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虎牢关之战是指620年七月至621年六月,李世民率军在虎牢关(河南省荥阳汜水镇西北)击破河南军阀、郑王王世充,以及河北军阀、夏王窦建德的战役。
虎牢关之战是大唐统一战争的关键之战,也是李渊“占据关中,东出争夺天下”的决定性战役,同时还是李世民封神之战。
此战,年仅二十一岁的李世民采取“围郑击夏”的策略,仅用3500名精兵大破窦建德十万之众,一举平定窦建德、王世充两大军事集团,奠定大唐克复中原,统一天下的格局。
此后李世民被册封为天策上将,声望与实力一度压过太子李建成,为日后玄武门之变埋下伏笔。
虎牢关之战前夜:北方大地的三足鼎立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四海分崩,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群雄并起烽烟不断。
如中原的李密、王世充,江淮的杜伏威、辅公佑,河北的窦建德,江陵的萧铣,山西的刘武周,西北的薛举、李轨,“十八路反王,六十四处烟尘”各显神通,逐鹿中原。
617年,太原留守李渊正式起兵,南向攻克长安,占据关中,翌年建立唐朝。
在这之后的两年时间里,李唐灭薛仁杲、平定陇右,击破李轨、吞并西凉,败刘武周、收复河东,初步实现立足关中,东出中原的战略意图。
与此同时,中原局势也面临重新洗牌,各地军阀经过长期兼并,仅剩河南地区的王世充和河北地区的窦建德。
前者盘踞洛阳称“郑王”,后者定都乐寿,称“夏王”,三者呈三足鼎立之势。
620年七月,李唐率先打破平衡,李渊派遣秦王李世民统率十几万大军对王世充发起进攻。
李世民年仅二十一岁,却是李唐军队当之无愧的统帅,十七岁时便率领骑兵奔袭雁门,逼退突厥大军,营救隋炀帝。
从晋阳起兵到南下长安,均由李世民策划实施,唐朝建立后被封秦王、尚书令。
此后,李世民平定陇右薛仁杲和山西刘武周,先后加封太尉、左武侯大将军、凉州总管及益州道行台尚书令。
此次东出关中,李渊十分重视,唐朝将帅唯有李世民能担此重任,跟随李世民出征的亦是关西精锐和秦王府亲信爱将。
面对气势汹汹的李唐大军,王世充急命王氏诸王分兵虎牢、洛阳下辖各城防御。
情急之下,王世充不得不亲率三万精兵增援,双方在慈涧展开对决。
此前,王世充曾击败瓦岗首领李密,对年方二十的李世民自然没放在眼里。
李世民利用王世充轻敌心理,用轻骑兵引逗,麻痹敌军,再前后夹击,大败王世充。
九月,李世民再以千余士兵击败王世充一万大军,斩首级三千,李世民本人亦冲锋陷阵,亲自以强弓劲弩射杀敌军,王世充被逼无奈,只能死守洛阳。
由于王世充平日残暴多疑,将领部下与其离心离德,在李唐大军的压迫下,不断有人投降。
仅仅几个月,李世民收复河南十余州,兵临洛阳城下,切断郑军粮线。王世充在万分窘迫下,紧急向窦建德求援。
窦建德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一面答应王世充出师援救,另一面赴唐军大营,斡旋调停,李世民均无视。
鏖战洛阳城,窦建德十万大军夹击,李世民濒临绝境
为了避免陷入两线作战,李世民加紧攻城,命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等亲信将领,亲率一千余名黑甲骑兵发动袭击,所向披靡,多次击败王世充,歼灭敌军六千余人。
与此同时,李渊向李世民下达死命令: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然而事实是王世充虽仅剩孤城,但抵抗却十分顽强,即便多次被李世民击败,仍率二万兵马出城迎敌,倚仗墙垣沟堑和谷水抵御唐军。
李世民当即命令大将屈突通率五千步兵过谷水发动进攻,吸引敌军注意,一旦与王世充交战就举起狼烟,自己绕到其背后前后夹击。
战斗开始,李世民等到狼烟信号后,身先士卒,亲率骑兵发起冲击,不可阻挡,杀伤敌军无数。
但由于求胜心切,李世民冲杀过快,与部队失散,仅带数十名骑兵孤军深入,以至身陷囹圄,自己的坐骑也中箭倒毙。
幸有将军丘行恭手执长刀冲入王世充军阵,营救李世民回归唐军部队。
此后双方军队再次激战,唐军无数次发动猛攻,王世充也率部殊死搏斗。
唐军反复组织冲锋,从清晨激战至日落,王世充军队渐渐不支,力竭退军。李世民挥军追击,歼灭敌军七千人,顺势包围洛阳城。
王世充虽然野战对攻不如唐军,但防御能力还是非常强大,大炮可以射五十斤重的石头,城中有八个弓的超强劲弩,箭杆如车辐,箭镞如臣斧,射程达五百步远。
李世民下令四面攻城,昼夜不停,双方展开激烈攻防战,厮杀异常惨烈,唐军作战虽然勇猛,但王世充仍凭借坚城厚墙顽强防守,唐军进攻十几天未能攻克。
唐军本力求速战速决,但劳师远征半年有余,仍未拿下洛阳城尺寸之地,将士疲惫不堪,皆有回关中之意,总管刘弘基等高级将领也请求班师回朝。
对于军营的军心浮动,李世民坚持己见,厉声喝道:
“如今大举而来,应当一劳永逸。洛阳以东的各州已望风归服,唯有洛阳一座孤城,其势已不能持久,成功在即,怎么能放弃而回朝呢?”
