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因带状疱疹就医人数呈上升趋势。然而,大众对它的了解却极为有限。什么是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的皮疹是什么样的?带状疱疹有传染性吗?今天,皮肤科医生就带大家逐一解开这些谜团,全面认识带状疱疹。
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指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如何感染?
通常经由飞沫和接触传播,首次接触往往会患上水痘,水痘痊愈后,病毒并未被彻底清除。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其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大量地复制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皮疹。
哪些人群容易感染?
免疫病人群及肿瘤患者在所患疾病和接受治疗药物的双重影响下导致免疫力低下,较容易发生带状疱疹。50岁以后感染带状疱疹的风险会显著增加,而且,年龄越大风险越高,病情也更严重。因此,中老年人群更要警惕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后遗症
除了皮损表现,患者还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痛。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带状疱疹有哪些临床症状?
皮肤表现
早期,会沿着特定神经节的分布区域出现红斑,丘疹,继而出现水疱,周围有红晕;后期,水疱会干涸并结痂,局部可能遗留色素沉着。如护理不当,可能出现继发感染或疤痕。带状疱疹具有单侧分布的典型特点,一般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不超过正中线,常见于胸背部、腰骶部、颈部和面部等部位,极少情况下病变会出现在双侧。皮疹持续2-3周,老年人大约3-4周。
疼痛与感觉异常
患者常遭受剧烈且持久的电击样疼痛,还可能出现麻木、刺痛、灼热感等感觉异常,有些部位甚至轻微触摸也会引发显著的疼痛。疼痛可能在皮疹出现前数天至数周就已存在,伴随整个病程,甚至在皮疹好转消退后仍持续存在。老年、体弱患者疼痛程度会更剧烈。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低热、乏力、食欲减退、头痛等全身症状,年老体弱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更为常见。同时,带状疱疹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眼带状疱疹会导致严重的眼部感染,甚至视力丧失;耳带状疱疹会引起耳部疼痛、水疱、面瘫、听力下降甚至眩晕;带状疱疹脑膜炎则会出现头痛、颈部强直、意识模糊等症状。
带状疱疹要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临床中,医生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进行诊断,但当带状疱疹皮损不典型时,需要和一些其他的皮肤病进行鉴别:如接触性皮炎、虫咬皮炎等。另外,发生在胸部的带状疱疹容易误诊为心绞痛、肋间神经痛;发生在腹部的带状疱疹容易误诊为胆结石、胆囊炎、阑尾炎等。
如何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患者应及早治疗,缓解急性期疼痛,缩短皮损持续时间,防止皮损扩散,预防或减轻疱疹后神经痛等并发症。
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常见药物: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伐昔洛韦和溴夫定。
有效缓解疼痛和预防后遗神经痛
常见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和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
缓解神经炎症与神经痛
常见药物:神经营养类药物,如甲钴胺。
缓解局部神经痛
常见药物: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贴片。
皮肤护理
要保持病变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可选用抗生素药膏预防继发感染并保护创面。
眼带状疱疹和耳带状疱疹等
需要进行专科治疗,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面对带状疱疹,预防应大于治疗
生活工作中,应注意劳逸结合,确保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愉快。
注意保暖,及时增减衣物,均衡膳食,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和疾病康复。
根据自身情况多运动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更好地抵抗病毒侵入。
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手段。专家建议,无论是否得过带状疱疹,50岁以上人群都推荐接种疫苗。
带状疱疹并不可怕,当您出现疑似症状时,应及早就诊。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早期干预,可很好地控制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来源:皮肤性病科
作者:刘永鑫
荐稿:王晓艳
排版:李春慧
责编:李春慧 范晓 张洁
出品
北京世纪坛医院宣传中心
专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