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书之中,对武将实力的最高认可莫过于“万人敌”的称号。

在那个只有冷兵器的时代,想要达成“万人敌”难如登天,理论上来说,应该没有人能够以一敌万,除非是机器人。

能被称为“万人敌”的武将,虽然不一定能以一敌万,但是肯定不是一般人……



关羽、张飞成名战

刘备的二弟、三弟都被称为万人敌,这可不是他们的自吹自擂,也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传说化形象,这是在《三国志》里有过明确记载的。

而且这话也不是出自蜀国人之口,而是出自他们的敌人,也就是魏国名臣口中,而且还不只有一个人说了这样的话。



在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占领了荆州,当时的刘备只是依附于刘表的小人物,根本无法抵挡曹操的大军。

为了活命,刘备只能暂避锋芒,向南逃去。

曹操觉得不着急去追,但程昱却给他提了醒,让曹操赶紧派出军队去追。



程昱对曹操说:“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

程昱觉得,刘备向来被人尊敬,而他身边的关羽、张飞又非同一般,孙权很有可能会帮着他们抵御魏军。

如果放任刘备南逃,他们两家就很有可能联手,到时候再想抓住他们可就难了。



不光是程昱,郭嘉也曾说过“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通过语境我们可以猜测,这是郭嘉在和曹操谈论刘备时说的话。

而曹操另一位谋士傅干也曾说过:“张飞、关羽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



总之,关羽和张飞的万人敌之名是有很多人认证的,但是光有这些人的话,恐怕难以服众,他们俩也得有拿出手的战绩,才能让自己“万人敌”的名号坐实。

在小说里的关羽是“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但是在正史上关羽并没有这么英勇。



罗贯中写的是小说,不是史书,他得写点有意思的事来强化关羽,这样人们会更喜欢看。

历史上杀华雄的人不是关羽,而是孙策。

杀了颜良的人倒是关羽,但是文丑是不是他杀的还有疑问,因为史书里面没写。

关羽在白马渡万军之中成功斩杀颜良,成就“万人敌”之名。



而张飞的经典战斗,则是在长坂坡之战中“据水断桥”。

演义中的张飞站在河对岸吼了一嗓子,把河上的桥给震断了,河水也被他震得倒流,曹军之中还有几个人被他这一声怒吼给吓死了

这种描写不免有些夸张,但这是在小说里,倒也能理解。



历史上的张飞可没有如此神力,当时刘备抛妻弃子,留下张飞断后,注意,这里并没有赵云的“七进七出救阿斗”,至于为什么我们后边会详细提到。

总之,当时刘备就给张飞留下了二十个人,可曹军几万人,张飞虽然让人把桥拆了,但是曹军想要过河也并不是难事。



张飞一个人守在河边,让那二十个军士骑着马再装作有埋伏的样子。

曹军见只有一个人站在河边挑衅,心生疑惑,竟无一人敢上前。

就这样,张飞成功阻挡了数万曹军的步伐,让刘备成功逃脱,这便是“据水断桥”之战,张飞凭借此战可称“万人敌”。



七进七出

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在曹操大军中七进七出,这才把阿斗救回来。

赵云救阿斗这件事确实存在,但是他并没有在曹军面前那么嚣张,毕竟赵云抱着孩子还能奋力拼杀,想想这也不可能。

但如果没有孩子呢?真的有人能做到单枪匹马在万军之中来去自如吗?



三国时期的第三位万人敌是来自魏国的文鸯。

文鸯是文钦的儿子,也是一位大魏忠良。司马氏篡权之后,效忠于魏国的封疆大吏们联合起来,准备驱逐司马氏,而文鸯的父亲正是其中之一。

当时掌管兵权的人是司马师,虽然司马师刚做了个手术,但还是选择了带伤出战。



司马师眼睛上长了个东西,医生给他拿掉了,但是伤势还是比较影响他的动作。

他认为这并无大碍,于是便带着大军前往了战场,可是他们还没有安顿好的时候,文鸯便带着军队杀了过来。

当时还是个晚上,司马师从梦中惊醒,眼珠掉了出来,疼得司马师咬被子。



但是为了战争的胜利,司马师还是强忍着疼痛,下令反击。

而文鸯那边,闯进司马氏大营闹腾了一番,很快便逃走了。

在司马师的指挥下,司马班带着八千骑兵追杀文鸯,文鸯命令士兵保护着父亲撤离,而自己则是回头冲进了敌阵中。



文鸯面对的可是八千精锐骑兵,他冲进敌阵,斩杀数百个敌人,然后又冲出敌阵,来这么一次就很不容易了,文鸯一下子冲了六七次,把司马氏数千精锐骑兵吓得不敢再追。

这便是正史中记载的“七进七出”。文鸯也凭借此战被称为“万人敌”。



一人挡万军

这第四位“万人敌”,也是来自魏国的人,虽然他出场的时间不多,但是他的勇猛却是家喻户晓。

如果没有他,“三国”压根就不会出现,此人便是拼命将曹操救出宛城的典韦。

曹操称典韦为“古之恶来”,不是没有道理的。



“恶来”是商纣王的大将,传说他力大无穷,能跟老虎肉搏,还能跟棕熊摔跤。

典韦同样并非一般的战将,他更多的时候是跟在曹操身边,当曹操的贴身护卫。

这不仅说明曹操非常信任典韦,也能够说明典韦的实力非常强,担得起这个重任。



而典韦一生之中的高光时刻,也就是出现在保护曹操的时候。曹操带兵进攻宛城张绣,张绣抵挡不住,只好投降。

可是张绣心里一直不服气,他趁着曹操与他的婶婶交流感情时,出兵突袭曹操,曹操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只能仓皇逃窜。



此时张绣的军队已经来到了曹军营门之前,典韦带着身边的一个亲卫挡住营门,张绣的大军根本过不来。

曹操趁机逃走,典韦留下来殿后,为了给曹操争取足够的时间,典韦死死守住大门,谁来谁死,一直到典韦力竭而死,众人依然胆战心惊,不敢上前。



如果没有典韦如天神下凡一般,曹操是绝对逃不过此劫的,而曹操在宛城丢了典韦,丢了长子,还丢了侄子。

这也使得魏国后继无人,被迫传位于不听话的曹丕,从而导致司马懿被重用,最后被司马家族捡了大便宜。



宛城一战极为惨烈,典韦虽然牺牲在了这里,但是他也完美完成了任务,成功挡住了张绣不计其数的大军,因此典韦也被称为“万人敌”。

这四位“万人敌”都是公认的高手,他们的实力有目共睹,每个人都有成名之战来证明自己,当时应该也没有人会怀疑他们的实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