同时号令全军:“洛阳不破,决不回军,再有胆敢提前班师的一律斩首。”于是众人再不敢提班师一事,只能继续围城。
不久之后,李渊也密令李世民回军,李世民上表洛阳必定可以攻克,并派参谋军事封德彝回朝面陈形势,李渊只能依李世民行事。
双方僵持数日,唐军奇袭虎牢关,进一步占据主动。转眼间到了621年三月,洛阳城在唐军挖沟筑垒的困守下,已极度缺粮。
百姓吃光了草根树叶,只能澄取浮泥作成饼吃,食后身体浮肿不能走路,街道上到处都是病死饿死者。
洛阳居民从王世充入主时的三万家锐减至不足三千家,即便贵胄公卿也只能靠粗糠充饥。
不过就在洛阳城危如累卵之际,李世民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还是出现了:窦建德带领十万大军前来增援。
原来窦建德在得知王世充被围后,便调孟海公、徐圆朗等十万兵马向西救援洛阳,一路攻陷管州、荥阳、阳翟等县,水陆并进,溯黄河而上,在成皋东原扎营,号称三十万大军。
同时,窦建德致信李世民,要求唐军退回潼关,归还夺取的郑国所有土地。
此时的唐军陷入腹背受敌,前面是洛阳久攻不下,将士疲惫,后又有窦建德虎视眈眈,李世民已到了生死边缘时刻。
三千五百唐军大破十万河北军,李世民一战擒两王,天策上将威震华夏
在这种极其被动的情况下,唐军内部出现分歧。萧瑀、屈突通、封德彝等大部分将领都认为己方士兵疲惫,士气低落。
而王世充凭借坚城固守,窦建德挟胜利之势而来,士气高涨锐不可挡,不如暂时退兵,等待时机。
就在一筹莫展时,记室薛收献围点打援之计,一面加深壕沟增高壁垒,加紧围困洛阳,另一面分出骁勇精锐,以逸待劳,攻打窦建德,只要打败窦建德,王世充自然也就败亡。
李世民丝毫没有犹豫,当即采纳“围点打援”的建议。在分析当前局势后,李世民判断王世充粮草耗尽,上下离心,只要坚持围困就可坐等他败亡。
至于窦建德远道而来,又打了好几次胜仗,将领骄傲,士兵松懈,当下之际是占据虎牢,扼其咽喉,届时出奇兵必可一战而胜。
因此虎牢之战成为逆转不利局势的关键之战,李世民丝毫不敢大意,在决定向两王同时开战后,便亲率三千五百精锐马不停蹄直扑虎牢,留下屈突通继续围困洛阳。
在进驻虎牢的第二天,李世民带领五百骁骑出关侦查,由李世绩、程知节、秦叔宝统领埋伏在路旁,自己则带尉迟敬德及四名骑兵直奔夏军大营。
值此危险攸关时刻,李世民展现出深入虎穴的孤胆英雄气概。
在离窦建德营地三里处,李世民故意让对方游击士兵发现自己,随后拉弓射死对方一名骑兵,并高喊“我是秦王”。
窦建德军未曾想到李世民万金之躯竟孤身前来,先是惊慌失措,随后出动五六千骑兵追赶。
面对乌压压冲上来的敌军,李世民丝毫不慌,不紧不慢前行,吸引敌军来追,每次追兵快赶上时就拉弓放箭,几乎箭无虚发,一击必中,尉迟敬德也杀死十几人。
反复几次下来,敌军士兵人人胆寒,只得保持距离,不敢靠近,随后李世民将追兵引诱至埋伏圈内,李世绩等人奋力杀出,斩首敌军三百多人,俘虏多名将领。
就这样,虎牢关首战,李世民就狠狠给了窦建德一个下马威。
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唐军坚守虎牢关,夏军打了几仗都未能取胜,不仅寸步难行,粮食也被劫去不少,士气逐渐衰退。
