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序无如春最好

一春最好是清明”

又是一年清明到

小编这里有

清明有趣的“冷知识”

快来一起来了解

你知道吗 清明节融合了三个节

清明最初只是一个节气名称

早在汉代以前就有了

直到唐代,才慢慢演变成节日

如今的清明节

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

三者融合而来

节气兼节日的日子

在演变过程中

清明节完美融合了不同风俗

祭扫寒食节的风俗

祓禊(fú xì)是上巳节的风俗

(人们到水边沐浴,洗去一年的晦气)

唐代诗人王维

在《寒食城东即事》写道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从唐代开始,祓禊演变为春游踏青

祭扫纳入国家礼制

逐渐融入了清明

古人过清明花样真真多

除了祭祖、踏青、赏春

古人过清明的活动还有很多

不妨来瞧瞧

荡秋千

在汉代,秋千就已出现

到了唐宋,荡秋千

成为清明节不可或缺的娱乐项目

宋代还出现了一种“水秋千”

古籍《东京梦华录》对其有记载

放风筝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自古,人们就有在清明放风筝的传统

起初,风筝被称为“纸鸢”“风鸢”

用于传递军事情报

后来才变成大众喜爱的娱乐项目

据说,风筝飞得越高,心愿飞得越远

拔河

在古代,拔河是清明时节的

重要活动之一

春秋时期,拔河叫“施钩”或“牵钩”

主要用于士兵的力量训练

唐代开始叫“拔河”

拔河也逐渐成为清明风俗的一部分

唐玄宗还曾在清明节组织过“千人拔河”

清明节古诗

介绍了这么多清明节的内容

再来让我们看看

古人创作的诗










清明时节

系柳条,予故人

寄遥思,叙今朝

缅怀往昔

更懂珍视眼前时光

烟雨朦胧中漫步
细品生命之绵长

静享春意之清新
待云开雾散时

天边正升起一弯七彩长虹

爱这拂面暖风、润物细雨
惜此刻手中事、眼前人
在这万物复苏的春日里
举目向前望——

看燕雀枝头鸣

赏风起梨花落

且邀亲友同游

共赴这场春的盛宴

来源: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网等

编辑:河南省新市民文化交流中心 梁永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