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邢振宇 韩欣然 牟静萍

“姥姥,爸妈,我们和姥爷终于团聚了……”4月1日,济南市历城革命烈士陵园内,无名烈士许维峰的外孙女张英姿用颤抖的手指轻轻抚过他的墓碑,滚烫的泪水止不住地落下。张英姿和弟弟张辉带来了姥姥和父母的照片,全家三代人终于完成了这场跨越77年的特殊“重逢”。今天,和张英姿一样,6名寻亲成功的无名烈士的19位亲属首次专程来济南祭奠亲人。


三代人一张迟到的“全家福

“77年了,我们终于在今年3月找到了姥爷信息。”张英姿声音轻得仿佛怕惊扰了长眠于此的英魂。

这场跨越时空的“团聚”,始于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3月18日。济南战役烈士寻亲队伍第18次出征,工作人员兵分两路前往烟台和威海,为13名无名烈士寻亲,许维峰烈士就是其中之一。此次寻亲工作的突破得益于历城革命烈士陵园去年开展的DNA样本采集工作。在陵园提升改造过程中,工作人员对865位英烈进行了DNA采样,成功提取625份有效样本。经过科学严谨地比对分析,寻亲小组最终确认了许维峰烈士的身份信息。

这位重获姓名的英雄,是1919年2月出生于威海荣成的许维峰。作为华野九纵兵团的一名党员战士,他在1948年9月奉命执行济南战役东线作战任务时英勇牺牲。

“姥爷牺牲时年仅29岁。”张辉的声音突然哽住,喉结剧烈滚动了几下,“姥姥是聋哑人,姥爷1946年8月参军离开时,我的母亲也才3岁……。”这简单的话语里,藏着一个家庭长达77年的等待与思念。

祭台上摆满了心意:白酒、苹果、胶东大饽饽……第一次祭奠姥爷,姐弟俩既紧张又重视,不知道姥爷喜欢吃什么喝什么,就什么都准备了一些。“听村里人说姥爷生前高大豪爽,我们特意备好了酒,想必姥爷应该会喜欢。”张辉拧开一瓶高粱酒,清冽的酒香在春风中弥漫,酒液缓缓渗入泥土。


在姐弟俩随身包裹的最后,是两袋黄土——那是从父母坟前取来的。

“77年了,这是一张迟到的全家福,这个心愿本应由父母亲自完成——母亲早逝,父亲直到上个月临终前还在念叨,说一定要找到您。”张英姿捧着一抔父母坟前的黄土,郑重地撒在墓前,并小心翼翼地取出父母及姥姥的照片。“这样,你们终于能以另一种方式团聚了。”随后,她将一封信轻轻放在墓前,信纸上还带着体温:“姥爷,这是我给您写的信,跟您说说心里话,您收下吧!”


张辉望着陵园里连绵的纪念碑,泪水模糊了视线,“看着无数先烈长眠于此,我更深刻地明白了,姥爷的牺牲不仅仅是为了他们这个小家,更是为了千千万万个家庭。”姐弟俩在墓前郑重承诺,今后每年都会前来祭拜,不仅是为父母圆这份迟来的心愿,更是要永远铭记先烈们用生命铸就的民族丰碑。


九旬老人终于“见到”爆破手哥哥

“您最小的弟弟还健在,但年龄大了没能来,我打个视频,你们哥俩说几句话。”在赵桂金烈士墓前,赵桂金烈士的侄子赵熙忠、赵熙泽拨通了500公里外的视频电话。

电话那头,赵桂金烈士的四弟赵桂茂终于“见”到了离家未归的哥哥。“想他呀!”91岁的他静静地听着侄子介绍赵桂金的墓碑,长久的沉默后,说了这么一句。

时光回溯至1927年,赵桂金出生于山东威海的一个普通农家。1946年,19岁的他毅然参军,成为华野九纵二十五师七十三团的一名班长。1948年9月,在解放济南的战役中,赵桂金壮烈牺牲。战后,他所在的华野九纵二十五师七十三团被授予“济南第一团”的荣誉称号。

赵熙忠忍不住抽泣道,“你走的时候还是个孩子啊!穿上军装,端着钢枪,保家卫国……”

1948年秋的济南战役中,21岁的赵桂金面临生死考验。据赵桂金文登区高村镇的战友此前回忆,当时攻打济南城墙的战斗异常惨烈。城墙高12米,宽10—12米,城墙外围是一片开阔地,部队完全暴露在敌军火力之下。作为爆破手的赵桂金为炸毁敌军碉堡,冒着枪林弹雨,身绑炸药冲向目标,最终在现今解放阁至青龙桥、老东门一带英勇牺牲,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城墙之外。

这段漫长而艰辛的寻亲之路,写满了赵家人的执着与思念。1983至1984年间,赵熙忠曾多次前往济南英雄山寻找,却始终无法确认叔叔的安葬地。他的哥哥在济南警备区服役期间也多方寻找,同样未能找到亲人下落。终于在今年3月18日这天迎来好消息——经过DNA鉴定和比对,济南战役烈士寻亲小组专程赶赴威海文登区侯家镇西泥沟村,确认无名烈士正是他们寻找多年的亲人赵桂金。

“以前墓碑只写‘革命烈士’,现在终于刻上俺叔的名字了。”赵熙忠激动地说。


“我们永远铭记党和国家的关怀。”临别时,赵熙忠深情地说,“是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专业坚持,是社会各界的爱心接力,圆了我们三代人的梦。”他望向周围的英烈墓碑,声音坚定:“愿更多英魂能够‘回家’,更多亲人得以团圆——这该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

这张寻亲地图,永远展开在时光里

一束鲜花、一袋家乡特产、一杯烈酒、一抔家乡土……数十年的思念,浓缩在一件件从老家带到革命烈士陵园的祭品中。4月1日,六名长眠于济南市历城区革命烈士陵园的威海籍烈士刘德怀、刘洪范、赵桂金、姜书山、许维峰、许仁本,迎来亲人的祭扫。

在“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暨寻亲成功无名烈士祭扫仪式现场,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威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历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济南市历城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四位领导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并整理缎带,与在场人员一同寄托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与哀思。


“只要还有一位烈士未‘回家’,我们的寻亲地图就不会卷起。”历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涛表示,开展为无名烈士寻亲活动,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通过优化祭扫流程、强化服务保障、组织庄重仪式,让烈属跨越时空与亲人“重逢”,彰显了党和政府对英烈的深切缅怀与对烈属的温暖关怀。

自2021年9月7日上午9时在英雄广场首次出征以来,济南革命烈士寻亲中心运用DNA鉴定技术,组织寻亲队伍先后赴2省16市百余个村镇,三年多的时间,一千多个日夜,累计为227名在济南战役中牺牲的无名烈士找到亲人。下一步,历城区将继续协助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以“让烈士精神永续传承”为目标,持续推进寻亲工作与服务创新,让尊崇真正成为历城大地的鲜明底色。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