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在二手房头上的这把刀,要在5月1日正式落下。

被国家认证的“好房子”标准出炉,未来7成的二手房,将会被淘汰


什么是好房子?

近日,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新规将在5月1日正式实施。

该项目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住宅项目必须严格执行。


新规范明确规定:

1、住宅建筑层高提高为“不低于3.00米”

2、明确新建住宅建筑净高尺寸

卧室、起居室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6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20m,且局部净高低于2.60m的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1/3。

3、要求每套住宅都有满足日照标准的房间

4、4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

最高入户层为四层及四层以上,或最高入户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9m的住宅建筑,每个住宅单元应至少设置1台电梯。

最高入户层为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或最高入户层楼面距室外 设计地面高度超过33m的住宅建筑,每个住宅单元应至少设置2台电梯。最高入户层楼面距室外 设计地面高度超过33m的住宅建筑,每个住宅单元应至少设置2台电梯。

5、提高阳台等临空处栏杆高度

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20m。

6、凸窗栏杆设置

临空外窗的窗台距室内地面的净高小于0.90m时,应配置防护设施,防护设施的高度应由室内地面或可登踏面起算,且不应小于0.90m。当凸窗窗台高度小于或等于0.45m时,其防护设施高度应从窗台面起算,且不应小于0.90m;当凸窗窗台高度大于0.45m时,其防护设施高度应从窗台面起算,且不应小于0.60m;凸窗的防护设施应贴外窗设置。

7、外窗设置新要求

当住宅建筑凹口的净宽与净深之比小于1:3且净宽小于1.20m时,卧室和起居室的外窗不应设置在凹口内。

8、要求空调室外机安装在专用平台

当住宅建筑采用分体式空调时,室外机位置和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应 设置方便室外机安装和维护操作的可上人专用平台板或预留空间,专用平台板与主体建筑结构的连 接应进行结构设计,且设计工作年限与主体结构相同。

室外机位置应保障通风通畅,不应设置在建筑天井等通风不良的位置,且不应对室外人员和相邻窗口造成不利影响。当室外机位设置围护的格栅或墙体时,不应妨碍空调有效散热。

9、明确卫生间设置位置

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其他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厨房或餐厅上层。

10、明确轿厢尺寸

设有电梯的住宅单元,应至少有1台电梯满足下列尺寸要求:轿厢门净宽不应小于0.90m;采用宽轿厢时,轿厢长边尺寸不应小于1.60m,短边尺寸不应小于1.50m,采用深轿厢时,轿厢宽度不应小于1.10m,深度不应小于2.10m。

11、提高户门、卫生间门的通行净宽

新建住宅建筑户门通行净宽不应小于0.90m,既有住宅建筑改造户门通行净宽不应小于0.80m。卧室门的通行净宽不应小于0.80m,厨房门和卫生间门的通行净宽不应小于0.70m,并应预留无障碍改造的条件。

12、提高墙体和楼板隔声性能

住宅卧室、起居室与相邻房间之间墙、楼板的隔声性能应符合相应规范。

13、提高家居配电箱要

家居配电箱的进出电源线应选用铜材质导体,电源进线的横截面面积不应小于 10 mm²。

14、要求共移动通信信号覆盖到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内

公共移动通信信号应能覆盖至住宅建筑的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内。

住宅建筑新规的出台,相当于给5月1日以后入市的住宅项目划定了最低建设标准,新建住宅品质将得到提升。

但与此同时,房龄较高的二手房、甚至于旧标准之下的次新房,都将面临流动 性继续下降的风险。


楼市新政,对二手房来说是一场无解的”阳谋“

从放宽计容面积标准,到公摊面积的名存实亡

从曾经的两梯四户,到现在越来越普遍的一梯一户

从前的绿化只要30%,现在要求35%

这一场循序渐进的升级换代,实际上是对二手房的全面绞杀。政策正在用“降维打击”的方式,全面牺牲二手房市场,为新房让路。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开发商用公摊面积、压缩层高等方式来降低建设成本, 购房者只能被动接受这一套规则,即便实际居住体验大打折扣。

大部分高层住宅的公摊在20%左右,公寓的公摊则更加离谱,30%的公摊是寻常,甚至还有46%的离谱公摊曾登上热搜。

购房时销售人员口头承诺的31%公摊面积,收房时却变成了46%......


