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有一位老人在北京医院静静地离开了人世,这位就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女英雄,也是华北剿总的司令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她为北京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新中国成立功不可没的英雄。

但就是这样一位英雄十分低调,在解放战争后,选择低调生活,很少出现在公众场合。最后在2005年病逝,终年83岁。



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还选择如此清贫度过一生,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傅冬菊1924年生于山西,是国民党将领傅作义长女。傅作义虽然终日在军阀混迹,出身于旧军阀部队,但丝毫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对女儿的教育还是十分重视。傅冬菊在上初中时,日军侵犯山西,导致太原沦陷。母亲带着她逃亡西安。

随后,在1941年,又迁往重庆,傅冬菊在假期的时候经常会去新华日报参观,在这里她认识了周恩来总理,周恩来总理每次与她见面都会和她聊一聊革命、理想,在这个地方,傅冬菊与中共结下深厚情谊。



傅冬菊在上学时候就开始参加学生组织,申请加入当时学生创办的:“号角社”这是她参加的第一个组织,之后便对共产党事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傅冬菊18岁考入西南联大,加入青年社团,紧接着入党,从事党地下活动。从西南联大毕业后,傅冬菊回到西安,从事编辑工作。



1948年,正值辽沈战役时期,傅作义作为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手握重兵。解放军想顺利进军华北,还需要傅作义能够退缩。



党希望傅冬菊能够去给他父亲做做工作,尽量避免更多人员伤亡,让傅作义不要和共产党对着干,能和平解决就和平解决。傅冬菊听了党组织的话,立马到北平去和父亲交谈,即便她和父亲的思想倾向不同派,但她还是想试试。



她决定用真诚打动父亲傅作义,让父亲能够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点力所能及的贡献,她将共产党的理念传递给父亲,时刻待在父亲身边,密切关注他的动态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说到这位父亲,不得不提一下。他作为国民党的要员,晋绥军出身被蒋介石十分看好。蒋介石将华北两个区交给傅作义管理,并封他为总司令。众所周知,官大事多,傅作义就开始面临难题。



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共党第四野战军在东北大胜,歼灭了大部分国民党在东北的主力,很多国民党将领也被捕获,国民党开始在解放战争中不太占优势。中原战场上,国民党也是节节败退。照这种形势,华东野战军必定会北上,进攻平津地区。



傅作义作为华北地区将领,无疑会成为下一个东北地区。党中央开始对华北进行部署,提出“围而不打”战术。再加上蒋介石的来电,建议他放弃平津,直接南下。傅作义深感危机,认为这样下去必定会人员伤亡惨重,很没有意义。



傅作义心里并不赞同蒋介石的做法,南下没有根基,去了也很难壮大起来,放弃自己经营的很久的平津地区更是无稽之谈。傅作义不愿意离开北平,也不愿意再遭受惨痛战争的教训。



共产党也不希望傅作义南下,一撤退势必会造成一大部分兵力转移,这样又拉长了战争的周期。在傅作义摇摆不定的时候,共产党派他的女儿傅冬菊出面有很大可能会扭转局面。傅冬菊开始对父亲做劝说工作,一来二去,加上傅作义对和平的渴望,开始动摇了自己最初的想法,有想法和共产党进行接触。



1948年,傅作义通过女儿向共党发出密电,表示自己想北平和平解放的想法。但是毕竟是国民党的将领,傅作义的内心还是十分摇摆。毛主席针对这一问题,做了两个重要部署。第一个就是让东北野军保卫天津,无形中给傅作义带来经济上的压力。



第二个就是中央组织起草国民党战犯的名单,共有43名战犯人员,其中包括傅作义。共产党把傅作义公开列为战犯,为的就是让傅作义在国民党那边好对付,在蒋介石的眼皮子底下动摇念头不会被怀疑。



傅作义看到共产党的诚意和决心,也开始慢慢答应和谈,经过国共的多次谈判,在1949年,傅作义答应接受北平和平解放的条件。

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这座城市在和平解放下免遭战争的破坏。傅冬菊在这件事中起到了重要沟通作用,要是没有她时常的劝说,告诉父亲共产党的所作所为,傅作义不会这么轻易动摇念头。



在北平和平解放后,傅冬菊毫无居功自傲之心,她选择退居幕后,继续从事她的新闻工作,她低调谦逊,终日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担任编辑和记者,先后在《进步日报》《云南日报》和《人民日报》工作,用笔尖为人民发声。



80年代,傅冬菊被调去新华社香港分社从事统战工作,她一进去就积极工作,发挥身份优势,联系自己的父亲的人脉,为国家统一做贡献。她的一言一行始终以国家大局为重,从来没有自己的私心,到晚年还是一直如此。



为国家操劳了一辈子的女英雄,在2005年,在北京医院悄然离世,享年81岁。她用一生的行动阐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员,什么是肩负国大义的英雄。她从未因为自己身份特殊而滥用职权,从未因自己功绩突出而张扬,一生秉承低调的作风,被后人所敬仰。



死后,傅冬菊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她的名字娟镌刻在墓碑上,让后人来祭奠。虽然她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她的事迹和勇气一直被我们铭记,她的爱党精神也一直激励着我们前进,让越来越多的后人受其影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考:大公网《北京和平解放的幕后英雄——傅冬菊与《大公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