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陕西网友发帖称,大学老师:开始进退两难的困境。
西部某所大学,由于建新校区欠了债,再加上招生不好,突然就没钱了,现在只给老师发放百分之六十的工资。这两年,老师们就处于坐吃山空的窘境;大学老师的这种情况,非常类似于上个世纪末期面临国企改革的工人,面对转型,显得不知所措,工厂企业发放一点点工资,辞职吧,舍不得,不辞职吧,又吃不饱。而这种进退两难的困境,现在大学老师也开始经历了。
想想,这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哪有什么“铁饭碗”,大学老师们只能未雨绸缪,或者有能力跳槽,或者有能力转行,如果还只是满足于在课堂念几句课件,在书房写几篇论文,那么学校真的关门大吉的时候,到时候哭都来不及。因此,各位大学老师,且行且准备撤吧。
- 此帖一发,迅速引发网友围观和热议。
我们来看看部分网友的“感慨万千”:
盲目扩招的结果。未来生育率下降逐步影响到小学中学大学,15年后大学要关门一大批。
私立学校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该退出历史舞台了!慢慢的!慢慢的!就退出了!三年前我就这样说,我一这样说,立即就有大量私立学校老师攻击我!
除非是职业学院或民办院校,不然现阶段公办二本院校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各高校为了拼国家基金,为了迎教育部评估,为了获取硕士生招生资格,为了高校改名,最终为了领导上升,拼命引进教师,五年不到高校老师数量翻倍增长,然后扩建校区。高校能有多少钱?
现在很多学生因为大学毕业。都没有工作所以想着上大学没用。加上学费太高。再没有人想去上大学,大学毕业后也找不到工作。不如不上。
民办大学是利用公办不足而利用民间资本创办的以盈利为目的大学,而办学质量远达不到公办大学。而学费远高出学生承受能。今后5~20年是民办大学关闭的高潮!
坐标东部,近几年发展势头还比较好的一所普通高校,这几年二级学院的院长最头疼的事就是怎么弄钱给老师发绩效。学校已经把财政权下放到二级学院了,反正一共就这些钱,你们院长书记看着发吧,够不够的那不关学校的事。
大学倒闭潮前,一定是先绩效改革,然后温水煮青蛙,再然后就是下岗潮。
- 不可否认,越来越多的民办大学开始招不到学生甚至负债经营,教育系统的铁饭碗被打破,教师“裁员潮”率先在民办大学开始,民办大学的“寒冬”或真的来了。
2024年11月29日,“4.2亿元出售邢台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化解债务”的消息甚嚣尘上,无数人感慨全国第二大民办高等教育集团希教国际的日子也不好过?
众人感慨的同时,揭开了民办大学当下经营困难重重、举步维艰的现状,“无人报考,卖校还债”在未来或许会成为常态。
2002年开始,是我国民办大学发展的分水岭,这一年,我国发布了《中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大力鼓励创办民办教育,民办大学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从此广大考生告别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
随着人口红利期的来临,加上国家鼓励民办大学的筹办,过去的20年是我国民办高校快速发展的20年,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截至2023年,2023年,我国民办高校共有789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比例26%;本专科在校生将近1000万人,占全国本专科比重26%。
无论是从高校数量,还是学生数量,民办大学都是我国高等教育里非常重要的存在,民办大学凭借同样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优势,一度打破了公立大学的垄断,也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然而,近几年民办大学生存空间越来越艰难。高校停办被变卖已不算新鲜事,仅在2021年就有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技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医学院等9所民办高校停止办学。
当然,核心问题很直接,随着出生率下降,以及公办大学扩大生源,导致民办学校招生困难,自然就没钱了。
不可预见,民办大学的未来受到众多因素影响,生存环境只会越来越艰难,如果学校自身在这场大变革之下,仍旧不能意识到风险,还要继续扩张,或不能提升教学质量和治理水平,在不久的将来将,“倒闭潮”的来临在所难免的。而这些大学老师的就业,也将遭受挫折。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