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人执笔为生命撰写终章,将人间离散书写为遗世挽歌,为逝者铭刻人生轨迹,亦为家属照亮思念归途。他们是悼词撰写者,是殡葬司仪,是生命的摆渡人。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两位殡葬行业的服务员、司仪人员,通过细节呈现工作背后的故事,为我们带来不同角度的“生命思考”。
点击视频查看节目回顾
1996年出生的韩悦来自内蒙古,从事殡葬行业已有8年。她在南海区殡仪馆的内勤部、冷库班以及司仪班等岗位工作,负责遗体洗身穿衣以及主持遗体告别会。
“每年我们都有上千场告别会”,韩悦面对镜头微笑地说。
韩悦总是随身携带一支笔,在告别会前随时记录逝者家属的需求和意愿,那些密密麻麻的笔记,满含着对生命终章的深情与温柔。
她认为,在告别会中,让大家了解逝者是什么样的人、做过什么事、有何贡献非常重要。即便逝者是普通人,能养育子女长大成人,也是不普通的表现,这是整个告别会的关键要点。
作为殡葬司仪,需具备强大的抗压能力。告别会上,韩悦要时刻留意家属的表情,适时调整语气和节奏,承接家属的负面情绪,不仅要让逝者安息,更要安慰生者。
她觉得通过言语的力量和现场氛围的烘托,能让亲属不那么悲伤,看到逝者安详的面容,接受亲人去世的事实,殡葬司仪就像是衔接生与死的桥梁。
见证过无数生离死别,韩悦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见解。她也察觉到,如今人们谈论 “生死” 的观念和态度已悄然改变。
在一场告别会上,全场虽称不上欢声笑语,但家属都面带微笑,以轻松活泼的氛围举行追悼会。因为家属觉得孩子去世不应过度伤心,而应让其开开心心、轻轻松松地离开。韩悦感慨,死亡并不可怕,遗忘才是可怕的,爱永远存在。
在倡导移风易俗的社会环境下,殡葬行业逐渐被更多人了解,不少年轻人愿意投身其中,00后张诗雨便是其一。张诗雨原本学的是新闻编辑出版专业,毕业找工作时,本未考虑过殡葬行业,只是在学校招聘会看到南海区殡仪馆招聘应届生,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入行。
没想到,新闻专业的基础和积累让她在撰写悼词和担任司仪时更得心应手。她以前采访过别人,会追问细节并还原,将这些细节融入悼词,让悼词更能还原逝者生平,表达生者对逝者的怀念。她还认为,遗体虽无意识,但并非冰冷,值得用认真的心态和专业的手法去对待,因为逝者的一生必有精彩故事,需要他们去解读。
韩悦和张诗雨都曾幻想过自己的告别会。韩悦希望自己的告别会可可爱爱、粉粉嫩嫩,有自己喜欢的物品,还想要全息影像,让大家能坐着共同诉说她生前的趣事。张诗雨则觉得,作为新一代年轻人,不必畏惧死亡,遗体并非可怕之物,无需过度害怕。活着时要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
有更多精彩视频和直播!
来源:佛山+APP、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吴欣玥、文桥)
编辑:刘子贤
责编:马涛
监审:陈耿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