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8点,海沧的田女士挺着4个月的孕肚,准时走进位于海沧区人力资源市场二楼的家门口”就业站。她熟练地拿起针线盒,手指翻飞间,一个个成品快速堆叠成小山。


“以前在家躺着刷手机,眼睛干得慌,现在既能赚钱又能带娃,日子充实多了!”中午回家煮饭,下午继续返工,周末还能带侄子来体验手工活。她说小朋友不刷手机,也通过自己的劳动赚点零花钱,十分有意义。

像田女士这样的“灵活打工人”

在海沧“家门口”就业站已有200多位

她们年龄从35岁至65岁不等

既有本市户籍人员,也有来厦务工人员

既有失业人员也有兼职人员


4月3日

全市首个公益性“家门口”就业站

正!式!启!动!

海沧为宝妈、银发族、失业人员等群体

量身定制了一条

“带娃赚钱两不误”的就业新路

海沧:出家门就能进厂门


部分群体需要照顾家庭,但传统工厂‘卡年龄’‘限时间’,他们很难找到合适工作。

海沧区人社局负责人介绍,“家门口”就业站正是瞄准这一痛点,联合工会打造“四维一体”就业扶持场景——就地就近、政策扶持、技能提升、权益保障,让就业困难群体“出家门”就能“进厂门”。


这里不仅提供制伞、拼圣诞盒子、装电池线盒、绑缝蝴蝶结、涂棒球棍等5类零门槛工种,还通过“四不”特色彻底打破就业壁垒:

一是不限年龄。18岁至60岁的劳动者,甚至超过60岁的群体,只要想来就业,“家门口”就业站都欢迎。

二是不限时间。从8时至17时,劳动者都可以到“家门口”就业站工作,既可以全时段在此工作,也可以放下手头工作随时回家。薪酬报酬以计件方式,能者为先,多劳多得。

三是不限学历。“家门口”就业站提供的岗位,实现劳动技能零起点就业,无需技能证书,没有学历门槛,欢迎处于求职过渡期的高校毕业生来此积累就业经验,也欢迎有技能经验的劳动者来此兼职赚钱。

四是不限场所。劳动者可以在现场生产区与大家协同工作,也可以把原材料带回家里自行处置,成品只要品检合格都计入劳动报酬范畴。


现场直击:左手带娃、右手赚钱



在现场的来料加工实训区,曾女士戴着口罩,手中的焊枪不断精准落下。家住渐美村的她每天送完4个孩子上学后,雷打不动来“打卡”。如今,她已是站里的“技术担当”:

中午把材料带回家,陪娃顺手做点手工,孩子写作业我焊锡,各忙各的,踏实!


工作站的缝制区同样热火朝天——银发族们边缝伞边聊家长里短,年轻宝妈们拼着圣诞礼盒交流育儿经。


“以前找工作总被嫌年纪大、没经验,这儿不一样,大家像一家人!”65岁的李阿姨感慨道。


海沧区人社局表示

下一步,将全面落实国家

《关于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的意见》

从三方面发力:

PART.1

政策加码

对接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帮劳动者申领奖补、落实意外伤害险,让政策红利“直达指尖”;

PART.2

技能升级

开设更多免费培训课,从“会做”到“精通”,助力劳动者效率翻倍、收入翻番;

PART.3

复制推广

在就业困难群体集中的街道铺开“家门口”站点,让灵活就业的“星星之火”照亮更多家庭。


“家门口”就业站不只是一处工作站,更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社区加油站”。这里没有996的压力,没有35岁的焦虑,只有指尖翻飞的手工活、此起彼伏的笑声,和一个个为生活努力的身影,诠释着“家门口的幸福”最生动的模样。

就业不用远 幸福在眼前

如果你也有灵活就业需求

工作日8时至17时

直接来海沧“家门口”就业站即可

“点赞”“在看”“转发”

大伙儿互相提个醒~

一审:方锐

二审:王庆平

三审:庄梅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