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航

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质连续8年保持Ⅱ类出境、宁夏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VOCs排污权交易、完成第三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2024年,宁夏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主线,严格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持续擦亮“塞上江南”秀美底色。

生态治理显成效

宁夏以呵护好“一河三山”为统领,大力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宁夏实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全覆盖,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成效评估机制列入全国试点,生态保护监管经验得到生态环境部肯定推广。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试点取得突破,固原市荣获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自然城市”称号。

黄河宁夏段出境水质连续8年保持Ⅱ类,位于黄河流域9省区第一梯队。国家考核的20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5%,劣Ⅴ类水体保持动态清零,连续三个季度被生态环境部表扬为全国水质改善幅度“头部”省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率达到97.50%。15个水功能区全面达标,13条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完成率达到100%、县级城市黑臭水体保持清零。固原市入选全国第二批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黄河(银川市段)成功入选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入选数量位列西北省区首位。

2024年,宁夏各地各相关部门常态化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狠抓水、土壤污染防治和固体废物监督管理等重点工作,紧盯关键指标逐项强化落实,宁夏在中央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荣获优秀等次,并列全国第15名,排名跃升6个位次。

绿色转型促发展

宁夏持续深化排污权交易管理改革,累计实现交易276笔,交易额1152万元,帮助企业融资授信3.8亿元。2024年12月,率先在中西部地区实现VOCs排污权交易。《银川市葡萄酒产业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入选生态环境部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

宁夏生态环境系统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力助推“百日攻坚战”,出台《进一步优化和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自治区生态环境系统优化执法和监管方式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解决地方与企业实际困难与期盼诉求。

为全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宁夏实施四级联动环评审批服务,服务保障宝中铁路等重大项目23个,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登记备案3910个。推行生态环境领域包容审慎监管模式,推进生态环境非现场执法监管体系建设,全区211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管理,42件轻微环境违法案件裁决不予行政处罚、免罚883万元。生态环境专项资金达到35.15亿元,谋划储备生态环保项目83个,安排下达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1.63亿元。

督察整改见实效

“我们要有效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作用,做到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宁夏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77个问题完成整改61个、1240件群众信访转办件全部办结,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72个问题完成整改66个,圆满完成第三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此外,为加强毗邻省区联防联控合作,深化完善全区跨部门工作机制,开展实战化环境应急演练7次,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5起,清水河“一河一策一图”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演练入选生态环境部首批8个优秀演练案例。

为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宁夏开展第二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题宣传实践月、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生态散文创作大赛等活动,各类媒体阅读量647万人次,思想同心、目标同向、成果同享的全域生态文明建设格局初步搭建。

2025年,宁夏将紧扣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目标,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机制实现新突破。重点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创新,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探索跨行业排污权交易,打造“十五五”生态治理新体系。同时,强化生态安全底线,加强核与辐射监管,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筑牢西北生态安全屏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