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春回大地,正是踏青赏景的好时光。然而,春季看似温和的阳光实则“暗藏杀机”:忽冷忽热的天气让皮肤“措手不及”,飞扬的花粉柳絮更是在肌肤表面“兴风作浪”……这些外界刺激轻则让皮肤干燥脱屑,重则导致红肿过敏。为此,江苏省第二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孙彩虹给提醒大家,警惕紫外线、湿度温差变化、过敏原等给皮肤健康带来的威胁。



视觉中国

清明前后,紫外线强度已达冬季的2-3倍。更棘手的是,春季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占比升高,这种皮肤的“隐形敌人”能穿透玻璃直达真皮层,加速皮肤光老化。因此,清明踏青做好防晒很重要。

清明时节“一日历四季”的温差变化,会迫使皮肤毛细血管不断进行“扩张-收缩”的运动。研究表明,温度每变化10℃,皮肤屏障功能就会暂时降低,导致水分加速流失,敏感几率增加3倍。特别是从温暖的户外进入空调环境时,这种“温度休克”最易引发潮红、刺痒。孙彩虹主任说,及时补水保湿才能养护好护好我们肌肤的底子,增强皮肤屏障功能。

针对敏感肌及对花粉等过敏的人群,孙彩虹主任建议踏青时佩戴防护口罩,避免吸入性的过敏源,筑牢过敏防护墙。“如果被杨柳絮接触暴露部位出现线状排列的红色丘疹,归家后应立即用生理盐水湿敷5分钟,清除残留过敏原。”

天气回暖后,隐翅虫、蜱虫等开始活跃。隐翅虫体液接触皮肤后可导致“线状皮炎”,其损伤程度堪比轻度化学烧伤,而蜱虫叮咬除造成局部炎症外,还可能传播莱姆病等病原体。“线状皮炎的特征性表现为接触虫体毒液后6-12小时出现条索状水肿性红斑,上有密集脓疱。这时可以先立即用肥皂水进行冲洗急救,再寻求医生帮助。”孙彩虹主任表示,外出爬山或者露营时除了做好防护,还要用好防蚊水,防蚊贴等物品。出现皮肤问题及时找皮肤科医生诊治。

“春季相对湿度>70%时,皮肤癣菌繁殖速度加快3倍,易发生体癣/股癣。识别要点为环形红斑边缘隆起有鳞屑,中央消退但易复发。”孙彩虹主任介绍说,一般外用抗真菌治疗有效,比如联苯苄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等,平时需要保持股内侧臀部等易潮湿部位干燥清洁,运动出汗后及时清洗,减少真菌停留繁殖。

此外,带状疱疹春季复发率上升30%,最早期的表现为单侧躯体刺痛、灼热感(早于皮疹1-5天),易误诊为肌肉劳损。建议平时合理饮食和睡眠,增强免疫力,出现症状尽早到皮肤科就诊。而预防带状疱疹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就是接种疫苗。

通讯员 葛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丁皓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