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梦
编辑|李梓新
从6月底中考成绩出来,到填报志愿,到最终出录取结果,我们的心也像坐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的,终于靴子落地,也松了一口气。
7月9日中午出成绩的时候,我们正在厦门旅游,鼓浪屿的一家餐厅里吃午餐。佳宝一直犹豫着不想查,我已经做好了成绩退步1000名的思想准备了,一模3500,二模4500,中考再怎么样5500名也能兜住了吧,结果成绩一出来622,区排7100。其中数学、物理都跟平时差不多,86和63,正常发挥,语文94,不错;英语97,不错,道法掉链子了,只有63,历史和化学都满分。
这个时候刚好又停电,餐厅里没有空调。鼓浪屿这一天特别热,估计能有40度以上,我们走出来就觉得晒得要虚脱,我还没说啥,佳宝已经开始哭了,说难受想吐,估计是心情不好加上有点中暑。
回到北京以后打听了一下发现,好多朋友同学都考了640多分,只有一个朋友的孩子比我们少2分,那个比较心、分别心一出来,这个难受劲儿就别提了。佳宝气得把微信都删了,一个多月里不跟任何同学联系。
更糟心的是,我给我老爸打电话,结果他说“这就不错了,正常发挥,我还担心她万一砸了考不上高中呢!”还把我各种训了一顿,说我要求不严啦、生活不规律啦,巴拉巴拉说了半天,我气得哭了好一会儿,又是挫败、又是懊恼,觉得我花了那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又是租房、又是那么多一对一的钱花着,结果就考成这样,太失败了、太挫败了,我不是一个合格成功的妈妈,各种各样的想法跑出来,沮丧了好多天。
在这个沮丧之中,更受打击的是去跑学校的过程,有的自媒体文章写的是,孩子的分数是父母的尊严,还有学校要价和你手里的分之间的关系,等等,都非常贴切,我专门拿出一周的时间,啥也不干,专门去各个高中“跑校”。
不容易动员佳宝一起去,她从分数出来以后一直不开心,每天都闷闷不乐的。我这时可没有心情顾及她的情绪了,因为我也不开心,几个朋友的孩子也是今年中考,他们的成绩都是640多,肯定可以上六小强,一直都觉得自己是很努力很努力的妈妈了,结果她就考成这样,真的蛮受打击的,我一直估计她是可以考到三四千,甚至冲小强的,失望、沮丧、挫败的情绪,比孩子更严重。
跑校
“不好意思,这个分数我们学校不接待,请去附近的其他学校看看吧”。来的第一所学校是J中,一所区重点高中,保安大哥劝退我们的时候,雨一直一直下,我的心也像雨水一样拔凉拔凉,孩子握着伞的手微微颤抖,我赶紧握住她的手说没事,咱们去更适合的学校,她瞥了我一眼,说下一所学校我不进去啊,就在车里等着,我无奈地同意了。
另一所学校YY中学的预估分数比较低,老师倒是很热情,还说可以签约实验班,不过需要跟孩子聊一下。我觉得老师说的高考平均成绩多少、一本率100%的说法很可疑,就想让孩子也来聊一聊,看看她喜不喜欢这个学校的环境。我快步回到停车场,高达40度的天气,她坐在车后座上,脑门上挂着细密的汗珠,她没有看手机,因为微信删了,口罩耷拉在下巴上,眼镜也歪歪扭扭的,无聊地看着路边叽喳蝉鸣的杨树,眼神茫然。我尽量把声音放轻,不想让她看出我很急躁,后面还有好几所学校要去,时间很紧。“要不要去跟老师聊聊?Y中的成绩还行,去年录取分数是601,可以签实验班。”她毫不犹豫地说“这么低的分什么烂学校,不去!走吧!我要回家!”态度异常坚决,我无奈开车把她送回了家,自己继续后面的行程。
“这个分数一志愿报我们学校的话,分班考试可以加2分;如果再多考1分的话,分班考试就可以加5分。”这时的“1分”,就是一操场300多人。
“这个分数有点悬,您可以报报试试。” “这个分数差不多,回去好好准备开学的分班考。”去保底的几所学校,老师都非常热情,“这个成绩到我们学校肯定可以进实验班,您登记好哈,记得接听我们的电话!”
