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整个学校都在为一件事努力,这样的环境怎能不诞生优秀?

文丨Luna 编丨Thea

刚过去的美本放榜高潮,让人感受到“美本正在抛弃中国学生”,不再是一句危言耸听——虽然顶尖理工校逆势扩招,但数量众多的中坚校录取集体缩水,卡梅、加州大学系统的UCSD、UCLA等降幅都达到50%以上。

而英国方向则是又又又提高学术申请要求了。帝国理工7大专业IB要求从38提高至39;UCL新增多项笔试……

然而在这样的态势下,上海德威浦东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仍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左右滑动,查看学校最新录取结果亮点

当大学录取竞争日益艰巨,盲目把孩子的各项数值拉满,刻意打造“六边形战士”,与其说是“内卷”,不如说是“乱卷”。

实际到了德威浦东,外滩君却在学生身上感受到了一种松弛感。为什么这里的学生仍然从容不迫,又游刃有余?

当外滩君和中学部校长Amy Murphy聊到德威浦东的教育时,她说:我们的全人教育,就是专注于让孩子们具备离开我们的能力,能够在世界各地生活。”


中学部校长Amy Murphy

这是顺应了这一代孩子的现实挑战的,科技、经济等形势已经不需赘述。而大学录取作为这个大背景下的一段经历,对人的基本要求其实是同源的。

像美国大学还特别看重学生的“LIID”,即领导力(Leadership)、影响力(Impact)、自主(Initiative)奉献(Dedication),并没有跳出全人教育的底层框架。

真正的难点在于怎么做到。

学校的气质恰恰是一种具象体现。在Murphy校长的视角中,用一个词来形容德威浦东,那将是“卓越(expectional)”,而一线教师和心理学主任Rachael Thornton老师给出的关键词是“社群(community)”

从两者不同的视角、更细致入微的讲述中,外滩君也看到了德威浦东是如何让学生一步步成为理想的自己,更理所应当地拿下理想的offer,并步入更高的舞台。


斯坦福、牛津等顶级offer入手

背后没有苦行僧式学习

不管是谈教育本身,还是谈录取,学术能力总是举足轻重的。

德威浦东也是绝对的实力派。2020-2024年学校IB平均分38.5分,超全球平均分8分以上,在英国教育顾问有限公司(Education Advisers Ltd)的评估中,连续三年平均IB成绩位居榜首。


Murphy 校长说:“德威有一种文化,我们正面有难度的挑战,也有很高的期望,我们希望帮助孩子发挥潜力,同时也给予大力支持。”学校有信心让学生稳扎稳打地拿下IB课程。

但不用苦行僧似的学习,这一切是怎么实现的?心理学主任Rachael Thornton的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比起刻苦地学习,我们更希望孩子们可以聪明地学习。”

这就不得不提到学校一门特别的课程——学习科学(Science of Learning),主要面向10年级和11年级的学生,也一脉相承自Rachael老师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学习科学有五大主要支柱——了解记忆、双重编码理论、检索练习、刻意练习、间隔和穿插——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通过不断运用灵活运用知识,来高效学习。


Learning Principle

去年,就不止一位学生兴奋地告诉Rachael,自己以前遇到学不懂的地方,总是反复重读课本,可往往事倍功半。

但自从上了学习科学的课,他们学会了主动制作抽认卡(正面问题,反面答案的卡片),或是在习题、测试中不断训练自己运用知识,从而彻底掌握。

更重要的是,学习科学改变了学生对学习的认知,慢慢培养出自主性和责任感,真正从被动变为主动学习。

就像已毕业的Terry W同学提到的:“创新、有效地运用双重编码、检索及其他相关学习策略让我对自己的学习习惯保持警醒。这样确保了我可以更专注于学习质量,而不是长时间的无效学习。”


11年级学生的学习日常

目前,学习科学的试点成果,已经被Rachael老师发表在颇具影响力的教育期刊《Impact》上。学习科学还将逐渐拓展到中学部以外的其他年级。

当然,德威并不回避成绩与竞争,但重要的是,“以健康的方式培养这种竞争意识。”

Murphy 校长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全年都有不同的比赛,孩子们可以有很多机会来竞争,这也有助于他们发展自己擅长的领域。”况且,人文艺体本也是全人教育和IB课程的重要部分。


今年中学部演出的戏剧作品

《The McDevlin Island Scouts》

英国顶级剧团皇家莎士比亚剧团(RSC)就有定期驻校项目。

每年的世界莎士比亚戏剧节,学生们都会跟着RSC专业导师,探索莎士比亚的语言,学习从各种表演技巧。暑假,还有RSC的夏校向学生敞开大门。

著名的50米蝶泳世界纪录保持者Andrii Govorov、爵士乐艺术家Roy McGrath、专业摄影师Damian Siqueiros、钢琴艺术家James Brawn、巴西足球巨星罗纳尔多等名人大咖都曾到访,并在大师班亲自指导学生

