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2年7月21日,江苏检察在线报道,渔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巡查的时候发现了一艘可疑的船只,船上的人似乎正在捕捞什么。

工作人员立即上前,并且将船只扣押,查看他们捕捞的东西,是一些水产品,其中以螺蛳和蚬子居多。



经过调查,这伙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在河里捕捞螺蛳了,加上此前的捕捞量,他们已经捕捞了近78吨。

最终,他们因为非法捕捞被罚款判刑。



螺蛳是一种很常见的淡水生物,人们也时常能在烧烤摊上、水产市场上看见它们的踪迹,为什么常见的螺蛳也不能抓呢?

«—【·“吸螺”78吨·】—»

用来捕捞螺蛳的渔船是其中一个陈姓渔民的渔船,但是因为在几年前,他在没有获得许可的情况下开船下河捕捞,被渔政部门发现,并对他们做出了处罚。



自打这之后,这条船就一直闲置着,后来他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无意中得知了一条“生财之道”,有人专门收购螺蛳、蚬子这些水产品,价格公道不限量。

陈姓渔民一听顿时起了心思,螺蛳这东西最是常见,河里有很多,捞螺蛳来卖肯定能赚钱。



但是陈姓渔民手里并没有捞螺蛳的工具,靠自己下河去摸也摸不到多少,于是他就想着买一台专门的机器,“吸螺机”,捕捞的效率一下就上去了。

虽然有了工具,但是陈姓渔民对捕捞螺蛳并不熟悉,他就又额外雇佣了两个工人,准备好一切之后,他就开始下河捕捞螺蛳。



陈姓渔民也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合法,于是都是偷偷进行的,第一次他们一共捕捞到了8吨多的螺蛳、蚬子等水产品。

之后他将这些水产品都卖给了自己的那个朋友,获利2万多元。



陈姓渔民一看自己捕捞的水产品真的有人收,就更加大胆捕捞,此后的一个多月里,他们一共捕捞了近78吨的水产品,获利超过10万元。

然而在他们又一次下河捕捞的时候,就被巡查的渔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发现,水产品也都被扣下。



最终经过鉴定,他们捕捞螺蛳等水产品使用的“吸螺机”属于禁用的渔具,他们非法捕捞的螺蛳等水产品价值超过32万元。

参与捕捞和买卖的4人最终也都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螺蛳不能抓·】—»

螺蛳是一种很常见的淡水生物,种群情况不存在濒危的情况,它们也并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那么为什么不能捕捞呢?

尽管螺蛳不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但仍属于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其捕捞活动有相应的管理规定。



螺蛳是水体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物组成部分,它们主要以水体中的有机碎屑、藻类、浮游生物等为食,对控制藻类生长、调节水质有重要作用。

通过螺蛳的取食活动,可以减少水体富营养化问题,降低蓝藻爆发的风险,维持水体生态的稳定性,因此过度捕捞会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下降,使水质恶化,甚至引发水华现象。



螺蛳在水底爬行觅食的过程中,会吞食水底沉积的有机质,并通过消化系统将其分解为更易被其他生物吸收的养分。

这一过程有助于水体的自净功能,使有机物在水生态系统中得到有效循环,避免有机质大量堆积导致水质恶化。



螺蛳不仅是人类的美食资源,同时也是鱼类、鸟类、甲壳类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许多淡水鱼类,如青鱼、草鱼、鲶鱼等,都会以螺蛳为食。

螺蛳的存在有助于维持食物链的稳定,保证水生生物的多样性,螺蛳资源减少的情况下,可能会让其他一些水生动物面临食物短缺,影响其种群的稳定性。



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未经许可在禁渔区、禁渔期捕捞水生生物,可能面临罚款、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并且人们食用的螺蛳多是人工养殖的,像是生活在野外环境中的螺蛳一般是不能食用的,除了是因为禁渔期和禁渔区的原因之外,野生的螺蛳的生活环境比较复杂,它们身上也可能会携带某些对人们身体健康不利的病菌。



因此野外捕捞的螺蛳并不建议食用。

«——【·螺蛳·】——»

螺蛳,属于软体动物门田螺科,是一种淡水螺类,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分布,尤其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太湖流域等淡水水域较为常见。



螺蛳的生长对水温有较高的要求,适宜的温度范围一般20度以上,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螺蛳的生长速度较快,繁殖力也更强,因此,它们常见于我国南方的温暖水域,而在北方地区则较为稀少。



它的形态特征包括螺旋状的外壳,颜色多为棕色或黑褐色,壳表较光滑,其个体一般较小,壳高约3到5厘米,壳口呈圆形或椭圆形。

因营养丰富且风味独特,螺蛳成为了许多地区的传统美食,如湖南的“嗦螺”、广西的“螺蛳粉”等,都很受食客欢迎。



螺蛳主要生活在淡水环境中,尤其是湖泊、池塘、河流、沼泽、水田等富含有机质的水域。

它们喜欢生活在水草茂盛、泥沙底质较软的地方,并以藻类、微生物、有机碎屑等为食,具有较强的耐污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水体环境。



虽然螺蛳繁殖能力较强,但过度捕捞可能导致资源枯竭,影响其种群数量,螺蛳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过度捕捞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即便是常见的生物,人们也要关注它们的野外生存情况,保护种群资源,不能过度捕捞,这有利于维护整个水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健康。

参考:

江苏检察在线《“吸螺”78吨?得不偿失!》,2022-7-21
澎湃新闻《非法捕捞1678公斤螺蛳,3人被抓!捞一两斤也算违法吗?》,2023-11-12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