跑校的过程,就是家长和学校博弈的过程。虽然后面的学校没有去,当我跟佳宝说后面几所学校情况的时候,她也知道了什么叫“分数歧视”。在去人大附航天城校区的时候,没有进校门,有几位老师坐在校门口咨询,有一个男生考了638,数学99,纠结要报这个学校还是报北大附或育英中学,老师听说孩子数学99,眼睛都亮了,“你这个成绩进不了实验班,不过数学成绩这么好,可以跟老师商量商量,我们新建的校区,住宿条件非常好呢!”。男孩儿和他妈妈说回去考虑考虑。我凑上前去问,“老师,我们622,报学校有没有可能?”她用鼻子哼了一声,说“其实没必要浪费一个志愿了,当然你要报我也不反对。”
看着她不屑的样子,忽然回忆起十几年前,我还在某高职院校当招办主任,当时暑假就我们有一组老师也跟现在似的,在图书馆大厅坐一排,接受高考出分以后学生和家长们的咨询。有一个老人家头发全白了,我以为是孩子爷爷,一问才知道是孩子爸爸,老来得子,非常溺爱,高考考了不到200分。是的,你没看错,750分满分得了200分,跟大专的录取分数线还差将一百多分,家长说要交多一点赞助费,还要上本科,就待着不走,希望抓住任何一点可能性。我当时看他的眼神,应该就跟RDF航天城校区老师看我一样吧,就是看那只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的眼神。
我都这么难过了,干嘛还要让孩子也受一茬罪呢?620分和630分,不也就是差两道题,差距真的很小,于是后面我都没有带她,就是自己去了其他的学校。
“一个项目”
最近一次家长会上,我跟孩子道法老师见面,也是他们的年纪组长,一个四十出头的男老师,性情中人,有些理想主义。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孩子考了年级前10,老师说“她是一个很特别的孩子,是少有的,当我讲课外的内容的时候,眼里有光的人。”他说到兴起,站起来跟我比划,“我站在这里,白板是教室的左前方,我在白板上写这个案例,就是某地的小学生在厕所吃零食的一个新闻,佳宝坐在右侧靠边的位置,满眼放光地看着我,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我说“哎呀,昨天孩子回来跟我聊这个新闻了呢!”老师听了更加高兴,“我给孩子们增加课外的内容,就想让大家多练习如何从多角度分析一个社会现象,这个思辩能力是需要练习的,可是好多学生根本不在意,就是佳宝每次都很积极。”
上高中以后,每个老师谈到佳宝,都是赞不绝口,说她做事认真、反应很快、有责任心,是个学霸。我常常在想,初中的时候我管得那么细,孩子总是各种磕磕绊绊的,高中基本不管她了,结果她反而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如果说我做对了什么,我猜就是每天回家以后,吃饭的时候,或者是临睡前,她都会找我聊,什么都聊,同学的八卦,谁跟谁谈恋爱了,谁跟谁分手了,哪个老师休产假了,哪个老师生病住院了,学校空调不好太冷了,食堂的菜贵,咖啡厅的饮料不好喝,网络上当天的热点事件,好朋友家里有什么情况,所有的都跟我聊,我大多数时候就听着,有时提问,她就聊得更起劲。我对学校的了解、对老师的了解以及对孩子学习环境的了解,大多数是通过每天这个聊天获得的。