摄影大师课

此外,学校里各式各样的比赛、展会也总是不断。除了音乐节、运动会、戏剧节,还有一年一度的“德威达人秀”,不管有什么隐藏才艺,都可以在这里展示。

最近八年级学生就开展了一个大型跨学科学习项目,要结合艺术、地理、物理、计算机等知识来设计可持续住房。孩子们独特细致的设计理念在最终展会上获得了一致好评。

8年级同学设计梦想之家

Rachael老师说,孩子遇到挫折和低谷并不可怕,因为他们有一整个团队做后盾。

“我对学生一条不能退让的底线是学习态度,而不仅仅是他们正在完成的作业。学习态度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也能帮助培养对学习的热爱。”

所以,德威的学术成就背后,绝不是仅仅把成绩视为终极目标。而是看到更深远的自主性、科学性,也源自大家对孩子的信任、支持、托举。


从知识到真实世界

只需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声音

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德威浦东的学习也不局限于获取知识,而是推动着学生参与到各种创新、活动、服务的实践中。

这不仅契合了德威浦东和IB强调的全人教育,也是大学看重的领导力和影响力的集中体现。

Murphy 校长强调,“我们的学习原则之一是学生们能用不同的方式运用知识和技能,理解知识和不同事物的关系,和真实世界产生联系。”

比如在Rachael 老师热门的心理学联课活动(CCA)上,12年级的学生不仅深入研究了“性格如何影响行为”等议题,还向学弟学妹们介绍了研究结果。

“这很有助于低年级学生了解心理学。” Rachael说道,“也能帮助学生自己思考,身为外国人如何影响他们的现实生活。”


心理学联课活动

科技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议题。

Murphy校长和Rachael老师都认为,今天的孩子“不仅要能熟练使用技术,还要成为负责任的使用者,想他人所想,也就是所说的高情商。”

一年一度的“德威黑客松”活动(HakD)就是个极佳的例子,由2019届毕业生Kenn Chong在2018年创办,并延续至今。

去年,多所国际学校的同学都来德威浦东共度周末,现场不仅有斯坦福博士的讲座,还有学生、老师的速成工作坊,同学们最终要解决"速度之需"主题的相关问题,包括机器人高速运动、快速运输、无人驾驶等真实问题。

而今年的HakD更是紧扣科技前沿,以“飞向星空”为主题,尝试解决星际科学探索可能遇到的问题。HakD不仅是挑战自我、突破创造力界限的机会,更多学生的留言是“在这里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2025HakD活动

和真实世界的联系也远远不止学生群体内部。

Murphy校长说,德威浦东倡导的价值观中有一条是“珍视每个声音”,校园就是每个学生能够改变的一个小社会。

比如学校体育中心后方藏着一个秘密花园,种着不同的花果蔬菜,但谁能想到,这里原本只是一块闲置场地。

最初,是园艺社的学生有了美化景观的想法,和老师一起修建了小路、种植了本地物种。

而社会企业社(Social Enterprise Club,SEC)加入后,项目得到了升级。SEC也是一个由学生主导的商务类联课活动(CCA),现任CEO是13年级的Edson同学。

在SEC的规划和学校的支持下,同学们购置了一台堆肥机,轮流每天从食堂收集厨余垃圾、投入机器、去花园堆肥。终于,这里长出了小番茄、青椒、茄子等瓜果蔬菜,学校保洁人员也收到了这些农产品礼物。


花园实景

“我去年刚来学校时,就被送了一个柚子,是我们花园里种出来的第一个柚子。” Murphy校长笑着说,她也是花园的受益者。

自此,这项“变废为宝”项目形成了一个正循环。自去年起,学生们还在德威浦东社区推出了DIY园艺包和其他周边产品,用更多方式支持社区伙伴。

前不久的“2025年中国学校奖”上,这项创意举措还在“学生可持续发展”类别中获得殊荣。

“变废为宝”项目

像这样自发的学生活动在德威实在太多了。“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给学生安排活动活动,而是他们自己就提出了很多想法。”Murphy校长感慨。

比如食品委员会会收集学生对学校午餐质量的看法和意见;

学生之声组织还会定期和她反馈学生的诉求;

有学生重新设计了适合中学部女生的圆领运动衫……

“我很难想象不听取学生心声会怎么样。” Murphy校长说,“每当学生来敲我的门,说‘我想改变点什么’的时候,我总是非常自豪,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投入了精力,他们想让事情变得更好。”


在成为全球公民的过程中

走向卓越

其实有不只一位家长问过Murphy校长:孩子们做了这么多事,除了满足IB课程要求,还能给孩子带来什么?甚至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升学、就业发展?

