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辞盏酒十分劝,
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
不妨游衍莫忘归。
《礼记》云:“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在春回大地、雨燕斜行的日子里,北京师范大学《传统礼俗与岁时节日》课程活动组策划的清明祭礼于2025年4月4日8:30在教九楼陈垣校长像前举办。我们祭祀、缅怀、纪念上下求索、无私奉献的校园先贤,绵延的思念在灵魂深处触发回响,翻腾起慎终追远、砥砺前行的生命力道。不忘纪念先贤,亦是不负春光。
致开场辞
活动伊始,主持人致开场辞,她提到,清明最初是指导农事的节气,后与寒食节、上巳节融合,形成了 “祭先祖、敬天地、缅英贤” 的礼俗传统。《礼记》中 “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深刻阐释了祭祀的内涵。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我们齐聚在此祭祀校园先贤,既是对 “慎终追远” 精神的传承,也是对 “砥砺前行” 使命的承诺 。
学生代表发言
来自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23 级的学生代表王嘉琦同学站在陈垣老校长的铜像前,她感慨万千。她说到,陈垣校长在战火与动荡中守护文明,其著作《元西域人华化考》展现了民族交融的壮阔图景,“芬芳桃李人间盛,慰我平时种树心” 更是体现了他对教育的深情。除陈垣校长外,王嘉琦还讲述了钟敬文先生和启功先生的事迹。钟敬文先生跋涉多地收集民间歌谣,为中国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学科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启功先生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将百万书画所得捐作奖学金,自己生活却十分简朴。他们的精神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同学。
献花致敬
随后,祭祀仪式正式开始。同学们怀着崇敬之心,依次向陈垣校长、钟敬文先生、启功先生敬献鲜花和供品。一瓣馨香,万般追思,春日的芬芳传递着大家对先贤的无限敬意。
辞神纳主之礼
敬献环节结束后,全体同学整装肃立,为先师默哀一分钟。天地清明,追怀无声,在这静谧的氛围中,每个人都在心中默默缅怀先贤,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怀念。同学们心怀感念,带着一份传承之志有序离场。
(祭陈垣校长)先生为史学巨擘,于元史、宗教史等研究造诣卓绝。一部《元西域人华化考》,发微阐幽,震动学界,以深厚学识为中国史学开拓新径。执掌北师大,广纳贤才、革新教法,为教育事业奉献心血,培育无数经世致用之才。于风雨飘摇之际,坚守民族大义,以笔为刃,借史抒怀,彰显爱国热忱。
先生虽远,风范长存。我辈定承先生之志,在学术与教育征途,奋勇前行,不负所望。
陈垣校长像
(祭钟敬文先生)先生为中国民俗学泰斗,毕生精力皆付于学术。早年深入民间,采集歌谣故事,为后世留存珍贵资料;于高校杏坛,传道授业,桃李满天下,培育民俗学栋梁。其学术著作,理论深厚,为学科发展铺就基石。
先生之风,高山仰止;先生之德,后世楷模。值此清明,缅怀先生,愿其精神不朽,激励学界在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之途砥砺奋进。
钟敬文先生像
(祭启功先生)先生诗、书、画皆登峰造极。书法“启体”独树一帜,刚健婀娜,墨韵千秋;画作意境高远,尽显文人逸趣;于古典文学研究,亦见解超拔,成果丰硕。任教杏坛,倾囊相授,培育文艺英才。先生一生谦逊和蔼,热心公益,散尽千金。
先生德艺,景行行止。值此清明,缅怀先生音容,传承先生精神,为文化传承发展矢志不渝。
启功先生像
最高的尊崇是回望,最好的回望是弘扬。吾辈后人,秉持溯源敬重先辈智慧,延续华夏精魂。千载春秋,岁月长河,愿墨香敬贤,文韵恒昌 。
公众号总指导:萧放
内容顾问:朱霞 鞠熙
指导教师:贺少雅
公众号主编:叶玮琪
【活动回顾】栏目责编:闫世龙
图文编辑:艾莉娅
我们是一个亦庄亦谐
的公众号
北师大民俗学
关注学术知识│关注生活热点
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