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天清地明。
清明时节,大家寄托哀思、缅怀先烈、追忆故人,这不仅是一种慎终追远的传统,更体现了中华民族敦亲睦族、血脉相连的人文情怀,还有那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周而复始的智慧。
“祭,如在”,不在形式,而在心意。近年来,青浦区大力推进节地生态葬,倡导绿色、文明的祭扫方式。今天,就让小青果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尊重生命、文明健康的殡葬文化,以绿色新风守护文化根脉。
杜绝散埋乱葬,守护美丽家园
散埋乱葬是一种未经规划、随意埋葬逝者遗体或骨灰的行为。这种做法不仅随意占用耕地、林地等资源,破坏自然生态,还导致墓地分布无序,影响城乡规划和社会秩序。更严重的是,它会破坏植被,引发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甚至侵占道路、河道等公共设施区域,影响居民生活和基础建设。
杜绝散埋乱葬意义重大。它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守护绿水青山;同时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可用空间。更重要的是,统一规划安葬方式,有助于破除陋习,提升社会文明水平,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自然,就是守护我们的家园;守护生态,就是守护我们的未来。
拥抱节地生态葬,与自然和谐同行
节地生态葬是一种绿色环保、文明健康的殡葬方式,通过节约土地、减少资源消耗,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后代的责任。常见的方式有树葬、花坛葬、草坪葬、壁葬和塔葬,它们都以节约土地、融入自然为核心。
推行节地生态葬不仅减少了传统墓葬对耕地和林地的占用,还能有效保护自然植被,避免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同时,生态葬形式简约环保,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树立了绿色、文明的殡葬新风。生于自然,回归自然,这或许是最美的告别方式。
倡导移风易俗,文明祭扫新风尚
殡葬和祭扫是缅怀先人的重要方式,但传统的铺张浪费、焚烧纸钱、大操大办等陋习,不仅浪费资源,还污染环境。我们要洁简安葬、节俭治丧、文明祭扫,让纪念逝者的方式更加环保与文明。
洁简安葬注重节地生态葬,简洁庄重地送别逝者,让生命回归自然;节俭治丧摒弃豪华排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让治丧更有意义;文明祭扫则用鲜花和植树代替焚烧纸钱,不仅表达哀思,也保护了我们的生态环境。用绿色生态的方式缅怀逝者、传承文化,既是对先人的尊重,也是对自然的珍视。
清明时节,让我们用绿色生态的方式缅怀逝者,用文明新风温暖人心。小青果邀您一起,为青浦的美丽、为自然的和谐,树立生态绿色殡葬新风尚!
记者:朱泽敏
资料:区民政局
编辑:俞静彦
责任编辑:李艳丽(首席)
终审:贾彦秋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