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涉企行政检查工作中,长宁城管各中队打破传统模式,创新运用“检查码”这一智能化监管手段,为执法流程注入新活力。

“你好,老板已经告诉我你们要来检查了。” 当北新泾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来到这家商铺时,店铺工作人员已经提前得知了消息。

店铺经营时间较为灵活,在以往的执法检查时间段内,双方时常碰不到面。如今,通过“检查码”的监管新模式,商铺可以提前通过线上平台了解检查的具体信息,合理安排人员等待,确保了检查的高效、有序。


“检查码”既是监督卡、服务卡,也是提升执法效率的又一“法宝”。

借助“随申办”政务云“双随机”检查模块,执法队员精准录入商户信息后,会生成唯一的“检查码”,同步向商户法人或现场负责人发送行政检查提示短信。

到达现场后,执法队员主动“亮码”,商户通过“随申办”市民云扫码即可核验此次行政检查任务内容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各类检查信息一目了然,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有效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检查结束后,结果还能实时推送,大大提高了执法检查的精准度和透明度。

在专项检查过程中,新泾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在检查5家沿街餐饮门店时使用了“检查码”。随后,执法队员及时在系统里录入检查结果,被检查对象只需扫描“检查码”,就可以查看行政检查结果并对行政检查情况进行评价。

“这种检查的过程公开透明,检查结果也能及时知晓,让我们心里踏实多了。”不少商户反馈体验感不错。执法队员也表示,“检查码”不仅是执法监督的“电子眼”,更是贴心服务的“连心桥”,实现了执法全流程的公开透明、高效有序,有力推动城市管理向智慧化、精细化迈进。


涉企行政“检查码”,通过“一码预约、一码告知、一码反馈”的模式,解决了涉企检查“重复查、多头查”等问题。

为进一步规范餐厨垃圾及废弃油脂管理,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近日,程家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临空执法中队、新华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也首次运用了“检查码”。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部分餐饮单位存在垃圾混合投放、垃圾收集容器标识缺失等问题,执法人员当场指出问题、要求商家限期整改,将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形成闭环管理。

长宁城管机动执法中队也将”检查码“运用到了房地产中介机构的检查过程中,有一家中介机构前期信息录入不完整,执法队员选择了现场登记信息并发码的形式开展检查。

“针对不同企业进行不同形式的操作,持续增强涉企业行政检查的规范性、精准性、有效性和透明性。”长宁城管机动执法中队执法队员介绍,还可以将普法宣传和合规指导相结合,在行政检查过程中,积极开展合规劝导,帮助企业提高合规经营水平。


图片来源于长宁区城管执法局

撰稿:闫 漫

编辑:竺嘉茹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