就算是”良心“开发,一套100平左右的的小三房,本就局促,减掉近20平的公摊,实得面就只剩下80多平;如果这套房子单价8000,但实际价格可能已经要到9500了。

一直以来,在这套规则之下,新房和二手房之间是在同一维度上的竞争,但是,“好房子”新规的出台,直接掀翻了这套游戏规则,对二手房形成降维打击。

现在很多新房已经不是100%的得房率了,很多城市的新房,实得面积已经超过建筑面积,当新房用同样的总价提供多出30%的实得面积时,二手房的“性价比”瞬间被碾得粉碎。

这次的新规更是把新房的面积优势扩大到了空间优势,连层高也增加了。

就问:

同样花80万,你是愿意买一套建筑面积100平,实得面积110平,层高3米的新房;

还是建筑面积100平,实得面积85平,层高只有2.8的老房子?

答案不言而喻...


这种“面积革命”并非市场自然迭代的结果,而是政策强制推动的产物。

住建部通过层高、得房率、户型设计等硬性标准,将新房与二手房彻底切割为两个维度的产品。新房是“未来资产”,二手房可能成为“历史包袱”

在二手房持续下跌的背景下, 建筑新规对二手房市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那为什么宁愿牺牲掉千万二手房东,也要力保新房?

新房背后站着一条庞大的产业链。

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开发商需要现金流续命,建筑商、中介、银行靠新房交易抽佣放贷,甚至装修、家电行业都指望着新房交付潮。

而二手房交易,不过是散户之间的零和游戏。这样的交易,并不会带来更多的经济循环。

所以,买房,并不仅仅是买房,还有背后一众相关产业


对于现在的购房者而言,无论买新还是买旧,都会面临两难的选择。

如果买新房,能够享受到一些红利,比如实得面积等,但可能为政策溢价买单

要警惕自己买的房子,会不会成为产品迭代时期的过渡品。

如果买二手房,那就可能要面临资产缩水和流动性枯竭的双重风险。

现在还有一波人更惨

很多中产家庭只能勉强维持现状,卖旧换新的死循环中,旧房卖不掉,新房买不起,眼睁睁看着资产在政策迭代中蒸发。

这场政策阳谋短期内无解,但普通人仍可寻找生存缝隙:

1、抛弃房价永远涨的信仰,二手房将逐渐分化,核心地段优质资产仍有韧性,但老破小终将沦为消费品而非投资品。

2、警惕技术性贬值,未来房产的价值评估将更看重实得面积、设计标准和政策兼容性(如是否符合绿色建筑、智慧社区标准)。

3、关注政策套利机会,部分城市可能出台“旧改抵扣新房指标”“以旧换新补贴”等过渡性政策,这类窗口期或是止损的关键。


从现 在开始,除了少数拥有顶级学 区、配套、区位加持的小区,绝大部分小区将陷入“降价→抛售→降价”的恶性循环。

也就是说,那些核心稀缺房源抗跌性较强,普通老旧住宅将面临长期贬值压力。如果没有核心价值支持,即使是新房,也要规避。

所以,在买房之前,一定要对房子所在板块有足有的了解。

如果你对这方面还有疑惑,那刚好,我们作为在吉安深耕了近十年的团队,一定能给到你有用的建议!

有这方面疑问的小伙伴,可以先扫码添加我的微信预约,或者加群一起聊聊。

对吉安现在的房价不了解的,也可以进入下面小程序,看看现在什么行情,有买房或卖房需求的小伙伴,也能在心里有个底。

想获得更详细的置业建议,或交流楼市资讯,可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进房产资讯群(备注“姓名+电话+咨询楼盘”)!

控规:

工具箱:新房查房价资讯房贷计算器房产地图

声明:“吉安地产情报”致力于房产、建设等领域内容原创及精选。由本公众号推送的原创文章和加工整理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恶意侵权,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

▍综合编辑:吉安地产情报 转载请联系授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