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一早,在巴中市巴州区水宁寺镇政府党建办公室里,罗杰告诉记者:“今年7月,我到巴中工作就满10年了。”

2015年夏天,即将大学毕业的罗杰看到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海报时,便产生了“报名服务基层”的念头。几天后,罗杰在报名表“服务地”一栏写下了“巴中”二字。“我来自革命老区仪陇县,巴中也是一块红色热土。”罗杰说,希望自己能在这片土地上发光发热。

初到巴中,罗杰主动请缨来到巴州区枣林镇扶贫办,负责脱贫攻坚相关工作。“刚开始和村民不熟,工作开展起来有些棘手。”罗杰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走村入户次数的增多,自己和村民逐渐熟络起来,“刚开始大家都叫我罗主任,几个月后,大家看到我都喊我‘杰娃子’。”

称呼的变化是罗杰与村民信任度的不断增强。“村里的老人几乎都不会用智能设备,每次有补贴到账需要查询时,我都会带他们去附近的银行网点。甚至有村民还会把银行卡和密码给我,让我帮忙查。”每次罗杰都会细心地把流水明细打印出来,并用记号笔将到账金额、时间标注出来,逐一向村民解释说明。

在罗杰看来,基层工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心比心。“百姓都很淳朴,你对他们的好都会被记住。”罗杰说,每次走村入户,那些曾受他帮助的村民都会邀请他去家里吃饭喝茶,还有人会提着自家的土鸡蛋、腊肉香肠等追着给他,“这让我更加坚定地选择扎根基层,服务百姓。”

3年服务期满后,罗杰放弃了回到家乡工作的机会,仍然选择留在巴中。“我在参加西部计划时,就在心里许下——要么不干,要么一直坚持。当时脱贫攻坚工作还没结束,也希望自己能站好最后一班岗。”罗杰说,2019年枣林镇1024户、3378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自己也先后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优秀共青团员”。

2021年,罗杰调至巴州区投促局负责招商引资工作。他说,招引落地的企业,能为当地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几乎每天都要打电话联系企业老总,主动去对接,会面约谈,平均每个月至少出差一次,最忙的时候半个月去了4次北京。”罗杰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内,他牵头招引了3家企业落地巴中,解决了1000余个就业岗位。

最近,罗杰正忙着“一村一品”党建品牌建设,通过群众大舞台、节假日集体活动等,丰富当地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希望未来能坚持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普通岗位也能发光发热。”罗杰说。(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吉 巴中观察 白川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