这时夏军营中的大臣凌敬建议窦建德放弃虎牢,翻越太行山,直取山西,进而威逼关中,李世民必定退兵,洛阳之围自然解除,此为围魏救赵之法。
就在窦建德考虑移兵之时,王世充的告急消息如雪片般传来,暗地里又收买窦建德手下将领,阻挠凌敬的计划,劝谏其不要放弃洛阳。
在众将哀求下,窦建德愈加认为不能失信于人,遂继续攻打虎牢。
与此同时,唐军的密探把情报源源不断地传到李世民大营。李世民认为夏军表面强大,实际已是军心涣散,外强中干而已。
621年六月,李世民北渡黄河,放出一千多匹马在黄河边放牧以引诱窦建德。
窦建德果然上当,率领全军倾巢出击,西临汜水连绵二十里,派兵前往唐军阵地叫阵。至此,李世民和窦建德终于迎来生死决战。
由于敌军势众,唐军诸将十分惊慌,唯有李世民气定神闲,因为窦建德出战正中其下怀,眼下就是要把窦建德急于出战的心理吊起来,再寻找破绽,毕其功于一役。
这时夏军大将王琬骑着隋炀帝的青骢马前来挑衅,尉迟敬德骑马直冲入敌阵,活捉王琬,牵其坐骑奔回唐营,双方将士皆瞠目结舌,唐军在士气上先下一城。
同时,李世民要求将领按兵不动,待其士气衰竭,阵法凌乱,再进军出击,并约定正午为限。
夏军方面,窦建德排列战阵,从早晨坚持到中午,士兵疲惫不堪,很多人坐在地上休息,还有部分人跑到河边喝水,迟疑想撤退。
李世民命宇文士及带三百骑兵前往试探,夏军果然有撤退动作。李世民果断下令出击,自己率轻骑兵一马当先,主力大军紧随其后。
此时,窦建德正与大臣议事,毫无准备,刹那间,唐军已冲入阵前,夏军乱作一团,窦建德指挥骑兵迎战却被拥挤的大臣挡住去路。
慌乱之间,李世民直冲敌阵,所向披靡,从阵前杀至阵后,几番进出,唐军其他将领如史大奈、程知节、秦叔宝等人亦卷起旌旗,冲杀敌阵。
夏军阵营在唐军的凌厉冲锋下迅速崩溃,在留下三千多具尸体后四散奔逃,窦建德在撤退时被活捉。
由于夏军群龙无首,除了逃跑的以外,有五万士兵选择投降,至此虎牢关之战以李世民的胜利告终。
在击败窦建德后,李世民返回洛阳,故意押解窦建德、王琬等人到洛阳城下给王世充看,还让夏军将领进城叙述战败经过。
李世民可谓把攻心为上的兵法秘诀运用得炉火纯青,王世充在见到囚车里的窦建德后,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不禁失声痛哭。
几天后,王世充身穿白衣带领郑国的太子、百官及二千多人出城投降。
李世民进入洛阳后严禁士兵骚扰抢掠,派人封存隋朝府库、户籍文书等,对于罪行特别大的十几名王世充的同党全部斩首于洛水边。
621年七月,窦建德被送至长安处斩,王世充被贬为庶人流放巴蜀,但在路上被仇家杀死。
随着王世充、窦建德两大割据势力被消灭,天下局势完全转向唐朝。
而李世民一举擒两王,完成统一中国北方的重任,从而被李渊特设为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之上,地位几乎与太子李建成并驾齐驱,从而有了夺取皇位的政治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