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夏萍
清明将至,春意渐浓。在郑州市二七区,人们纷纷踏上祭扫先人、踏青寻春的旅程。然而,在这慎终追远的日子里,一抹抹“橙色身影”始终穿梭于街头巷尾——环卫工人们以岗位为责,用双手守护城市洁净,用行动倡导文明新风,为清明假期筑起一道安全与文明的防线。
清明期间,祭扫活动集中。二七区的环卫工人们提前部署,清晨5点便到岗清扫,延长作业时间,对陵园周边、人流密集区域加大巡查频次。他们手持特制防火工具,及时清理灰烬残渣,扑灭火星隐患。环卫工李大姐说:“这几天我们随身带着灭火水桶,看到未燃尽的纸钱就赶紧处理,不让火星飘散。”
为减少火灾风险、维护环境整洁,环卫工人化身文明劝导员,在街头引导市民集中焚烧、定点祭奠。“现在越来越多人用鲜花代替烧纸,我们的工作压力轻了些,但责任更重了——得让城市既干净又安全。”环卫班长王师傅感慨道。
清明本是阖家祭祖的日子,但许多环卫工人选择留守岗位。他们无法陪伴家人扫墓,却用汗水守护着城市的“清明”。晨光中弯腰清扫的身影、暮色里手持扫帚的坚持,成为节日里最温暖的风景。“市民一句‘辛苦了’就特别暖心,”环卫工笑着说,“环境整洁了,大家祭扫也更安心。”
这个清明,二七区的环卫工人们以扫帚为笔,以街道为卷,书写着责任与温情的篇章。他们的坚守,让传统习俗与城市文明和谐共存;他们的付出,让清明更显“气清景明”。让我们携手践行绿色祭扫,用鲜花寄托哀思,用文明守护平安,共同致敬这些“城市守护者”的无声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