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招远论坛发布了一篇的文章,评论区的讨论掀起千层浪。有人感慨"在招远除了体制内,再无好岗位",有人抱怨"投简历石沉大海",更有游子发出"故乡容不下理想"的感叹。但当我们拨开情绪的迷雾,走进招远产业升级的现场,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这座千年金都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蜕变,无数个"黄金岗位"正等待青年才俊执笔书写新的传奇。


黄金之外,招远早已在悄然蜕变,产业版图正在重构。

在双塔食品的研发中心,工程师们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将豌豆“吃干榨净”,除淀粉、粉丝外,成功提取膳食纤维、蛋白肽等高附加值产品,形成“1+10”全封闭循环产业链‌。在贺利氏贵金属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师们实现了将1克黄金拉制成335米金丝的工艺突破。当轮胎界还在依赖石油基材料时,玲珑轮胎全球研究总院已经在生物基材料领域深耕,并将常见的稻壳、贝壳、菜籽油等融入到轮胎配方之中。这些场景告诉我们:今天的招远,正在用科技重新定义"黄金价值"。

翻开招远企业用工需求表,看到的不是"关系优先",而是实实在在的才学比拼:玲珑轮胎向轮胎设计师开出15K薪资,金宝电子给研发工程师开出10万年薪,优秀员工还给予股权激励。那些说"招远的好企业好岗位早已内定"的朋友,不妨看看招金集团校招计划以及中矿金业官网招聘需求里,全部要求本科及硕士学历。阳光,正在照进招聘的每个环节。


小城青年的觉醒:当"铁饭碗"不再是唯一信仰

网友@aswind:“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到大城市奋斗,我就属于适合在小城市躺平安享生活的那个人,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回家乡。没在外漂泊过,永远体会不到不能孝顺父母的苦。”

在@aswind 的留言里,我们读到了新时代青年的觉醒:"在杭州拿7000元要精打细算,在招远拿3500元可以周末带父母泡温泉。"这不是简单的数字对比,而是生活质量的代际跃升。现在的招远年轻人活得通透:与其挤破头去大城市当月光族,不如在家门口把技术练硬。老家房子首付攒两年就够,在通勤半径5公里的小县城,骑电动车十分钟到单位,下班还能赶上去辛庄海边看落日——这种“钱够花、家顾得上、本事还能涨”的日子,才是真香!


我们理解,每个年轻人心底都住着两个自己:一个向往诗与远方,一个眷恋家的温度。招远要做的,不是用道德绑架游子归来,而是打造值得托付的人生选项。当核电站的塔吊在渤海湾畔升起,当生物医药园区的灯光彻夜不熄,这座城市的产业脉搏,正与时代的强音同频共振。

亲爱的年轻人,家乡从未停止追赶的脚步。在这里,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奏响交响,生活成本与事业机遇可以同时兼顾,乡愁情怀与职业理想终得两全。选择招远,不是选择躺平,而是选择在更从容的节奏里,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黄金时代。

归巢的候鸟们,家乡永远为你留着一盏灯。

—— 招远论坛 有态度 有温度 ——

生活在招远,关注我们就够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