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人这辈子有时候啊,做的好事多了,反而惹来麻烦。就像冬天里迎面吹来的风,你以为只是冷,却不知道风里藏着刀子。但我还是相信,善良终究会得到回报,即使要走些弯路。你说是不是?”
刘鹄飞擦着手中的碗,对面前的客人说道。
这是十年来,他第一次对自己的善举产生了一丝动摇,但他不知道,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1
春寒料峭的早晨,城市还笼罩在一层薄雾中。
刘鹄飞起了个大早,推开“鹄鸣小炒”的后门,开始了一天的准备工作。
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人,刘鹄飞对早起这件事已经习惯了二十多年。
四十八岁的他,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睛依然明亮有神。
那双手,粗糙得像是树皮,每一道皱纹里都藏着他二十年的城市打拼史。
他先是在建筑工地搬砖,后来跑货运,再后来做小贩,直到十年前积攒了些钱,才开了这家小店。
店不大,只有六张桌子,但在这个小区和周边的写字楼里,却有不小的名气。
他系上围裙,开始准备今天的第一波客人——环卫工人们的早餐。
十年了,风雨无阻。
这个习惯源于开业第一天的一次偶遇。
那天下着大雨,刘鹄飞正忐忑不安地等待着第一个客人,就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在雨中弯腰捡垃圾。
那是环卫工人刘梦兰,五十来岁,比他大不了几岁,却像六十多的人一样佝偻着背。
刘鹄飞鬼使神差地喊她进来躲雨,还给她端上了一碗热腾腾的阳春面。
那碗面条成了他十年善举的开始。
第二天,他主动找到刘梦兰,说每天可以来他这里吃早餐,不收钱。
“我一个乡下人,能在城市站稳脚跟不容易,咱们都是靠苦力吃饭的,互相帮衬是应该的。”这是刘鹄飞的原话。
一来二去,渐渐地,附近负责清扫的十几名环卫工人都成了他的“免费客人”。
每天清晨五点半,他们来吃早餐;中午十一点,再来吃简餐。
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
小区里的居民都知道刘鹄飞这个人好,他的小炒也确实好吃,生意越来越红火。
三年前,儿子刘天择大学毕业,没有选择在大城市闯荡,而是回来帮他打理小店。
这让刘鹄飞感到欣慰,也让他的小店增添了新的活力。
刘天择不仅把店里的菜单重新设计了一番,还开通了外卖服务,营业额直接翻了一倍。
就在这时候,命运给这对父子送来了另一份礼物——蓝舒。
蓝舒是社区医院的护士,一次因为给邻居老人上门诊而来到小店吃饭。
一见钟情这种事,在刘鹄飞看来原本只存在于电视剧里,没想到让儿子给碰上了。
刘天择和蓝舒相恋的这两年,刘鹄飞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现在,他一边切着葱姜蒜,一边思考着儿子婚礼的事情。
清明小长假就要到了,儿子和蓝舒的婚礼定在了假期的第一天。
为了全心筹备婚礼,他决定店里停业五天。
这事他已经提前两周贴出了告示,还特意告诉了那些常来的环卫工人。
他抬头看了看钟,马上就到环卫工人们来吃早餐的时间了。
门外,已经有熟悉的身影在等待。
2
“老刘,你儿子要结婚了,高兴吧?”刘梦兰端着稀饭问道。
刘鹄飞眉开眼笑:“那必须的!我这辈子没啥大出息,就指望儿子有个好日子过。”
十年交情,让他们之间早已没了顾客与店主的距离。
“瞧你这话说的,你这店开得多好啊,大家伙儿都念着你的好。”刘梦兰说。
这时,环卫站的站长郑铁手也走了进来。
郑铁手,五十出头,身材魁梧,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刘鹄飞连忙招呼:“郑站长来了,吃点什么?”
