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经过不懈努力的调解,一起涉及辖区东孚街道一幼儿园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得到妥善化解,成为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法院(简称海沧法院)深入开展司法调解、指导人民调解工作,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又一成功实践。

“情况特殊,案件调解难度大,但调解仍是这个案件的最佳解决方案。因此,调解过程中如何处理好这起案件法、理、情三者的关系,是对法官智慧的一个考验。”海沧法院东孚法庭法官介绍,两年前的春天,法庭收到辖区一社区居委会的一纸诉状,诉求该社区居民返还租用的社区旧校舍,但法庭受理后调查发现,这起租赁合同纠纷案案情颇为棘手。

原来,该旧校舍曾是破败不堪、荒废已久的建筑,为该居民维修、加盖、翻新使用,而为盘活这一村集体资产,社区居委会于2003年与其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约定由该居民承租社区旧校舍50年,但到了2023年,社区居委会以原租赁合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租赁合同期限不得超过20年的规定”为由,认为该租赁合同前20年的租期有效、后30年的租期无效,要求承租方承租20年期限届满后返还租用的社区旧校舍——面对这一诉求,双方对原租赁合同的善后处理进行协商但无法达成一致,社区居委会遂诉讼至海沧法院东孚法庭。

法庭在后续调查中发现,案涉纠纷还有一处难点,即该社区居民所承租的该旧校舍已转租给第三人开办幼儿园,且案件受理后,该幼儿园仍有90多名幼儿在读……这也意味着因旧校舍产权归属问题,该幼儿园面临关停风险,园内所有幼儿面临在读安置问题。

为妥善处理好这起租赁合同纠纷案及案涉相关衍生问题,东孚法庭立即在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报告区委政法委及街道等有关部门,并通过区综治中心平台将幼儿安置问题上报区教育局,最终,在区委政法委的牵头下,各相关部门在当年暑假制定分流方案,确保在新学期开学前案涉幼儿园所有在读幼儿均平稳转入周边公立幼儿园,解决了家长们的心头之忧;另一方面,案件开庭前协同街道及相关部门组织当事人开展了十余轮协商,在刚性法律框架中注入柔性治理智慧,并在开庭后持续开展调解工作,争取在妥善解决幼儿安置问题的基础上,加快实现纠纷“案结事了”……

“法律条文与社会现实激烈碰撞,这起看似普通的租赁合同纠纷,是海沧法院深度探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注脚。”海沧法院工作人员说,这起租赁合同纠纷案能得到较为妥善处理,也得益于法院东孚法庭近年来积极助力推进综治中心建设、加快建成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的责任担当和主动作为。

“这是一个物理空间里的解纷共同体。”东孚法庭工作人员介绍,东孚街道综治中心一大主要功能,是组织协调各方调解力量,积极引入各类调解资源,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全方位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聚焦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职责,涵盖纠纷咨询受理、仲裁、监督等功能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

走进东孚街道综治中心,只见海沧法院东孚法庭“诉讼服务窗口”与公安、司法等7个部门窗口并排而立……“这是法庭创新‘三进驻三同步两下沉’模式的生动写照。”工作人员介绍,这个集纠纷受理、法律咨询、立案登记于一体的标准化窗口实行“全天候响应”,其中通过“联合引导机制”,仅在2024年即推动500余件纠纷先行调解,实现让群众“进一扇门,解所有事”。

然而,这离不开法庭专业团队全流程驻守——在这里,一个由“1名法官+1名助理+1名书记员”组成的常驻团队,构建起“法律释明——调解指导——诉调对接”服务链。同时,法官通过现场审核调解协议、同步启动速裁程序,让司法确认周期从“天”缩短至“小时”。

不仅如此,这个窗口还实现了“数字赋能全场景覆盖”——墙上的“人民法院在线服务”二维码,接入最高人民法院案例库的数据专网,同步上线远程调解系统,市民群众在家就能完成“云调解”,“去年的2起重大风险隐患,正是通过数据共享实现早发现、早处置。”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综治中心内还因形成解纷共同体而产生了一套“零成本、高效率”的解纷模式:曾创下一天成功调解50个案件、节约百万元诉讼成本的记录,而这得益于受理端“零时差”流转,即纠纷案件登记后立即启动“调解直通车”,并实现“原告无需缴费、被告不用到场、司法确认裁定书即时生成”;同时,调解端“伴随式”指导,即在“一案一指导”机制下,调解员组织调解、拟定协议时,法官同步审核条款;诉讼端“加速度”通道,即针对调解未果案件,常驻团队将前期积累的争议焦点分析直接转化为庭审提纲,让法庭审理周期缩短23%,这种“调解蓄能、审判释能”的衔接模式实现“既保效率又不失温度”。

而在东孚街道综治中心核心区,一张圆形审判桌颇引人瞩目。这个被广泛赞誉的“句号法庭”,是海沧法院东孚法庭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的智慧结晶:“在这里,争取为每个案件都画上圆满句号。”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圆桌法庭”是纠纷终止之处,截至目前,已有22起调解案在此握手言和、34起速裁案当庭宣判;是基层调解员的“法治课堂”,已有300人次在此参与调解培训、100人在此观摩庭审现场;是基层治理生态迭代升级的见证,这里44%的委托调解率、49.3%的调处成功率以及下降50%的综治中心化解案件执行率,昭示着“街庭联动”向“治理共同体”的质变。

“有纠纷有诉求就找综治中心,已日渐成为人民群众的一种新选择。”海沧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与诉讼、仲裁等方式相比,寻求在综治中心解决矛盾纠纷,往往无需费用且费时较短,有的矛盾纠纷甚至可以当场化解,可大大节省当事人的时间和精力。从东孚法庭妥善化解辖区幼儿园租赁合同纠纷案到推动街道综治中心的协同共治,也彰显出司法的终极价值不仅是定分止争,更在于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将持续探索开展司法调解、人民调解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助推辖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海沧乃至厦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智慧和力量。”(余乃鎏 林佳霖 蒋紫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