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期以来,各地深入推进区域协作帮扶工作,帮扶力度不断加大,帮扶重点不断聚焦,帮扶成效不断显现,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月1日至2日,全国区域协作帮扶工作会议在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召开。为总结推广各地经验做法,凝聚多方合力,会议介绍了十个“协作帮扶典型案例”,聚焦近年来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社会力量帮扶等工作中的典型模式和积极成效,为进一步推动协作帮扶在促就业、促消费、助力农文旅融合等重点领域的持续深化和机制创新提供参考。

浙川协作:

“蓝鹰工程”为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助力

浙川两省积极开展劳务协作,创新实施职业教育“蓝鹰工程”,强化技能型人才培养,采用“订单式”“嵌入式”和“贯通式”培养方式,从不同层级和角度培养各类适用性职业人才。实施“蓝鹰之师”领航计划,通过校校联盟、师师结对、数字赋能,持续提升教师队伍专业能力。实施“蓝鹰之梦”腾飞计划,开展顶岗实习、访企拓岗、精准服务,让四川的学生深入浙江企业一线实习、竞聘上岗,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


津甘协作:

造“护工”劳务品牌 擦亮就业新名片

津甘两省市以“津甘护工”为依托,破解天津市“有活没人干”和甘肃省“有人没活干”两难困境,实现双赢。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通过标准化、职业化培训和组织化、品牌化就业,打造成为一支专业化的护理人才队伍。 政府负责梳理出涵盖津甘两省市超过1371个护理员岗位清单,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市场负责实现线上线下“双向”选人择岗。 全力打造“劳务组织+实训培养+劳务输转+就业吸纳+跟踪服务”的劳务品牌全链条,“津甘技工”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苏青协作:

“青海拉面师”成农牧民稳定增收“新引擎”

青海拉面闻名全国。 苏青两省以此为抓手,积极培育“青海拉面师”劳务品牌。 苏青两省主要领导坚持主抓主推,建立“青海拉面师”品牌培育协调机制,明确政府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并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扎实开展青海拉面江苏“四进”行动,进高校、进服务区、进机关食堂、进国企,就业创业渠道大大拓展。 开设青海拉面产业学院,举办“青海拉面师”高级研修班,让拉面技师成为光荣而体面的高端技术人才。 目前,青海拉面产业数字化平台已投入运营,为促进传统手工艺传承发展注入现代动能。


北京邮电大学定点帮扶贵州长顺县:

推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北京邮电大学定点帮扶贵州省长顺县,紧扣“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思路,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瞄准需求,开设5G智能终端和无人机等热门专业。成立北邮—贵州电子通信行业人才交流中心,从学习、实习到就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举办省级技术应用竞赛、论坛,设立培训基地,开设高职贯通班,一套组合拳让专业实现从“无”到“精”。


京蒙协作:

“绿品出塞”聚力 促消费见行见效

北京市和内蒙古自治区联手打造“绿品出塞”消费帮扶品牌,让“千里草原、万顷牧场,生态内蒙古、绿色好味道”唱响北京,享誉全国。完善制度措施,强化部门联动,构筑消费帮扶“四梁八柱”,除了京津冀,两地还联手在川渝、长三角组织消费帮扶活动,一季度销售额超66亿元。牢牢扭住产品供给、运输保障、渠道拓展、平台建设四大节点,全面提升供应链水平。京蒙协作消费帮扶真正鼓起富民增收的“钱袋子”!


国铁集团:

“搭平台 创机制 打品牌” 巩固拓展消费帮扶成效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铁路行业职工多、旅客多、注册用户多、施工队伍多的巨大优势,构建线上线下联动铁路消费帮扶体系。针对脱贫地区物流成本高的突出问题,开通专线班列,打造“乡间地头+高铁快运+城市配送”的物流体系。开展农文旅消费帮扶创新行动,让一列列火车成为行走的宣传站和移动的售货机。


中国电信:

凝聚消费帮扶合力 畅通产销对接渠道

中国电信围绕“帮销、促产、疏浚、解困、注智”等五方面,开拓出一条中国电信特色的消费帮扶之路。充分发挥电信优势,线上开设乡村振兴专馆,线下依托营业厅体验销售,以消费帮扶为抓手,带动产业与就业双向延伸发展。打造“天虎云商”和“翼支付”两大支柱电商,并在智慧农业和创新发展上加足马力,乡村振兴中的电信力量日益彰显。


粤桂协作:

数字赋能边疆民族地区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

广西依托广东信息产业优势,实施粤桂数字农文旅发展计划,为43个示范村画好产业发展“路线图”。创新推出跨省认领农田果园活动,不少广东人自豪地说“我在广西有个园”。乡村也有了CEO,他们将示范村打造成了一个个“一村一品”的网红村。


民生银行:

发展文旅产业 带动共同富裕

民生银行以民宿为钥匙,解锁乡村振兴新路径。紧密结合滑县堤上村独具特色的森林生态资源和老林厂建筑群,打造出富民产业项目“白马林谷”民宿。实施“民生+艺术”赋能计划,推出“艺术+文旅”“艺术+非遗”“艺术+乡建”等模式,成为堤上村文化新地标。压实联农带农机制,资助村民免费学习实践,培养出不少本土的民宿管理人才。


阿里巴巴:

数字化探索为县域农文旅融合发展赋能

阿里巴巴依托自身商业和数字科技能力,帮助雷山县设计上线以本地非遗体验为核心的“了不起的守寨人”精品线路,发布当天就取得破千万成交总额的好成绩。对当地民宿管家等从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让村民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角。深度挖掘被誉为“中国第一银匠村”控拜村的非遗文化价值,通过数字流量助推,使传统银饰文化熠熠生辉。


来源:农业农村部区域协作促进司

图片:新华社

监制:高雅 编辑:张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