去年春天的某个周末,我们来了一次特种兵旅行,周五晚上出发,周日半夜回来,去了一趟上海迪士尼,特别是过山车坐爽了,就少有地发了朋友圈。周一晚上回来,她趾高气扬地跟我说,“我跟同学说我去迪斯尼了,小璇(她的好朋友)说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妈妈!你不用上辅导班的吗?不用写作业吗?咱们留了那么多作业!”我听了哈哈大笑,笑完了就很心疼现在的孩子们。家长会上我见过小璇的妈妈也聊过几句,我说孩子们周末如果约出来一起玩儿怎么样,她很坚定地说“不行!她做不完作业的,哪有时间出去玩,而且女孩子出门我也不放心”。小璇平时在家里是不能用手机的,只有假期才能敞开,她并不像妈妈期待的那样每天从早到晚学习,佳宝说她经常看小说到两三点,偶尔把平板拿到手那就更不睡了。佳宝是非常佩服她的,在妈妈的高压下还特别乐观,看待什么事情都很大条,不往心里头去,成绩也还不错。
对比初中的时候,孩子的同学们评价我是“虎妈”。其他学校的教学安排是初二开物理、初三开化学,我们所在的初中是初一把所有的课程都开了,很多同学都有点跟不上,我就在家长群发信息,自己攒了物理和化学辅导班,借用一个朋友的辅导班的教室和老师,开了平时班和考前串讲班。当时效果还挺好的,我记得有几次孩子的期末考试,化学都还考得很不错。
后来才知道,上辅导班大多数是家长的需求,孩子们对于去上课都很不开心,而这种不开心是我带来的,他们都很同情我闺女,说你妈是不是特别卷呀,简直是虎妈。上课的地方在金源对面,开车要二十多分钟将近半小时,有一个老师特别讨厌孩子们迟到,每次孩子如果稍微晚几分钟到的话,她就会揪着批评,虽然她教学水平很高,可是上课的体验并不好,等我知道同学们这么抵触的时候,就停了这件事,又给孩子找了一对一老师,多花了大几万。虎妈的评价是后来孩子才跟我说的,当时没敢跟我说,她说我那时候就跟魔怔了一样,每天不是在找老师,就是在换老师的路上,自以为干了一件好事,给大家把补课费平摊以后降了费用,其实孩子们都不领情。
我在她学校旁边租了房子,尽量让她多睡会儿少在路上花时间,每天想尽办法做菜保证营养,有一次她说想吃带鱼,我炸带鱼的时候不小心,油溅到眼睛里了,疼得够呛,至于烫了手、裂了口之类的事情更是常态。各种给情绪价值,语文、数学、英语、物理考前都请了一对一老师,一千块一小时也眼都不眨地付出去,到考前甚至玄学也上,在朋友圈发了这些,大几百朋友给我点赞祝福。
如果把服务孩子中考当做一个项目的话,就有点像全心全意地努力了大半年,结果最后赔钱了的感觉。如果没有付出那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可能还会好一些,正是因为投入很多,结果不理想,才会更挫败。当然更有可能的是,我自以为的付出很有可能是多余、没有用甚至是起反作用,太在意结果的话,就会紧张,不利于孩子的考前状态。后来孩子说我租房子这件事,就一直给她很大压力的,考前有一阵子她甚至迷上了“谷子”,买了好多明星小卡,就觉得这样解压。
录取
7月11日上午,我带佳宝来到了LGF东校区,学校安排了两场宣讲会,昨天一场,今天一场,指路的老师说昨天人特别多,礼堂里都坐不下,很多人挤在礼堂门口听的。一个能容纳200多人的礼堂里坐了四五十位家长和孩子,大屏循环播放着学校简介和学生成绩的宣传片,音乐声很大。来做宣讲的是校长本人,有点意外,校长讲了大约三四十分钟,就是学校基本情况、师资情况、教研成果、高考成绩等等。
讲完以后,就可以自由参观,有大约七八位老师接受家长和学生的咨询。有一个长得瘦瘦小小的姑娘,“我是640分,在纠LGF实验班还是六小强普通班”,老师说,“当然是报我们的实验班啦,鸡头还是凤尾的问题,这还用考虑吗?”当场就给这个姑娘发了一张实验班的表,两栏,上面基础信息学校留存,下面一栏是学生自己留存。我们挤到一位据说是主任的老师那里“请问预估分数线是多少?”“至少630吧。”我不死心地追问“622能报吗?”老师傲娇地说“你要不还是上周围其他学校看看?”
