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传统说法,清明节并不是一个纯粹“鬼节”,在这天的日程表里,最起码是有着踏青、祭祖两项安排。不过,落到当今的现实里,清明节好像只剩祭祖一个属性,成为在世之人和长眠地下的亲人之间一个重要的联系窗口期。不过,人的感情是复杂的,即便是和去世的亲人之间,也不只有亲情,还有利益的盘算。
早在清明节之前好几天,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很多很多的十字路口,三三两两画圈烧纸钱的人便络绎不绝。有些地方还有消防人员带着灭火装备严阵以待,形成了一幅清明节期间的名场面。中国人对于祭祖一向都是重视的,这里面既有发自肺腑的寄以哀思,也有大脑里盘算的祈求祖宗保佑。只不过阴阳两隔,那头的祖宗们是否能采取行动庇佑后世子孙,这事儿实属见仁见智,有人奉为圭臬有人嗤之以鼻。但是,后世子孙们对于祖先们的看法,可是能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的:平日里,如果在世之人顺风顺水或者平安无事,老祖宗们便也可相安无事,只需按部就班享受逢年过节的祭祀;一旦后世子孙们屡有不顺心之事发生,并把原因归结到玄学上时,老祖宗们也可能就得被迫搬家了。
在我们老家,一年里,能给老祖先们搬家的日子不多,上半年是清明节前后,下半年是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前后。这次清明节三天假,清明当天回家,从自家祖坟路旁过的时候留意到的,祖坟南边,有几个新起的坟头,显然有人趁着清明节给老祖先搬了家。结果,回到家,听家里老人说起,才知道原来自家的老祖坟的搬迁也已经启动了。最先有动作的一个本家,最近几年可以说是家宅不宁了,有人突然重病,还有人突然去世。在农村,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很难不往玄学方面考虑。听家里老人说,他家最终下定决心迁坟的原因是,祖坟北面有人家新埋的坟头,截断了这片祖坟的风水。所以,他家的迁坟只是一个开始,祖坟里其他人家的坟头也会分别迁走。
但是,迁坟的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尤其是老坟的情况会更加复杂,因为在世的后人们人多口杂,对于迁坟的诉求也变得众口难调。毕竟有种说法,迁坟这种事,有一利就有一弊,谁知道迁坟会不会造成后世子孙们的人生际遇大洗牌。支持迁坟的人,自然会有其坚定支持的理由,但无疑是将迁坟视为一次自家转运的机会。反对迁坟的人,往往是顺风顺水的人,这种情况下,自然默认选择一动不如一静。只要持反对意见的人没有选择妥协,迁坟这件事自然就难以落实。当然,迁坟的难题还可能有一种难题,就是选址的问题,无论是占用了谁家的耕地,都会牵扯出迁坟的常见衍生问题——土地利益的问题。
其实,迁不迁坟,烧不烧纸,甚至过不过清明节,这都是在世之人需要认真考虑的事情。至于长眠于地下的人们,虽然是重要的参与方,但确确实实不掌握多少话语权,更没有决定权可言。而在世之人选择做一件事与否,总是要权衡利弊得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