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上海体育史话》

寻体育历史记忆

《上海体育史话》于1982年10月发刊

是讲述上海体育故事

推动上海体育文史工作的重要刊物

跟随小体

从史话里探索更多上海体育记忆

今晚(4月6日)19:35

上海海港与上海申花

将迎来2025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

第一次“上海德比”

热血共荣光,观赛守规章

这份上海德比温馨提示请查收

在上海足球运动的发展历程中

上世纪30年代成立的东华足球会

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期体“谈”记忆

小体带你来了解东华足球会的故事

“东华”辉煌的历史

东华足球会自1931年成立到1952年结束,长达21年之久,不但誉满全国,而且蜚声海外,为我国足球事业的振兴、激励民族精神、培育足球人才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东华”人才辈出,如李宁、贾幼良、孙锦顺、陈家球、张邦伦等分别代表中国足球队参加过远东运动会、奥运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上海市足球队的主力也大都来自东华队。

东华足球会是一个民间体育团体,由职员、医生、大学生、工程技术人员中的足球爱好者组成,其发起宗旨是“提倡体育,发扬中华足球”。它的活动基金是各工商界人士和社会名流组成的董事会提供的,仅作比赛时各项支出之用,队员不拿任何报酬。



华东足球队合影

1932-1933年,东华队在西联甲组中屡战屡胜,最后以18场16胜1平1负的成绩,荣获该年度西联甲组锦标赛冠军,这是继乐华队后,华人第二次获得甲组冠军。夺冠后,东华又远征菲律宾,以5胜1平的战绩而归。1933年,东华由于在历次比赛中战果辉煌,在赞助下扩充为东华体育协会。

1934-1935年是东华最为荣誉的一个赛季,不仅荣获西联甲组冠军,又得到史高托杯、初级杯及丙组冠军,共计四大锦标,极一时之盛。其中在史高托杯决赛中,东华以5:2击败法商,夺得了华人从未染指的史高托杯锦标



史高托杯决赛,东华队以5:2击败法商,夺得锦标

1935年10月,旧中国第六届全运会举办,上海足球队中主力队员多数来自东华,最后香港队夺得冠军,上海队收获第四。



参加旧中国第六届全运会的上海足球队合影

1936年,柏林举办世运会,中国足球代表队共有22人,其中上海入选的球员有东华队的孙锦顺、贾幼良,优游队的梁树棠,暨南队的陈镇和,东华、优游、暨南也成为当时上海最强的三支华人足球队。

1938-1945年,在战争爆发后,华人所有体育比赛均告停止,东华球员分散各地,周旋于友谊赛及义赛,至1945年几乎没有相对稳定的阵容。

1946年,上海开始举办新的足球联赛,形成青白与东华的二强对抗。1947年,在联赛甲组中,东华队获得冠军,也成为了东华辉煌历史的绝唱。

“东华”精神的传承

“东华”作为一个民间业余体育团体,能在我国足球体坛叱咤风云,其原由何在?仔细想来,最主要在于组织的成员是爱国的知识分子,他们有着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精神,因而敢于面对洋人强队时进行顽强拼搏。在艰苦条件下,东华以胜不骄败不馁的奋斗精神,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当时,“东华”曾坚决拒绝与侵华势力主办的球队比赛,即使遭到威胁也决不屈服。很多队员还曾被胁迫北上,代表汪伪去“伪满”参加比赛,但在中途想尽办法脱逃隐遁,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与此同时,“东华”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以老带新的精神,积极、热情地培养新生力量。上世纪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五十年代,都有一批优秀的足球运动员脱颖而出,先后代表中国队、上海队、东华队参加各级比赛。“东华”除努力把甲组比赛踢好外,对乙组队也极为重视,“东华”乙组在初级杯、丙组赛、预备组都取得过冠军,张邦纶、李垚、陈明哲等优秀的球员都曾在乙组队中得到过锻炼。“东华”还不定期地从学生、工人、职员中挑选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加入训练班,经过培养选拔,充实甲组阵营。因此在21年的足球生涯中,虽然人员变迁频繁,但“东华”无论与彪悍凶猛的洋人队,还是与年轻技嫩的后起队交手时,都以比球艺、比风格为主,不欺软怕硬,也不粗鲁轻慢。



东华队元老聚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华”依旧发扬和坚持其固有的传统精神,为推动我国足球事业的进步,为振奋民族精神而努力。“东华”队的张邦纶虽年近四十,仍参加重大的国内外比赛,为我国的足球运动作出了贡献。其他的老队员虽已不能弛骋球场,但为了我国足球事业后继有人,许多人仍然为培养接班人而奔波操劳。戴麟经积极投身于新中国体育事业,曾是八一足球队的总教练,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运动员;孙锦顺、镡福桢、贾幼良都曾是上海青年足球队教练,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运动员;何家统原是“东华”乙组队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上海队教练,一心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为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