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8年,起义将军程潜病逝,他的追悼会上,我党许多大人物出席,其中就有周总理的身影出现。
人的一生难免有遗憾,或者说始终未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但他最亲近的人最清楚,所以当程潜的妻子郭翼青看到周总理的那刻,她就已经想替程潜问出口了。
而周总理察觉到郭翼青的心情后,首先询问并安慰。紧接着郭翼青便说出了口。
“感谢您来参加,程潜生前其实还有话想问您,他想知道自己到底算什么人?”
如此,周总理给出的答案是什么?
程潜与郭翼青
过去的年代,女子的婚姻似乎是没有选择的,我们常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有讲究的一个门当户对,那么郭翼青作为那个时代的女子,也便如此。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郭翼青的想法也在改变着。
郭翼青生于广东,不同贫苦人家,她的家中经商,所以生活条件算不得差。不过在商人眼里,利益恐怕是最主要的,只要有机会,郭翼青的父亲自然会抓住。
这不动荡的年代,她的父亲免不了与国民党将领有联系,而且必要的时候,他们还需要与之攀上关系。
这样有了底气,一些行动展开势必要顺利许多。
虽说程潜小时候的日子穷苦,不仅兄弟姐妹众多,还是以耕读为生,但后来在父母的教育教导下,他们家的生活好过不少,经济上宽裕了,父母更没有亏待程潜。
在他们的支持下,程潜得以进入私塾读书,可以说学有所成,还进入了岳麓书院学习。
随着社会动荡不安,程潜逐渐意识到军事斗争的重要性,于是他投笔从戎,选择考入湖南武备学堂学习。
不得不说程潜确实是个人才,他当时的成绩位列第一,即使进入学堂后,也是难得的人才,而从这时起他的军事生涯也便正式开始。
要知道程潜生于1882年,他革命前的经历可以说很多,后来他还赴日留学,在这期间,不仅接触到了革命思想,还在炮兵科进行专业学习。
当时我国军事方面的专业人才少之又少,更何况是炮兵方面的,他回国后,只能是各方争取的对象,随后参军入伍,更在队伍中发挥重要作用,职位不断提高。
郭翼青父亲结识程潜时,他已经是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在国民党的地位可想而知。在得知程潜是单身状态后,她的父亲就来了主意,那就是将女儿嫁过去。
要知道程潜毕竟是1882年上任,那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而郭翼青不过才17。
郭翼青自然不用,尽管他的本事摆在那里,可年龄却也是骗不了人的。而且十几岁的郭翼青长相漂亮,肯定还有更好的选择。如此她不愿是肯定的,可是父亲心意已决,她又能改变多少呢。
最后她见到了程潜,虽然他气度不凡,是个有能力之人,可郭翼青还是过不了年龄这道坎,直到程潜开口愿意支持她读书,郭翼青别提有多高兴了。
而且随着深入了解,郭翼青似乎也对他心动了。只要她能继续自己喜欢的事情,丈夫也能支持着,那他们的婚姻可以说很幸福,而且婚后程潜和郭翼青的感情也越来越好。
可以说程潜支持着郭翼青,郭翼青当然也支持着丈夫。无论起义,还是建国后,参与国家建设工作,郭翼青都默默陪伴着。
直到程潜病逝,郭翼青都在继续为这个家付出着。她清楚程潜生前真正的想法,即使他已经病逝,郭翼青也深深的怀念着他。
而且程潜病逝后,郭翼青也在尽可能的为国家贡献。可能她的力量很小,但郭翼青参与公益事业,总是拼尽全力,甚至成为她晚年的工作重心。
“革命英雄”
说回程潜的一生,他是传奇且复杂的一生。
1948年,程潜还是老蒋麾下一员,听老蒋的命令行事。我们说过程潜的履历丰富,战场上的本事不容置疑,如此他自然是老蒋曾器重的一员,解放战争时期,更驻守在湖南。
湖南的大小事宜,由他来主持,那么湖南是和平解放,还是其率部与解放军开战,程潜的想法至关重要。
按照老蒋的命令,他肯定是要顽强抵抗,而且程潜在当地是有较大群众基础的,所以老蒋肯定觉得能抵抗一阵子,甚至给予我军重击。
其实老蒋的想法不错,但他千算万算没想到程潜会起义,而程潜对他也早已有了二心。
最后程潜会根据当时局势考虑,也会为广大人民群众着想,终是通电起义,为湖南很快迎来和平解放,百姓的生活也便能尽快安定下来。
只是起义后,程潜这些起义将领们难免不安,毕竟他们国民党将领的身份摆在那里,此后他们将何去何从呢?
他们的顾虑我党自然清楚,但众所周知,我军是优待政策,那么他们的顾虑只能是多余的。
因为程潜等人终是站在了人民的一方,那过去种种便能被谅解。
而且起义后,程潜得到了我党极大的重视。
首先程潜毕竟是有能力之人,在国家需要人才之际,他自然能够被委以重任。
如此程潜前往北平,毛主席等人亲自相迎,还有要他参加会议,可谓给足了尊重。那么程潜自然心头一暖,更坚定自己的选择,随后将投入全部精力,参与到新中国建设事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是在程潜心中,过去的事情他始终难以忘却,因为曾经的身份摆在那里,程潜可能会觉得他人对他心存芥蒂。
直到他病逝,这个问题他都没有问出口过。最后还是他的妻子郭翼青鼓起了勇气,向周总理提出了疑问。
周总理听后,没有多少迟疑,“革命英雄”便配的上程潜的一生。
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然不仅仅是在周总理这里,毛主席也十分重视着这个老乡。
我们说过毛主席曾亲自迎接程潜,而后还亲自接待。随着深入了解,毛主席十分认可他,并十分的敬重。
很长一段时间里,毛主席会将其邀请来,聊一聊,问一问,每次谈话,时间不由得就拉长了。
后来程潜继续在湖南展开重要工作,也是基于毛主席对他的信任。1958年,程潜曾想着将这一位置交给年轻人,只是在毛主席这里,还是没有通过。
因为在程潜这里,毛主席是放心的。而对于毛主席的这一信任,程潜自当竭尽所能,担负起重任,为国家建设贡献。
而不同于其他国民党将领,革命战争时期,程潜对于子女的教育十分严格。甚至就程潜教导的内容,他的子女还得谨记并记到笔记本中。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程潜的儿子没有经过父亲同意,便进了黄埔军校,而后军事能力提高,他可以说与父亲一样为抗日斗争贡献了一份力量。
不过在这件事情上,程潜并没有动怒,相反他激励儿子“好好干”。
结语
程潜曾是国民党将领,但在关键时刻,他做出重要选择,保护了湖南民众免受战争之苦,而后为新中国贡献,他应该也是一位革命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