参观学校校园和展板的时候,佳宝一直一言不发,仔细地看一张高三录取情况一览表。临出门的时候,她说,“我想上LGF,校长说新修了两个食堂,饭特别好。“”你听了半天就听着个食堂啊!””那当然了,吃不好最影响心情了“。”分数还是有差距,可以考虑报一个校额到校,再报一个普通班。“
7月12日上午,下大雨。我反复动员了半天,佳宝才勉为其难地跟我出门,在门口反复认真梳头发,还挑了一条今年新买的格子裙,我说下雨了冷,她没搭理我。这一天上午的目标是JDF,距离校门口老远就有工作人员拦住了,我把车停在距离校门口百米开外,然后走进去。到距离校门还有30米的时候,有保安过来问“是中考咨询的吗?”“我赶紧说‘是的。”“多少分呀,看看成绩单!”我说“622”,保安连连挥手,“回去吧,回去吧,630分以下的我们不接待”。看着其他630分以上的家长被保安放行,我有点沮丧,感觉就像没带够钱买票所以进不了景点,既生没带够钱的气,也生景点门票贵的气。佳宝倒还好,她说“妈妈,你说咱们像不像背着coach去爱马仕店逛的人,人家sales都懒得理。”
7月13日下午,我们开到了RDF航天城校区,没有进校门,有2位老师坐在校门口咨询,有一个男生在咨询,他639,物理100,纠结要报这个学校还是报北大附中或育英中学,老师听说孩子成绩,眼睛都亮了,“你这个成绩进不了实验班,不过物理成绩这么好,可以跟老师商量商量走竞赛路线,我们新建的校区,住宿条件非常好呢!”。男孩儿和他妈妈说回去考虑考虑。我凑上前去问,“老师,我们622,报咱们学校有没有可能?”她用鼻子哼了一声,瞥了一眼我和孩子,说“其实没必要浪费一个志愿了,当然你要报我也不反对。“然后就自顾自打电话,不再搭理我们了。佳宝被老师的态度惹恼了后面再也不肯出来了,我只好自己又跑了十几所高中,把各个学校的情况都打听清楚了,也收到了几所普通高中实验班的offer。
7月15日上午,我正在研究中考招考指南上各个学校的分数,划分档次。电话铃声忽然响起,“喂,你好,是佳同学的家长吗?”“我是。”“请问孩子中考成绩多少?““我心脏噗通噗通地跳了起来,能感觉到自己的声音都在颤抖了,“622。““今天下午5:00点前带着孩子的成绩单到ZGC中学来签约实验班!“好的好的!“”记得把填报志愿的截图打印出来并且签字带来。“老师快速挂断,估计开始给下一位家长打了。佳宝在旁边听到了电话,有点惊讶,“你前两天去的时候,ZGC不是说实验班是625吗?降价这么多!”
我想了想,刚想给另一个也是孩子中考的同学打电话问问情况,电话再次响起,“你好,我是YY中学的老师,请问是佳佳同学的家长吗?”我松了一口气,这是一所保底的学校,我们的分数比学校预估录取分数线要高15分左右。“请问您还考虑来签约我们学校的实验班吗?”“哦,我们考虑考虑哈。”“好的,如果签约的话,就请尽快过来。我们学校今年高考的学生重本线率达到90%以上,教学质量还是相当有保证的。”她的声音急慌慌的,难道招到高分的学生,也是招生老师的KPI吗。
一上午接到了三所学校的签约邀请电话,让我们有一种超市大减价的即视感,原本都高高在上的学校,似乎一下子变得平易近人起来,我和佳宝面面相觑,都感觉很意外,分数还是那个分数,可是感觉上怎么就像是捡了金子似的呢。前几天跑校时候受到的各种冷落委屈难过,似乎都被这区区几个电话治愈了。
电话再次响起,是一位填报志愿很有经验的辅导班老师,这几天我没少给她打电话请她帮忙解决问题,她的声音激动得微微颤抖“各个学校传来最新的消息,跟去年一样,基本都降分了,估计是有好几百因为成绩特别优秀,提前直升和签约的孩子占了排名!佳宝可以大胆冲前3000左右的学校了!”
意外的电话,打乱了我们原来的计划,让我们对冒险一点,冲多几所高分的学校多了一些信心。佳宝原本对我报着志愿填报表毫不在意,现在好像多了一点兴趣,竟然兴致勃勃地开始研究起政策来了,“咦,我们学校不是没有校额到校名额吗?可是这个市统筹的表里有一个名额呢!我要报LGF,这样可以多一次机会。”跟前几天跑校相比,现在好像主动权完全调转过来了,我们拿着教育机构给出的第N版的各学校预估分数线,开始给学校排序。“妈妈,你看我们填志愿,像不像甄嬛传里面选妃的那个桥段?”“你最多是太子选妃,最好看的姑娘都已经被皇帝挑走了。”
孩子爸爸的意见是报离家最近的那所中学,这个学校这些年影响力持续在提升,我说已经把它列为保底校了,你就别管了,果然跟朋友们说得一样,爸爸最多跑校当个司机,其他时间都是打酱油的。
根据跑校的结果、往年各个学校的分数预估线,我们开始填报12个志愿,分了三个层次,5个摸高校,5个正常校,2个保底校。视频号里新东方的老师已经轮班连续直播了5天,每天从早上9点到晚上10点,真卷哪。我前几天功夫没有白费,业务已经熟悉到任何一个海淀区家长的提问,一说多少分,我就知道应该高中低各档次应该报什么学校了,甚至连哪个学校哪个分校区的预估分数线都了解得清清楚楚。
下午5点钟志愿填报系统关门,我计划在中午之前完成填报,再预留几个小时时间,万一有什么变化,还可以修改。去年有个家长,因为搞错了填报系统,630多分的成绩,竟然没有报高中,而报了500分就能录取的5年制贯通班。
