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职场竞争有多残酷!

985硕士毕业的华为程序员,被裁员后,居然干起环卫工!

“兄弟们,我开起了地狱级、史诗级难度的副本,我失业了,我现在的标签是大龄、北漂、失业、程序员,属于是debuff叠满了……”

这是最近抖音上突然冒火的“爱哭的老张”,给自己目前处境的定义。

他原本拿着高薪,在华为做程序员,如今人到中年,不幸成为被裁的一员。

在经历再就业失败后,为了贴补家用,他选择了月薪3000元的环卫工作。



现实中,还有很多像老张这样高开低走的高学历人群,都挤入了一线赛道。

这是市场筛选的结果,也正映射着当下环境的一种走向。



老张,典型的小镇青年,十年寒窗,终于拿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走出小镇,成功在北京落脚,成为华为的一名程序员。

完成地域迁徙,学历晋级,老张觉得生活开始向好迈进。

但命运却给老张当头一棒,在合同到期的40天前,他被裁了。

听到这个消息时,老张有一瞬,眼前一片漆黑,大脑直接宕机。回过神后,才明白,自己真的失业了。

活成“三明治”的中年人,最怕的就是失业。

每月5000元的房租,3000元的社保,还有一家老小的吃穿,只要一睁眼,老张就有种莫名的无力感。



中年危机,在此刻具象化了。

原以为靠着在大厂的工作经历,老张能够快速找到下一份工作解决燃眉之急。

但是在历经一次次的面试失败后,老张才知道现实有多残酷,工作有多难找。

无奈下,他开始跟风,学习拍摄短视频,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而这些经历并未掀起轩然大波,仍旧改变不了拮据的生活现状。

现实的残酷、生活的压力,最终,老张决定先找一份能糊口的工作缓解燃眉之急。

穿上橘红色的环卫衣,他成了一名环卫工。

从此开始了697模式,即早上6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7天,全年无休,比起996更辛苦。

每天早上6点老张到达小区垃 圾站,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首先他将每一份丢入垃 圾桶的扒拉开,看垃 圾是否符合分类的要求,如果有投错的垃 圾,就要捡出来,丢入相应的垃 圾桶。

他必须保证在垃 圾车来之前,将所有垃 圾准确无误的分好类。



忙碌完这些后,老张又投入到另一项工作中,清扫楼道卫生。

他负责五六栋楼,几十个单元的卫生,每一层都要打扫的一尘不染。

就这样一直干到11点,回家匆忙吃个饭,等到下午1点再次开启忙碌状态。

继续清理未完成的楼道卫生,基本上每天下午3、4点老张就可以完成清扫工作。

接下来就可以休息一两个小时。到了晚上6点,天微微黑的时候,老张又开始了垃 圾分类和倾倒。



这就是老张“重生为环卫工”的充实一天。

老张的命运轨迹让多少人觉得惋惜,硕士毕业,最后沦为扫马路的。

虽然工作没有贵贱之分,但是老张的真实写照,或许正折射着大环境下一部分人的缩影。



现实生活中,像老张这样高学历做体力工作的人,比比皆是。

小刘曾是武汉大学的机械系高材生,如今在环卫岗上已经干了4年了。

刚毕业那会儿,小刘跟其他人一样,想着如何能够应聘到高薪企业,甚至规划好了自己的事业路线。

就这样,一步步地面试、筛选,他顺利进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单位。

但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小刘却越来越迷茫,越来越焦虑,每天干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老板交代的工作经常不能按时完成,而且随着新进员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迫于压力,小刘辞了职,回到老家,当起了环卫工人。



其实,这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

不久前,清华大学硕士佟洁琼,进入山东蓝翔技校学习烹饪,在网上也引起不小的轰动。

佟洁琼本科在加拿大学的金融专业,回国考取了清华大学国际工程与项目管理硕士。

她在清华担任着可持续发展推广项目,并被邀请加入国际组织,成为气候适应咨询顾问。

比起普通大学毕业生,佟洁琼已然走在了多数人的前端,妥妥的人生赢家。

但也未能逃过市场的筛选,去年机构重组,佟洁琼成了被裁人员。

在无数质疑声中,佟洁琼选择了做一名厨子。



她没有给自己人生设限,而是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探索未知领域。

随着经济压力的冲击和市场环境的改变,现在能找到一份专业匹配的工作,变得越来越难。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近7万余人硕士毕业,干起了外卖员,有近三分之一的985、211毕业生都挤入了一线这个赛道。



曾经,文凭是跨越阶层的一纸通行证。

985、211就是门面,再加上硕士学历,那就妥妥地赢在了起跑线上,等不到毕业,就开始有各大外企、央企抛来橄榄枝。

如今,即便拥有这些身份,也未必就赢了。

近几年市场环境的各种卷,市场上诸多研究生毕业后,还在为生计发愁,只能选择向下兼容。



可是,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向下兼容也变得越来越难。

这两年人工智能突然崛起,越来越多的一线工作被机器人代替,如收银员、滴滴司机、外卖小哥、快递员、保洁员等。

这个时代变化的速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十年寒窗苦读,最终却被时代抛弃、被机器代替。

当“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我们普通人头上,堪称灭顶之灾。

许多人走入人生的至暗时刻,甚至想不开,走向绝路。

但老张、小刘和佟洁琼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的巨浪袭来,如果无法逆流而上,顺势而下,暂时的躺平也不错。

如今,老张还在环卫工人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干着。

但他还开辟了一个新赛道,在短视频平台做博主,记录自己从码农化身环卫工,忙忙碌碌的一天。



未来,老张是继续在环卫工人这个岗位继续做下去,还是会重新找一份程序员的工作,或者还有机会成为网红。

或许,他自己都不知道。

但面对生活的急转弯,不等不靠,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塌下身子努力活着,老张就已经赢了许多人。

大环境不好的时候,能“苟住”的人,也是英雄。作为个体,我们只能在不稳定的命运中寻找最稳定的自我。

加油,每一个“老张”的未来,都能越来越好!

参考文章:

科学网《清华硕士毕业去学炒菜?当事人:人生不妨“颠”一点》

学海杂志《985、211毕业变环卫工,7万硕士送外卖,3类高材生正在被社会淘汰》

宽窄财经《985硕士失业,转行做环卫工人,早6晚9月薪3000》

作者:星苒之冉

编辑:柳叶叨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