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两岸的事,总是让人感慨万千。

340多年前,康熙年间,清朝刚站稳脚跟,想通过和平手段把台湾问题解决掉,开出的条件可以说相当宽松。

可台湾那边的郑经不买账,还提出“照朝鲜例”,摆明了想把台湾搞成独立的地盘,跟清朝平起平坐。结果和平没谈成,最后还是兵戎相见。

300多年后的今天,台海局势又不太平,某些人变着花样搞“台独”,让人觉得历史真是惊人相似。

郑成功生于1624年,福建南安人,小时候跟着父亲郑芝龙在东南沿海混。

郑芝龙是个海上大佬,后来降了清朝,可郑成功不干,清军入关后,他扛起了反清大旗。

1661年,他干了件大事——带着两万多人和上百艘船,从金门出发,去收复被荷兰人占了38年的台湾。

那时候,荷兰人在台湾搞殖民,建堡垒、抢资源,压榨当地人。

郑成功看准机会,登陆台湾,开始攻打荷兰人的据点。经过八个多月的拉锯战,荷兰总督揆一扛不住了,签字投降,台湾这才回到中国手里。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没闲着,设了承天府,分了天兴、万年两个县,照着大陆的模式管起来,还鼓励福建人过去开荒种地,推广儒家教育。

可惜1662年6月,他就因病去世了,才39岁,留下的摊子还没收拾利索。

郑成功一走,内部权力斗争就起来了,郑氏家族的基业也开始晃荡。这时候,清朝刚稳定中原,目光自然就投向了台湾。

清朝这边,康熙上台后,忙着收拾残局,统一全国。台湾的郑氏政权,算是明朝的余脉,清廷不可能放着不管。

但康熙也明白,打仗费钱费力,不如先试试和平手段。

郑成功刚死,清廷就派人去厦门找郑经谈,条件挺诱人:只要归顺,可以保留爵位和财富,还能继续管台湾的事务。

这在当时来说,真是下了血本,诚意满满。

郑经是郑成功的儿子,接手了台湾的权力。可他上台时才20出头,根基不稳,内部还有不少反对的声音。

清廷的招抚条件听着不错,但他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要是归顺了,权力会不会被架空?

不归顺吧,清军要是打过来怎么办?所以他先拖着,表面上应付一下,背地里加紧备战。

谈判拖了几年,郑经的态度慢慢露馅了。

他后来抛出个说法,说台湾可以“照朝鲜例”跟清朝相处。

就是像朝鲜那样,名义上给清朝纳贡,但实际上自己说了算,不用剃发、不用称臣,想跟清朝当“平等国家”。

这想法一出,清廷直接炸了锅。

康熙气得不行,心想:朝鲜是外邦,台湾是中国领土,你郑经这是明摆着要搞分裂啊!条件直接被否,谈判也崩了。

清廷没死心,又派了好几次使者去劝,可郑经咬死不松口,还在台湾加兵布防。

清朝这边一看,和平路走不通,只好开始准备武力选项,调船练兵,气氛越来越紧张。

郑经也不是光等着挨打的人,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吴三桂、耿精忠这些反清势力揭竿而起,给了郑经一个大机会。

他带着百艘船、一万多人,从台湾杀到厦门,想跟耿精忠联手,拿下东南沿海的地盘。

这时候,他踌躇满志,觉得能借着清朝内乱,把郑氏的势力再壮一把。



一开始,事情还挺顺利。他跟耿精忠合作,占了些地方,比如漳州、泉州。

但问题很快就来了——郑经想要更多地盘,耿精忠不乐意给,俩人直接翻脸。他们在福建搞了几次对峙,最后勉强以枫亭为界分了地盘,停了战。

郑经趁势南下,又拿下漳州、潮州,一时间风头正劲。

1676年,耿精忠扛不住清军的压力,投降了。清朝这边缓过劲来,开始反攻。

乌龙江一战,清军火力猛,郑经的船队被打得七零八落,最后只能带着残兵败将退回厦门。

清军攻下金门、厦门,郑经彻底跑回台湾,扩张的梦算是泡汤了。

三藩之乱平定后,康熙还是想再试试和平。他又派人去台湾,条件稍微改了改:只要郑经剃发称臣,可以保留一部分自治权。

但郑经还是那副老样子,死咬着“照朝鲜例”,压根不打算低头。康熙这回彻底没耐心了。

1681年,康熙找来施琅当福建水师提督。这家伙原来跟着郑成功混,后来投了清朝,对台湾的情况门儿清。

1683年6月,施琅带着清军从铜山岛出发,先打澎湖。

清军火力强,郑军压根顶不住,几天下来,澎湖就丢了。

这时候,郑经已经死了,接手的是他儿子郑克塽,才12岁,实权都在几个大佬手里。

澎湖一败,台湾内部乱成一团,军心都没了。

郑克塽这边一看大势已去,派人带着降书去投降。

8月13日,施琅登上台湾省,1684年,清朝正式设了台湾府,归福建管,台湾算是彻底回到清朝版图。

郑经当年搞的那套“独立”小算盘,最后在清军的炮火下灰飞烟灭。

康熙一开始真不想打,条件都开得那么宽松了,可郑经非要得寸进尺,非要跟清朝“平起平坐”,清朝这边也不是吃素的,和平不行就武力解决,台湾最后还是老老实实回了中国怀抱。

再看今天,台海这边的局势是不是有点眼熟?

某些人喊着“民主”“自由”,干的却是分裂的事儿,一个中国原则在那摆着,历史也早证明了,分裂没啥好下场。

可偏偏有人不信邪,老想着挑战底线。

郑经搞独立利益和野心在作祟,他爹郑成功留下的基业不小,他想着再往上爬一级,当个“国王”多威风。

可他忘了,台湾省离大陆就那么点距离,清朝又不是摆设,你再能折腾,能折腾过人家几十万大军吗?

现在的“台独”分子也差不多,打着各种旗号,实际上就是想保住自己的权力和利益。

可现实摆在那,美国再怎么撑腰,大陆的实力也不是闹着玩的。

历史早就告诉咱,分裂这条路走不通,郑经试过了,下场不咋地,今天再试,估计也好不到哪去。

分裂没出路,郑经试了,失败了,和平是最好的路,康熙一开始就想和气收场,可惜郑经不懂珍惜。

实力说话,清朝能打赢,不是靠运气,是靠真本事,现在大陆的底气更不用说了。

参考资料



《“台独”闹得越凶 笼子扎得越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