北京的中考填报志愿每个学生会发一份《北京考试报》,上面有批次、学校和班型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把学校和班型代码填到考试院的志愿填报系统当中。我先把选好的学校写在纸上,又给几个教育专家朋友和老师咨询了一下,对志愿顺序又做了一点微调。
考640的同学报了SSF分校,学校答应他学籍放分校,人去总校上课;考640的学艺术的同学,清华附中美术班也问题不大。信息叮叮当当地进来,想不看都不行。当我把最后一个保底学校信息敲进去的时候,重重叹了一口气。
在等待录取结果的半个月里,每一个人都装作若无其事,顺其自然的样子,假装对录取结果不care,我忙着在我哥的房子里打扫卫生。我哥在外地工作,房子离ZGC中学很近,如果录取了,就可以在他的房子借住。
7月31日中午12点出成绩,10点钟就陆续有家长在各个群、各个自媒体平台刷屏,说已经可以查询录取结果了。佳宝和同学出去看电影了,我打开北京考试院网站,进入中考录取结果查询页面,熟练地输入身份证号和准考证号,仔细一看,页面显示“国庆实验中学”。我开始还没反应过来,以为是首师附分校,刚觉得还不错,仔细一看,天哪,竟然是它,这个摸高的第二志愿、去年区排3000才能录的学校,7100名的分数竟然录取了!我反复又确认了一下,赶紧告诉孩子和所有的家人。
“高考货币”
高中这两年,佳宝找到了自己学习的节奏,对环境也适应得很好,高一考试得了年级前十,据她自己说是“被学霸”了,初中时一直是中等学生的她,现在被所有老师称为学霸,还很不适应;高二顺利入了团,现在已经开始考虑高考报什么专业、选什么学校,以及差距多少,要怎样努力了。
高二第二学期开学了,又是例行周末的侃大山,佳宝开始看张雪峰的直播,关于专业和学校的选择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一边看直播,一边翻看去年高考报志愿的指南,上面有2023年各个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她选的科目是历史、政治和生物,学校的安排是5月份跟高三一起参加高考的模拟考试,摸一摸他们的水平,给他们上上劲儿。她说,要是能考上浙大就好了。
再过400多天高考,又要到学校开价,学生付款的时候了。现在的每一分努力都是为了高考货币,没有足够的筹码,就付不起好学校的价格。中考时一分一分的筹谋,高考时更是要复杂得多。在这个体制下,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分数,都不可避免地要进入这个错综复杂的市场中接受考验,概莫能外。
或许,孩子们多得的每一分,都是去到理想学校的阶梯,而少得的每一分,都是去到适合TA的学校的路径。今天的孩子们,会因为少考了几分而焦虑,会因为老师的脸色而愤愤不平,是因为他们还很年轻,没有经历过真正无法挽回的事情。而无论是哪个地方的妈妈,最应该给出的,都是无条件的爱和陪伴。
注:“海淀六小强”,是指北京市海淀区高考成绩最好、也是中考分数线最高的六所高中,分别是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十一学校、101中学、北大附中、首师附。中考满分660,六小强的录取分数线都在640以上。
Bio
本故事由短故事学院导师指导完成
4月16号-29号,新一期短故事学院即将开始
点击下方小程序报名
虚构 Fiction
(第一期 3.6-20,之后每月开展)
(English)(每月)
大师工作坊
(中/英 upcoming 2025/07)
(English, upcoming 2025/05)
类型小说
(upcoming 2025/03)
Feminism/Sex in Fiction Writing (English, upcoming 2025/04)
非虚构 Non-Fiction
(每月16-30号)
(English,每月)
(English, Mar- Jun/ 2025)
剧本 ScriptWriting
(首期结课于 2025/01,upcoming 2025/09)
诗歌 Poetry
里所诗歌工作坊(upcoming,2025/05)
(2023)
每日书 Daily Writing Community
(4月)
(4月)
共写班(每月)
自由书写班(每月)
英文班(每季度一次)
线下活动 In-Person Events
写作聚会(北京/上海)不定期举行
在地写作 Writing Retreat
(2017 上海)
出版 Publishing
出版作品 Published works
文学经纪Literature Agency
合作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未读、天津人民出版社、微信读书……
新书阅读New Tit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