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的一句话:一个人真正的死去,是遗忘。而我们的革命先烈,他们永远活着,因为他们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敢闯敢拼的精神永存世间,所以他们永远被后人铭记,永远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生活中。

广州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在清明节之际,为广州筑牢红色文化之城增添力量。

4月6日上午,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联合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开展红领巾讲解员清明节祭英烈活动,一同缅怀先烈,铭记历史。


下面是两份简历。

随后,

让我们和红领巾讲解员们一起,

回顾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


基本资料:

名称: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水荫路113号

联系电话:020-87047408


自我介绍:

我是一座陵园,是为纪念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日战役中阵亡将士,于1933年主要由华侨捐资建成,由留学美国建筑师杨锡宗先生负责设计并监造,主体建筑用花岗岩石砌成,是一座富有古罗马式建筑特色的陵园。

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者为了掩盖炮制“伪满洲国”的阴谋,转移国际视线,经过精心策划,在上海悍然悍然发动“一·二八”事变,驻守在上海的十九路军坚守阵地,给日军以沉重打击,迫使日方三易主帅,损兵万余,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所获荣誉:

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之一,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AAA旅游景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首批国民旅游休闲单位、广东省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示范单位、广州市党员教育基地,成为了社会各界和青少年缅怀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经历:

1933年由华侨捐资建成“十九路军抗日阵亡将士坟园”

1947年陵园维修

1995年更名为“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

红领巾讲解员:

2023年3月,十九路军首次推出红棉系列宣讲活动,组建了一只由青少年组成的“十九路军陵园红领巾志愿讲解队”,他们用小小的身躯讲述着英烈故事和淞沪抗战的历史,传承着这段历史。

截止至今日,红领巾讲解员们讲解不下千场,为传承红色文化增添力量。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


基本资料:

名称: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园中路34号(即三元古庙)

联系电话:020-8657 8325


自我介绍:

我曾经是一座三元里村民供奉北帝的道教庙宇,庙里供奉的是道教的北帝,有着祈求风调雨顺的作用。在1841年时,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侵略者到东华里一带滋扰百姓,烧杀抢掠,村民们奋起反抗。事后担心英军会回来报复,于是村民们聚集在三元古庙,并且拿出庙内三星旗作为抗英令旗,一同宣誓“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打死无怨”,共同抵抗英国侵略者。



所获荣誉:

1961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广州市党员教育基地、广州市少先队员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经历:

明末清初--建庙

1841年--庙前誓师并取得牛栏岗大捷

1861年--村民集资重建

1958年广州市人民政府进行修缮,辟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

1961年以“三元里平英团遗址”之名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排在第一类革命遗址即革命纪念建筑物第一号,因此也被称为“国保一号”。

红领巾讲解员:

2023年寒假,纪念馆首次公开招募红领巾小讲解员,他们来自广州各个学校,通过报名、面试、培训、考核后成为了一名正式的纪念馆红领巾小讲解员。

他们胸前红领巾飘扬在纪念馆的每一个角落,带领着每一个来到纪念馆参观的观众朋友回顾这段人民自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宣扬着中华人民勇于抗争的精神。

此后,每一个寒暑假都有新的红领巾讲解员加入,以老带新,以实践促成长,组成了如今庞大的红领巾讲解员团体。



时值2025年清明节,是人们缅怀先人,寄托思念的日子。

在这个日子,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与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的红领巾讲解员们一同回顾“一·二八”淞沪抗战历史及十九路军英勇事迹,参观陵园,向烈士、献花。






参观、聆听讲解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4月6日上午,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的红领巾小讲解员们在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红领巾讲解员的带领下,回顾淞沪抗战历史,通过参观烈士纪念碑、烈士墓等,增加对中华民族勇于抗争及革命历史的认识,激发爱国热情。


















献花、敬礼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一朵朵一束束鲜花献给先烈,新时代青少年,将会延续使命,写好新时代故事。





分享感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合影留念

通过这次的活动,红领巾讲解员们,也是社会主义接班人们对现在美好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先辈功不可没。为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公众号 | 广州博物馆

视频号 | 广州博物馆

小红书 | 广州博物馆

微博 | 广州博物馆

撰稿 | 陈伟尔

美编 | 陈伟尔

校对 | 邓颖瑜

审校 | 刘颖颖

审核 | 朱晓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