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碑楷书的笔法丰富多样,既有方笔的刚劲,又有圆笔的圆润。方笔多用折笔,笔锋铺开较多,转折处用顿笔;圆笔则以藏锋为主,笔锋铺开较少,转弯时不停驻。
魏碑楷书的笔画起笔和收笔多以方笔为主,转折处提按明显,笔画峻利,结构内圆外方。魏碑楷书保留了隶书的一些笔法特点,如横画和捺画常伸展到字形边界甚至超出边界,点画峻厚,结体严谨。
魏碑楷书的字形多呈扁方形或略显宽博,结体宽博宏大,体势开张,给人以雄浑豪放之感。在“洛阳时代”,魏碑楷书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左低右高的欹侧之势,点画尤其是撇捺的大开大合,呈现出内紧外松的“斜画紧结”之势。魏碑楷书的结构因势赋形,不受拘束,笔画穿插借让,搭配变幻多端,奇险中见端庄,严谨中显飞动。
魏碑楷书整体风格雄浑豪放,刚健质朴,具有北方民族的豪迈气质。在古朴中又不失典雅,点画富有天趣,结构姿态万千,以壮美见长。魏碑楷书是隶书向楷书过渡的重要阶段,兼具隶书的古朴和楷书的规范,是研究书法演变的重要资料。
魏碑楷书的形成与北魏时期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当时社会动荡,佛教盛行,大量碑刻、墓志铭和摩崖石刻涌现,为魏碑楷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魏碑楷书对唐楷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许多唐代楷书大家如欧阳询、颜真卿等都受到魏碑的影响。
《征人怨》
柳中庸【唐】
《宫词五首·其二》
顾况【唐】
《桃花溪》
张旭【唐】
《早发白帝城》
李白【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
《回乡偶书》
贺知章【唐】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
《月夜》
刘方平【唐】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留言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核实过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