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单位苦熬八年,前不久终于被提拔为部门副职,给单位林主任送礼被拒收,心里惴惴不安。林主任是嫌我送的少,还是对我不放心?

正处级舅舅已经退休了,不久前路过我单位上来喝杯茶,我就把我的纠结心事给他说了。正好提拔我的领导进来安排工作,舅舅见到领导愣住了。

等领导走了,舅舅对我说,我看你们这位领导的面相和说话办事的风格,我觉得他将来可能是你的贵人,你一定好好追随。

我问舅舅为什么我感谢他的提拔之恩,他不收我的礼物呢?舅舅说,在领导眼里,只有两种下属,感恩的和不感恩的。他可以不收,但你不能不送。你送礼就是一种表态,让他知道你是知恩图报的人就达到目的了。

他不收你的礼,并不是嫌弃你或讨厌你,可能有几点原因:第一,有的领导自律从严,从来不收礼,追求心态坦然。第二,有的领导不收礼可能是觉得性价比不高,与其收点小礼被你拿捏还不如不收。第三,有的领导不收礼是因为事情难办,干脆不收礼也不办事。第四,有的领导不是不收礼,而是看送礼的人放心不放心,等等。

舅舅说,我看你的领导是一个有追求的人,他的目标高远,不会在乎你一时一地的感谢或小恩小惠的送礼,他不收礼是不想破坏了你们之间的工作关系,他希望你能保持工作关系,更好地为他工作。所以,对待这种领导,你送礼只是一种表态,他收不收是他的事儿,你下一步要做出业绩,助力他实现他的事业,这就是最好的报答。

舅舅告诫我,在职场底层混的时候,不要迷信送礼这一套!因为底层人员比较穷,把钱看得很重,送礼如同割肉,办不成事儿就报复,对领导来说这些礼就是炸弹。但底层人员会把送礼当成“烧香”一样,天真地认为只要礼金到位就能办事,这本质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更是一种“以小博大”的扭曲心态。

行走职场,你要结交贵人并让贵人提携你,首先你自己先得有价值,这种价值还必须是领导认可的价值。比如,领导缺水,你有水,那就有价值,你有黄金也没用。领导认可的价值往往是跟他互补的价值。比如,比你高三个段位的领导什么都不缺,他缺的东西你也给不了,但他需要你忠心耿耿办事,那么,你就踏踏实实干好他交办的事情就好了。

送礼不是一种交易,而是一种“催化剂”。你以为砸一笔就OK了,现在的领导都不敢做这种交易了。所以,你有价值,领导欣赏你,愿意给你机会。你得到提携后表示感恩,如同烧到95度的水,送礼就是最后的5度,让彼此的关系升华。如果你单纯想靠送礼把水烧到100度,思路就走偏了,也是比较危险的,遇到贪婪的领导也可能出现树倒猢狲散的结局。

舅舅说,你这位领导当前的状态是追求马斯洛的最高需求——实现自我价值。对于这种高追求的领导,你想走到他的心里,越是刻意接近越不容易产生化学反应,有时候别把他当回事儿,率真一些,反而更容易拉近距离。

记得作家史铁生(代表作《我与地坛》)写过一个故事,他瘫痪后坐轮椅,家人都刻意回避“跑、跳”等运动性词汇,所有朋友也不敢在他面前提游玩的事情。只有作家余华(代表作《活着》)推着轮椅带他去踢足球,还让他当守门员。

史铁生写道,别人都小心谨慎地把我当残疾人,只有余华把我当人(踢球),又不把我当人(当守门员)。余华懂我,我跟余华结成一生的挚友。

舅舅继续教导我与领导的相处之道:把大领导看小一点,把小领导看大一点。小领导在乎面子,你就把职务喊得高一些,大领导高高在上,你就把他当凡人相处,不亢不卑,反而更容易拉近距离。你越是小心翼翼、谨小慎微,就容易被他看不起,懒得搭理你!

舅舅说,领导喜欢得力干将的本质是“投射满足”,按照“影子人格”心理学理论,领导青睐一位下属,实则是看他身上存在他内心深处未被活出的自己。结交领导并把他“培养”成你的贵人,比较扎实的路径是让自己更像领导年轻时的样子!

你这位领导是能打的人,肯吃苦、韧劲强、有野心,你就要模仿他的风格,学习他的思路,练习他的方法论,让他把你当成他的徒弟,他就可能持续培养你,以便将来把他的事业传承给你。这才是你与贵人相处的最高境界!(注:本文以第一人称为切入点写职场故事,引出一些思考,请勿对号入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