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水增多,湿气渐重,加上春季肝气旺盛,很多人会出现胃口差、腹胀、大便黏腻、情绪烦躁等问题;同时肝郁化火,还会引发口干、失眠、易怒等情况。
中医认为,此时清明养生重点在于“调肝健脾、行气化湿”。只有肝气舒畅、脾胃健运,湿气才能顺利排出,身体才能轻盈舒畅。
今天,邀请到宏韵中医施旭光主任,来教大家如何正确在这个节气进行调理。需要的人点赞 转发 推荐。
01
清明饮食:健脾化湿、醒脾开胃
清明湿气重,饮食上宜选择清淡、易消化、能助运化的食物。
1、脾虚湿重的人——多吃山药、莲子、芡实、小米等健脾食材;
2、容易腹胀、食欲不振的人——适合陈皮、砂仁、白蔻等化湿之品;
3、肝火偏旺、易烦躁的人——可适当吃荠菜、芹菜、菠菜等清肝蔬菜。
4、要避免肥甘厚腻、生冷寒凉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冰镇饮料、甜腻糕点等,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助长湿浊。
02
3碗汤,1杯茶,助你轻松过清明
一、茯苓山药排骨汤:茯苓15g、山药30g、排骨300g、生姜3片
茯苓健脾渗湿,山药补脾益肺,搭配排骨温补而不腻。
这碗汤适合脾虚湿重、容易疲劳的人,能温和祛湿,增强脾胃功能。
二、陈皮薏米老鸭汤:陈皮6g、薏米30g、老鸭半只、冬瓜200g
陈皮理气健脾,薏米利水渗湿,老鸭滋阴不燥。
清明湿气重,这碗汤能化解体内积滞的湿浊,适合口苦、舌苔厚腻的人群。
三、茵陈赤小豆鲫鱼汤:茵陈10g、赤小豆30g、鲫鱼1条、白萝卜100g
茵陈清肝利湿,赤小豆健脾祛湿,鲫鱼温和滋补。
肝火旺、湿气重的人喝这碗汤,既能疏肝,又能利湿,让身体更清爽。
四、玫瑰佛手茶:玫瑰花5朵、佛手片3g、陈皮3g、冰糖适量
玫瑰花疏肝解郁,佛手理气和中。
春季情绪易波动、胸胁胀闷的人,常喝这杯茶能让肝气顺畅,心情更舒畅。
03
清明时节,旧病易复,如何干预?
清明湿气重,一些慢性病如关节炎、湿疹、过敏性鼻炎、慢性胃炎等容易复发。这类人群要特别注意:
- 关节疼痛、风湿病:忌吃海鲜、竹笋、糯米等发物,以免加重湿邪。
- 皮肤湿疹、过敏:忌辛辣、羊肉、韭菜等温热之品,以防湿热蕴结。
- 脾胃虚弱、易腹泻:远离生冷瓜果、油腻难化食物,防止湿困脾胃。
施旭光主任在门诊,也常遇到清明前后就腹胀、大便黏滞,舌苔白厚的患者。每都是以肝郁脾虚、湿浊内阻为辨证。
于是用柴胡疏肝散合平胃散加减,配合饮食调理,症状明显改善。中医调理原则在于疏肝健脾、化湿和胃,让气机通畅,湿浊自消。
清明养生,顺应天时,调肝健脾、行气化湿,才能让身体轻盈健康。试试这3碗汤、1杯茶,助你平稳度过雨季,湿气、肝火全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