而至的包裹改变了一切。
05
那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下午,赵明正在店里清点货物,林小雨则在收银台接待顾客。一位快递员推门而入,环顾四周后,径直走向收银台。
“请问是赵明、林小雨吗?有您二位的快递。”快递员递上一个电子签收板。
林小雨有些疑惑:“我们没有网购东西啊。”
快递员耸耸肩:“我只负责送达,包裹是从容城寄来的,已经验过身份了,请签收一下吧。”
林小雨看了一眼丈夫,赵明示意她先签收。快递员将一个精心包装的纸箱放在柜台上,转身离去。这个包裹并不大,约莫鞋盒大小,但包装相当讲究,外层是高级牛皮纸,封口处用红色蜡封细心密封,看起来像是什么贵重物品。
“寄件人是谁?”赵明走过来,好奇地问。
林小雨检查了一下包裹:“没有寄件人信息,只有一个地址,容城...我们在容城有认识的人吗?”
赵明摇摇头:“没有吧,我们从没去过那里。会不会是广告推销?现在这种营销手段越来越多了。”
“不像啊,这包装也太隆重了。”林小雨皱眉道,“会不会是什么诈骗手段?”
正说着,老王走进店里:“哟,收到什么好东西了?”
“一个不明包裹,我们怀疑是不是诈骗。”赵明将包裹给老王看。
老王认真检查了一下:“最近确实有不少快递诈骗,一拆开就要钱的那种。你们小心点,别急着拆,先确认一下是不是真的寄给你们的。”
林小雨点点头:“包裹上确实写着我们俩的名字,但我们真的没有在网上买过东西。”
老王建议道:“那就先放着吧,过几天再说,看会不会有人来电话催缴费用之类的。”
赵明和林小雨采纳了老王的建议,将包裹放在收银台下方,暂时没有打开。一连几天,没有任何可疑电话或短信,包裹就这样安静地躺在那里,时不时引起两人的好奇和疑惑。
“要不还是打开看看吧?”第五天晚上,关店后,林小雨提议道,“都这么多天了,没有任何诈骗电话,应该没问题。”
赵明犹豫片刻,最终点点头:“好吧,不过要小心。”
他们一起将包裹搬到桌上,小心翼翼地拆开外层包装,里面的东西看呆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