其实,不管是教育规律,还是过往学生的表现来看,学术学习、CCA、CAS都在全方位地塑造孩子,不仅在申请大学时颇具优势,还深刻地影响了他们日后的道路。

学校的“尼泊尔公益服务项目”联课活动(CCA)就让外滩君感受到了这一点,更重要的是这也契合了“奉献(Dedication)”这个特质。


德威浦东学生和当地孩子合影

2015年,尼泊尔发生了强烈地震,致全国上下数千人遇难,包括学校在内的国家基础设施遭到了严重破坏。

灾难发生后,浦东德威的学生们立即行动起来,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帮助 重建遭地震破坏的Sanjeewani小学。2019年,学校正式竣工,并再次向当地学生开放。

疫情后的2023年,德威浦东的学生终于能够再次前往尼泊尔,看望Sanjeewani小学的孩子。

他们为当地孩子讲授数学、英语、科学等课程,又一起装饰教室和围栏,还一起制作传统美食,听当地居民讲述地震后的重建生活。

德威浦东的学生和当地孩子每天手牵手一起回家,到分别那天都忍不住哭了。

去年又一批德威浦东的学生们前往了尼泊尔,12年级的Ryan Z说,虽然自己不是第一次去尼泊尔了,但还是受益匪浅。

“看到去年教过的学生,并与他们一起见证学业进步,真的非常棒。我在整个旅程中玩得很开心,尝试了不一样的食物、教授了新的课题,并结识了新朋友。”

像这样在一个项目上的持久付出,更显奉献(Dedication)的珍贵。

这也和德威培养全球公民的理念是一致的,学生被鼓励要“心怀世界,睿引未来”。

Murphy校长进一步解释:“全球化是当下的事实,这意味着人们比以前更加频繁地流动。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优势,只要我们可以让学生做好准备。”

Murphy校长自己就对多元化感受颇深。她的孩子只有一个在英国出生,但都认为自己是英国人,大女儿目前也正在德威浦东就读。

“有身份认同感、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敏感性很重要,这也是德威浦东社区的多样性可以赋予的。”

除了公益服务外,也有“Ignite: Switzerland”这样的交换项目。

9年级学生可以在阿尔卑斯山下的瑞士富坦高山学院(Hochalpines Institut Ftan)开展十二周的交换学习。

除了不同的学术挑战,户外学习也是Ignite项目的一大特色,远足、露营、滑雪、跋涉、出海,参与过的学生都念念不忘。

顺应四季,学生们还可以体验到高山滑雪、单板滑雪、越野滑雪、冰球、冰壶、滑冰等不同的冰雪运动。


Ignite的部分户外运动

在项目的尾声,同学们都做出了颇有个性的“兴趣发展作业”:

有人创作了名为《We Go Over the Mountains》的歌曲,用音乐呼吁人们关注积雪融化、冰川迁移等气候问题;

有人制作了关于恩加丁山脉所栖息鸟类的 2D 像素游戏,提高人们的生物保护意识……

就像Murphy校长说的:“我们鼓励学生成为全球公民,我们认可不同文化的不同节日、不同的重要日期和文化活动,同时也非常清楚我们来自哪里,又身在何方。”

像2022届的Charlotte W,曾参与德威浦东和乌干达“和平中心”合作的志愿活动。而这段经历也激发了她对社会福祉的兴趣,后来她还成为了一名福祉区长。

申请大学时,她选择前往剑桥大学探索心理学领域,打算在心理学领域,帮助青少年保持心理健康。

2020届的Fredric K,重新设计了Dulwich Talks活动,从学术负责人主导变为学生主导。此后,活动总能抓准学生想要了解什么,再邀请校外各行业的精英人士为高年级学生分享故事与经历。

在德威就读IB同时,他就已经在学习斯坦福的硕士课程。最后,他去了MIT攻读金融,而且收到的是MIT本科学位+博士学位的offer。

2019届的Jay Y曾被模拟联合国的纸张耗费震惊,从而开发了一款APP,让校内模联实现了无纸化,而德威浦东对学术的高标准严要求,也让他很快适应了斯坦福的高强度学习。至今,他也经常回校参与互动,在科技活动中指导学弟学妹们。

这份列表如今还在不断延伸,今年13年级的学生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备考IB大考中,让人期待他们的好消息。

回头再看Murphy校长的关键词“卓越(expectional)”,和Rachael老师的关键词“社群(community)”,真的很精准地概括了德威浦东的样态:

当一整个学校都在为一件事努力——为了让学生变得更加卓越而努力,这样的环境怎能不诞生优秀?

而学生也不会因为毕业就终止和学校的联系,IB学习带来的共鸣久久留存于他们心间。所以,也不断有毕业生再次回到学校,找到老师,坐在学弟学妹们面前,讲述他们的故事,延续这份精彩。




春季开放日来了!

想进一步了解上海浦东德威

即可报名开放日

作者招募&投稿 |tbeducation@daznet.cn

提供内容线索 |微信:waitan2022

转载&合作 |微信:waitan2022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