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又到了踏青时节
然而由于雨水增多
湿度增大
隐翅虫开始频繁出没
有三亚网友表示
出游时不小心被隐翅虫咬了
目前
已经在接受针对性治疗
资料图:隐翅虫
温馨提醒
在热带地区居民
尤其要注意预防蚊虫叮咬
以科学的态度和及时的行动
强加预防措施
保护自身健康
隐翅虫到底是什么虫?
隐翅虫是甲虫的一种,外形与蚂蚁颇为相似,体长通常不超过1厘米,乍看像没有翅膀,故名“隐翅虫”。
被隐翅虫叮咬后,会出现条状、片状或点簇状水肿性红斑。随后红斑上出现密集丘疹、水疱或脓疱,可发生糜烂、结痂及表皮坏死,有瘙痒、灼痛和灼热感。
如何避免被隐翅虫“盯上”?
睡前检查:很多时候,隐翅虫早已在床上帮你“暖”好了床,所以睡前要多检查,以免无意压到。
家里定期清扫: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防止隐翅虫孳生。
家里装好纱窗:隐翅虫具有趋光性,当房间有灯光时,虫子会试图进入房间,而纱窗可以起到很好的阻挡作用。
外出穿好长袖:前往公园、郊区、乡村等场所,务必穿好长袖长裤,并随身携带驱蚊水、杀虫剂等。
如果隐翅虫落在身上应该怎么办呢?正确的做法是轻轻吹走或用其它物品驱赶,不要拍打。若是发现被隐翅虫灼伤,应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清洗皮肤:立即用肥皂水清洗患处数分钟,可以中和毒素,减少酸性物质对皮肤的灼伤。
避免搔抓:尽量避免用手搔抓皮肤患处,以免加重症状或导致感染。创面破损处要保持清洁、干燥。隐私部位皮损,选择宽松、柔软、透气的棉质衣物,以免摩擦创面导致疼痛或加重创面。
外用药物:使用苯扎氯铵溶液稀释到1:10的比例,用无菌纱布进行湿敷,预防感染的发生或加重。如果有红肿、渗出等表现,可以外涂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霜剂、夫西地酸乳膏等,以缓解症状。
口服药物:如果症状严重,可以口服抗组胺类药物或糖皮质激素口服药物等,以减轻炎症和过敏反应。
就医治疗: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轻度皮损可能在数天到一周左右开始恢复,红肿、疼痛、瘙痒等症状逐渐减轻;皮损严重及范围广泛者,可能伴有头痛、头昏、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可能需要2-4周甚至更长时间来恢复,并常伴有色素沉着。
注意饮食:清淡饮食为主,尽量不喝酒、不吃海鲜、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这些毒虫也要当心
除了隐翅虫
遇到螨虫、蜱虫、跳蚤等毒虫
应该如何防范
快来学习一下↓↓↓
来源:健康新海南、央视新闻、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编辑:黄露莎
审核:郑伟、孙殿洋
监制:孙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