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1927年1月北伐军势如破竹,渡过长江,攻克汉口,迅速收复了汉口的英租界。上海的租界势力感受到了威胁,纷纷致电本国要求派出军队与军舰,保障上海租界的利益与安全。
1927年2月19日,英国政府代表奥玛莱和武汉国民政府签订协议归还了汉口英租界,士气高昂的北伐军开始向上海挺进。为了响应北伐军,上海的工人也开始了罢工,整个上海都处于一种风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刻。
为了应对这一危机,英国政府令邓肯少将成立了防卫军,并把驻扎在香港的一支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军队派遣至上海。上海防卫部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在和平时期派出的规模最大的部队,该部队人员被安置在上海全市各处。飞机存放在上海跑马场的三个大型芦席棚机库内。
这组照片即是在此时拍摄。
上海 跑马场,图中可见机库,摄于 1927 年。
黄浦江和外滩,由东沿黄浦江拍摄。
上海航拍,中间工字型大楼为宏恩医院(Country Hospital),建于 1926 年,由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英商出资,在大西路建造并捐赠给租界工部局,匈牙利建筑设计师拉斯洛・邬达克担任设计者,潘荣记营造厂承建施工。如今,宏恩医院旧址是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的南楼。
上海航拍,爱德华七世大道(现延安东路)与外滩交汇处周边的区域。岸边的信号塔比较清楚。
汇丰银行鸟瞰图,这座大楼1921年动工,1923年6月竣工,现为浦发银行大楼。
上海法国总会鸟瞰图。
法国总会(Cercle Sportif Français),位于茂名南路58号,现在是花园饭店。曾经是旅居上海的法国侨民中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会员制俱乐部。它与外滩的上海总会和福州路的美国花旗总会一起,被并称为“上海三大总会”。
一架双翼飞机在倾斜转弯。
飞行中的双翼飞机。
飞行中的双翼飞机。
这组照片出自于威廉・埃夫格雷夫William Ephgrave(1914-1979)相册。他出生于上海,15岁开始工作,最早是英资的颐中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印刷部门的一名学徒,后受雇于华资石印公司。1929 年至 1934 年间,埃夫格雷夫拍摄了该收藏中的许多照片,并编纂了两大本相册。
William Ephgrave,拍摄于1930年。
埃夫格雷夫相册中片除了家人和朋友的影像外,还有1932 年 “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的不少照片,后续陆续分享。这里先分享相册中一些上海建筑和当年黄浦江上军舰密布的照片。
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1929年。
外滩花园与黄浦江,1929年。
从上海沙逊大厦向东望去的景致,在远处的中间位置是邮政总局。1929年。
外白渡桥,1929年。
上海南京路,面朝外滩方向望去。1929年。
英国皇家海军 “埃姆登” 号(HMS Hermes)航母停泊在上海黄浦江。1927-1929年。
HMS Hermes在1917 年由英国海军订购,是第一艘专门设计的航空母舰,被认为是现代航空母舰的始祖。1923 年完工,1924 年 2 月加入英国皇家海军服役。
英国皇家海军 “埃姆登” 号(HMS Hermes)。1927-1929年。
英国皇家海军 “埃姆登” 号(HMS Hermes)。1927-1929年。
英国皇家海军 “康沃尔” 号(HMS. Cornwall)军舰,在上海黄浦江上。
一艘中国军舰以及一些驳船,上海黄浦江。这艘舰艇为“威胜” 号或 “德胜” 号,中国近代海军中的水上飞机母舰。两舰原来都是武装商船,后由上海江南造船改造为浅水炮舰。
上海黄浦江上的军舰,前景中是一艘小汽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