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文章无任何不良引导,观点仅供参考。

很多人一被问到自己为什么发不了财,出不了名,成不了功。回答往往都是说,因为自己性格不好。诸如自卑、拧巴、不懂人情世故,所以不会「来事」,不会搞「关系」,混「圈子」



这样的回答,我听过很多次,朋友到老了仍一事无成的父亲就曾这么摸着自己的胡须,不无叹息地说道。

确实啊,从一生的维度来说,一个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学校和专业只是「敲门砖(短期)」,认知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是「驱动力(中期)」,性格和格局才是「支撑力(长期)」

性格不好,真的很难发财、出名和成功。

心理学家曾奇峰有句话说得好,任何竞争到最后都是人格层面的竞争,如果没有健康的人格做支撑的话,到最后还是会成为失败者。

那性格好不好由什么决定呢?性格可以改变吗?如何才能让自己拥有好性格?本文就从这3大问题,用4大维度,带大家来深入聊聊,不说从性格层面让大家获得发财、出名和成功的支撑力,至少也能帮助大家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心智成熟的人。

01

先来看第1个问题:性格好不好由什么决定?

估计很多人都会推脱给「原生家庭」,说自己性格不好,是因为原生家庭不好。

原生家庭真的是个好借口,性格真的由原生家庭决定吗?



其实不然,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为什么有些人性格很好?

有一个高赞回答让人醍醐灌顶:那是因为他脑子好。

乍一看好像觉得性格跟脑子,有点八竿子打不着。仔细想想,其实颇有道理,一个人待人和善、情绪稳定,懂人情世故,沉着自信,并不是他天生性格好,而是他对「自我」、对「人性」、对「社会」,有着更清醒和更深刻的认知。

也就是说,他智慧高,因为一个人所有外在的表现,其实都是他内在智慧的外显和外化。

原生家庭当然也有很大的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因为「智商」可能来自父母,但「智慧」不是。

智慧的提升,除了读书还是读书,书是「无限智慧的接口」

所不同的是,在学校里我们读的书是纸质的,出了学校来到社会上,我们读的书不是纸质的,而是「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人情世故」,这要求我们读懂「人性的真相」、看穿「事物的本质」、洞悉「世界的规律」

一个人生来可能很难具有智慧,但当你在学校里好好学习了十几年,又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你要是还没「醒悟开窍」,获得一定的智慧,那绝对不是父母的问题,而是你自己的问题。

所以,30岁之后,除了长得丑,就别再去怪罪什么原生家庭了。

02

再来看第2个问题:性格可以改变吗?尤其是很多人会觉得,小时候是可以改的,但成年之后,性格就无法改变了,真的是这样吗?



可以明确地跟你说,可以改,但非常非常难。

古人的智慧很高,中国人造字很有意思,性格为什么叫“性格”呢?

因为你的脾性、个性,其实是在一个格子里的,为什么性格很难改?因为这个格子本质上也是一个笼子,要挣脱笼子的束缚无疑是很难的。

成年之后,「木笼」更是变成了「铁笼」,更是难上加难。

但古人又说了,性格难以改变,故而需书来养性,事来磨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