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长河中,探索与创新永不止步。为创新教研形式,落实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要求,近期,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三年级语文组承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研活动。活动以“变中求新,辩中悟真”为主题,通过课堂教学展示、观课议课、创意帽子秀、校园辩论赛等形式全面展示了师生的综合素养。活动丰富多彩,活泼有趣,深受师生好评。

智慧课堂:巧搭支架,助力创意表达

泰安市教学能手牛月媛老师主动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执教了《方帽子店》一课。牛老师打破常规、创造性地运用“复述”这一有效的阅读理解策略,化繁为简、提纲挈领地引导学生展开精读深思、理解感悟,进而新颖、巧妙地为学生搭建复述的支架,通过多角度、情境化的复述,推进了学生全面、条理、有重点、有新意地进行表达。有效地达成了阅读童话这一儿童文学体裁,多角度复述这一创意表达的学习任务。



缤纷展示:多元融合,跨学科趣味体验

设计、制作样式多样、色彩丰富的帽子,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动手、动脑的热情。学生们在美术组赵爱娣、钱冠宁两位老师悉心指导下,完成了个性化帽子的设计与制作。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大胆发挥、勇于创新,将课堂所学与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凝结成了一顶顶创意十足、造型独特的帽子。

创意帽子秀的舞台上,学生们伴随着动感的音乐以或柔婉或帅气的身姿展示着自己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每一张灿烂的小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快乐,每一个自信的脚步中都流露着激动振奋。





以《方帽子店》课文为灵感,张兆霞老师和孩子们共同确定了“传统和创新哪个更重要”的辩题,将学习和思考引向深入。在激烈的辩论中,学生们思维碰撞、妙语连珠,他们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阐述了各方观点,不仅有理有据,而且有礼有节。师生互动又将整场辩论推向高潮,由龙、李玲燕、张兆霞三位老师分别结合《哪吒之魔童闹海》、《秧BOT》、《巴黎街舞大赛》等热门新闻,对其中体现出的传统与创新相互融合的元素进行了分析,最终让学生认识到:传统与创新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这场辩论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才技巧、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更让学生学会了辩证思考、全面分析问题,这正是思政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生动体现。





以上缤纷多彩的展示活动,将学生推向前台,展现出了小学生朝气蓬勃的个性和风采,培养了其创新精神、思辨精神和动手能力。教师团队退居幕后担任策划、协调、指导、排练等工作,集体智慧与团队协作展现得淋漓尽致,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同时,活动还融合了劳动、美术、音乐、体育等多学科的趣味体验,完美诠释了跨学科教育理念。

总结提升:研思慧绽,教学相长共登攀

研而不教则空,教而不研则浅。在观摩了牛老师的精彩课堂之后,宁延军、郑辉辉两位老师分别汇报了观课感受。宁老师从多角度、情境化的复述策略有效推动文学作品的理解及达成多角度复述这一创意表达的学习任务方面汇报了思考和感受;郑老师从教学各环节的内在联系角度,联系教与学的效果,审视了课堂的精彩、高效之处。美术组赵爱娣老师的到来使得本次活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梦幻融合。赵老师从美术的角度评价了学生在制作帽子过程中的出色表现,高度赞扬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研组长刘贞老师紧紧围绕本次活动主题,抓住“变”与“辩”两个关键字,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研活动的形式等方面阐释了此次活动的变化,以及创新活动形式的设计理念,并汇报了在传统与创新的融合中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刘老师结合我校年轻教师米迎在课堂中大胆引进AI智能技术实现人机对话,打造精彩课堂的事例阐释了这样一个观点:听说读写作为语文学习的基本技能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弃,这就是传统。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技术应运而生,如果能将其恰当运用于课堂可收

锦上添花之效。

教务处副主任马稳对三年级语文教研组创新教研形式和辛勤付出表示认可,肯定了牛老师极具亲和力、感染力和启发性的课堂语言,以及对学生指导及时有效,扶放恰当的教学素养。马主任还鼓励老师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大胆创新,积极引入更加多元的教学资源,扎实有效地推进项目式学习和跨学科教学,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变革。同时,加强教师之间跨学科的交流,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迈向新高度。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远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探索跨学科项目式学习,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大众新闻记者 曹儒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