郑铁手淡淡地回应:“老规矩。”
他扫了一眼墙上的停业告示,面无表情。
刘鹄飞察觉到了什么,主动解释道:“郑站长,那个清明要停业几天,我儿子要结婚,已经提前告知大家了。”
“哦。”郑铁手只应了一声,脸色阴沉,但没说什么。
刘鹄飞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很快被其他的事情分散了注意力。
他忙着招呼其他客人,根本没有留意到郑铁手离开时那意味深长的眼神。
接下来的两周,刘鹄飞全心投入到儿子婚礼的准备中。
他四处联系酒席,准备嫁妆,张罗亲戚朋友。
作为父亲,他希望儿子的婚礼能够圆满,哪怕拼尽全力。
他并没有注意到,郑铁手对他的态度越来越冷淡。
原来,郑铁手一直在打环卫工人补贴的主意。
他私吞了一部分本应发放给工人的餐费补贴,而刘鹄飞免费提供的餐饮正好成了他的掩护。
现在刘鹄飞要停业五天,无意中打乱了他的计划。
更糟糕的是,上级部门最近正在排查资金使用情况,这让郑铁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最终,他想出了一个毒计——以口头协议为由,起诉刘鹄飞违约,索要高额赔偿。
这样一来,不仅能转移上级对他的调查视线,还可以敲诈一笔钱财。
这一切阴谋,善良的刘鹄飞浑然不觉。
他只是专注于儿子婚礼的筹备,期待着家族中的这一喜事。
3
清明节的第一天,天空湛蓝如洗。
刘鹄飞穿上了人生中的第一套西装,站在酒店门口迎接宾客。
身旁的妻子张秀芳,素日里大大咧咧的性格,今天也变得温婉动人。
刘天择和蓝舒的婚礼在酒店的小型宴会厅举行,虽然不算奢华,但温馨而充满爱意。
新郎刘天择一身笔挺的黑色西装,新娘蓝舒穿着洁白的婚纱,两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婚礼进行到一半,刘鹄飞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刘老板,有您的快递,需要签收一下。”电话那头说道。
刘鹄飞有些疑惑,但还是走出宴会厅,来到酒店大堂。
等待他的不是快递员,而是一份法院传票。
他打开信封,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环卫站以“违反口头协议,造成员工餐饮困难”为由,将他告上了法庭,索赔三万元。
这犹如晴天霹雳,将他的喜悦瞬间击得粉碎。
一时间,他站在那里,如同雕塑一般动弹不得。
“爸,怎么了?”刘天择看到父亲久未归来,出来寻找。
刘鹄飞强挤出一丝笑容:“没事,你忙你的去。”
他不想在儿子的大喜日子里,让任何事情破坏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但是,聪明的刘天择已经看出了父亲的异常。
他坚持要看那份文件,当看到传票内容时,他的眼中燃起了怒火。
“这太荒谬了!我们做好事十年,从来没有任何协议,现在却被告上法庭?”
刘鹄飞叹了口气:“人在做,天在看。我问心无愧就好。”
但是,这件事很快便在婚礼宾客中传开了。
有人愤愤不平,有人唏嘘不已,更多的是对刘鹄飞的同情。
刘梦兰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到了婚礼现场。
她气得浑身发抖:“老刘,这事绝对是郑铁手搞的鬼!他早就对咱们的餐费补贴动了心思,这次是想借机栽赃你!”
刘天择和蓝舒的婚礼,就这样在一片混乱中勉强完成。
婚礼结束后,刘鹄飞一家人坐在家中,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陷入了沉思。
“爸,我明天就去找律师。这事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刘天择坚定地说。
刘鹄飞摇摇头:“算了吧,官司打起来费钱费力,咱们小本经营,也经不起折腾。”
“不行!”刘天择拍案而起,“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这是在污蔑我们,污蔑您十年来的善举!”
蓝舒也帮腔道:“爸,天择说得对。善良不应该被这样对待。”
看着儿子和儿媳妇坚定的眼神,刘鹄飞的心被深深触动。
也许,是时候站出来为自己的善良辩护了。
4
第二天,一条新闻在当地媒体和社交网络上迅速传播:
“爱心小店主十年免费为环卫工提供餐饮,因儿子结婚停业五天遭索赔”。
这则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网络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支持刘鹄飞。
有网友评论:“做好事还要被告,这世道怎么了?”
还有人说:“环卫站这是蛮不讲理,给好心人泼脏水!”
更有甚者,直接将矛头指向了郑铁手,质疑他的动机和行为。
舆论的力量果然强大,很快,环卫工人们也坐不住了。
在刘梦兰的带领下,十几名曾经受惠于刘鹄飞的环卫工人集体请假,准备到法院作证。
“我们要说实话,刘老板这些年对我们的好,天地可鉴!”一位年长的环卫工人说道。
郑铁手显然也预料到了这一点。
他开始暗中施压,威胁那些打算作证的环卫工人。
“谁敢去法院胡说八道,别怪我不客气!”他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警告道。
刘梦兰不畏强权,私下里收集了郑铁手贪污的证据,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公开。
但这个举动被郑铁手的眼线发现了。
一天晚上,当刘梦兰独自回家时,两个蒙面男子拦住了她的去路。
“识相的就把证据交出来,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其中一人威胁道。
刘梦兰吓得浑身发抖,但她并没有屈服。
“你们别以为可以吓唬我!真理是站在好人这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